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建立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用物元模型进行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探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其优势与不足。结论表明我国2005年新型工业化水平已经进入中级阶段,处于中级阶段的中期。并明确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优势和弱势所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探讨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其优势与不足,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建立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用物元模型进行安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其结论表明,安徽省2004年新型工业化水平已经进入中级阶段,但还是较低水平的,仍处于中级阶段的前期。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优势在于资源与环境状况子系统,不足之处在于科技与信息化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城市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年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探求其内在原因。研究揭示了城市圈内的城市发展水平,同时,对外开放水平、经济与产业结构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关联度较高,可能是圈域城市差异化的集中表现和存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城市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在内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主成分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得到了主成分方法下的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排行榜萃     
《浙江统计》2011,(8):62-62
发榜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发榜理由:长三角城市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指标体系由一个综合指标和五个分类指标构成。一个综合指标是长三角发展转型指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专业市场国际化内涵的深入理解,确立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构建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HP评价法为范例构建具体评价模型,以确定各具体指标对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化城市评价体系研究成果,2013年,成都市着重从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开放合作环境、城市品质四个方面提出1 8项指标作为成都市建设国际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实力平均实现程度为71.25% 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为8138.94亿元,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居第3位,占西部地区比重为7.19%.增长13%,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8.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小康工程已由"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新阶段.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其框架设计、指标筛选和赋值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目前,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多,但多偏重于全国或城市,对于广大农村涉及较少.农村是一个有别于城市的自然、生态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其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本文拟对广大农村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探讨,并试图建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在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对于大城市,这一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及效率两方面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应用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李雪芳 《上海统计》1998,(10):24-25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生产的国际化时期.任何一国都离不开国际间的联系与交往.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国际交往,加速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开放度这一指标也随着开放的深入而被提出并引起重视,作为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经济开放度的传统核算方法,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心  梅松 《统计研究》2007,24(7):17-2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能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稳定有序、充满活力、治理良好、意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我们构造了一个由6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开展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比较研究,对于积极推进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建立新型工业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测算中部六省2000—2007年新型工业化进程,并对中部六省2007年新型工业化各子系统状况展开物元模型分析。结论表明,中部六省2007年新型工业化水平均已处于中级阶段,但各省份新型工业化进程及优劣势有所差异。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系数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文章运用熵权系数原理,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的22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用Kendall's w检验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通用的监测城市化进程的指标主要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示.该指标只笼统地反映了人的要素在城市的聚集状况,无法综合反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的聚集和幅射发展各阶段的状况,也无法反映城市经济圈内中心城区与圈层区域的要素聚集和扩散程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对城市化演进阶段以及城市经济圈内圈层结构演进程度做出判定,为政府规划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评价方法的确定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比较国内正探索研究的多种城市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办法,我们选用多元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福建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了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绿色化驱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可以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种类型,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存在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发展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对绿色化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工业化水平和资源消耗程度对绿色化产生负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各阶段湖北省城镇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标准及评价>,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共计五个方面12项指标(见表1).以这些指标进行监测,2000年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56%,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在复合系统中的协调发展问题,即某一时期内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文章建立了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收集了连云港市1998~2011年的数据,定量评价该地区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以达到通过评价,揭示港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辽宁省2003—2012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沈阳、大连两市的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综合水平位于辽宁省前例,其余城市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综合水平与沈阳、大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辽宁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整体耦合度处于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沈阳和大连两市已达到了初级协调耦合水平,鞍山、辽阳、盘锦、营口、锦州等城市的耦合协调性处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其他外围中小城市处于中度和轻度失调状态,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依次递减的格局。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本文尝试设计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对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对现有相关成果进行考察研究后,提出了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原则、评价方法,以求在利用现有政府即时的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区域之间的对比分析。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设计1.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情况及其评价作为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美国的一种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指标运动”。迄今为止,由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