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IPO抑价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创业板自身的特征,选取了8个变量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截至2010年2月28日在创业板发行并上市的57只股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存在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因素是从众效应和投机效应.最后提出了强化市场监督,鼓励合格企业上市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建议措施,希望为促进创新企业发展、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6年新老划断后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首次公开发行的(IP0)327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大小非解禁和货币政策剧烈波动的背景下研究该区间内IPO抑价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表明在控制其它变量后,发行当日解禁股的总市值、定向配售与否与IPO抑价正相关,但是不显著,限售股所占比例和贷款利率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存款准备金率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李林  刘洋 《统计教育》2009,(3):34-37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技术,对中国股市IPO抑价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公司价值,未来的盈利能力才是投资者所关心的,它是公司内在价值的核心;IPO抑价程度适中的水平,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几个方面大都对IPO抑价水平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有助于降低其抑价水平;在IPO抑价较低的分位点或者IPO抑价很高的分位点,其抑价现象与公司内在价值无关,市场上存在一定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4.
新股流动性风险及其与IPO抑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上交所新股交易高频数据从四个不同维度实证分析了自动撮合市场中IPO股票后市流动性风险的变动特征,发现IPO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高于后市投资者.将流动性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IPO抑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市流动性风险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流动性越差,抑价越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引入后市流动性需求对中国询价制下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承销商和发行人为了创造后市交易,通过抑价发行吸引部分对股票价格估计较低的投资者,创造一定程度的股票抛售,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然后针对询价制下IPO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换手率和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我们发现,新股流动性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后市短期流动性越大,IPO抑价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周孝华  张健 《统计与决策》2007,(14):112-114
本文借助最佳拍卖机制,分析了IPO阶段发行公司的股票分配策略及IPO抑价现象。利用"显示机制"分别建立了IPO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散户及发行公司的预期收入模型,在使发行公司整体收益最大化及保证机构投资者"讲真话"的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然后在三方利益博弈基础上求解出均衡价格,进而分析IPO抑价的形成。最后选择2004年我国沪市、深市所有新发股票,以个股盈利率和个股净资产率作为衡量股票内在价值的两个指标,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7.
新股发行周期波动的Markov三区制转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传统的IPO周期市场“热销”和“冷发”两种状态拓展为“热销”、“冷发”和“过渡”三种状态,并结合稳健性考虑和我国IPO市场实际对测度IPO周期的变量进行了改进,构造了一套新的包含IPO数量、抑价、市场条件、政府调控四类共十种代理变量的指标体系,然后将变量分别应用三区制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进行回归并通过滤波迭代法得到滤波概率和平滑概率,继而得出每组变量对应的IPO周期,最后通过综合对比获得了我国A股市场1994年1月至2012年6月的IPO周期划分结果。结果显示我国IPO发行周期波动存在“热销”、“冷发”和“过渡”三种状态,并刻画了IPO周期与IPO数量、抑价、市场条件、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研究丰富了IPO周期理论,并有助于IPO发行的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鉴Robinson等首次提出的所有权保留和抑价间的曲线关系理论模型对全流通后的中国中小板IPO市场数据进行实证。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到了和该理论模型近似一致的结论: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IPO发行前所决定的所有权保留比例和IPO抑价有近似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统计与决策》2016,(2):159-162
文章利用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并利用我国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程度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程度(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积极采用盈余管理行为分散自身风险,由于受到会计监管体系的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国外学者对IPO后业绩下滑现象作出的相应的研究.通过对2000~2007年A股上市的公司长期业绩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股市也存在同样的IPO后业绩下滑的现象,进一步回归表明,公司的业绩下的原因来自于盈余管理,相应的市场时机选择,而公司的成熟度对业绩有贡献为正,此外,通过与非高科技公司对比,高科技企业的业绩下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赵灵芝 《统计与决策》2012,(22):165-168
为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中国国内上市企业盈余能力,利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的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拓展盈余管理经典模型---Jones模型,将选定企业的盈余相关数据有序地引入到拓展的Jones模型中分析研究结果,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国内上市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国内上市企业的盈余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全面注册制改革助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招股说明书是股票发行阶段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能减少公司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注册制改革下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途径。首先选取2016年至2021年A股全部首次公开发行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招股说明书特质信息含量指标,接着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招股说明书特质信息含量对于IPO抑价的影响,再基于公司信息透明度水平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分别从注册制改革和外部监督的视角分析招股说明书特质信息含量对IPO抑价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招股说明书特质信息含量显著降低IPO抑价率,招股说明书特质信息含量对IPO抑价率的负向作用在无独立董事及发行费用高的企业样本中更强;注册制改革促进了企业的信息披露,会减弱特质信息含量对IPO抑价率的负向作用;风险投资和国有企业会减弱特质信息含量对IPO抑价率的负向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增设文本特质信息评估制度,提高特质信息披露增量的政策建议,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特质信息披露;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提升资本市场在整体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鉴于创业板高科技公司的高成长性,引入人力资本系数概念可以求出机构投资者对高科技公司股票的预估价格。在引入回拨机制下,通过研究利益相关方利益最大化时的期望,从而推导出利益均衡时高科技公司股票IPO(首次公开发行)的一个价格模型。研究表明:IPO定价不仅与IPO公司资产价值相关,而且与发行费用等参数有关;IPO价格和抑价程度均是机构投资者内部估值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5.
赵铁成  韩夷 《统计与决策》2006,(11):110-111
新股抑价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价格,从而产生正的初始回报的现象。新股抑价现象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EMH),因为在有效市场上,由于套利资本的存在,新股的发行价格应与上市首日的价格相一致。但各国研究表明,新股抑价普遍存在于各国股票市场,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黄谦 《统计与决策》2006,(18):109-111
本文以2002-2003年沪市A股为研究样本,得用截面的Jones模型来分析在中国上市公司与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关系成正相关,而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性关系,说明我国目前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不合理,建议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A股亏损公司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军  边泓 《统计与决策》2005,(3):101-103
一、研究假设 西方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操控应计利润、会计政策变更和安排实际交易,其中以操控应计利润为主.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曾过度包装,公司本身质地较差,因此亏损上市公司仅通过调整应计项目来扭亏的可能性不大.陈晓,戴翠玉(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操控性应计利润对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作用十分有限,主要被扭亏公司用来做大亏损.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不具备西方国家会计准则那样的灵活性,而且改变会计政策要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进行披露,因此西方国家常用的改变会计政策(如折旧政策、存货计价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空间不大.我国亏损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安排关联交易和重组,且安排交易方式来操纵盈余的行为可能会更普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出发,以2003—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检验。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或者正相关,表明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抑制作用;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拟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期达到抵御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此措施与中国的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还是有研究的必要.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数据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后扩展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计量总应计利润时若考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损益的影响即会计数据按公允价值核算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IPO后业绩变脸与真实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提供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募股公司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并进一步分析IPO公司进行过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是否会对公司上市后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