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文章分析了供需网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四个必要条件: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随机涨落.在详细阐述这些条件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还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SDN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业创新系统熵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产业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关联熵和运行熵进行测算的产业创新系统熵变模型,并结合产业创新业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熵变计算公式.依据所建模型及公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SDN企业临界智能战略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使SDN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顺利成长,文章基于时SDN企业性质、其战略决策内容、决策条件及决策时机的分析,进行了一些基于Agent的临界智能战略决策研究.其中,着重研究了该Agent的结构形式、属性定义和实现算法.该Agent可以为SDN企业的三方面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信息.该智能决策的思路和决策方法对其他方面的智能决策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耗散结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的负熵模型,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时效熵和质量熵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盟主型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和选择实证分析中,证明模型的实用价值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提出了描述区城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并运用这一指标建立起"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进行区城金融集聚系统演化趋势利断;在此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基于"金融熵流"调节的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维护、导向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研究局限于事后评估、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管理耗散的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存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复杂系统决策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云集成评判模型,既解决了自然语言下的决策不确定性,又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干扰,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确定性的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选择及其高级化问题是传统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是该问题的通行处理方法。文章试图突破这种分析范式,拟运用进化博弈均衡理论及演化经济学来建构产业的演化模型。为此,以进化博弈均衡为理论基础,分析产业演化特征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企业互动的稳态产业系统,最终形成对企业组织变革及知识存量于该稳态系统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SDN节点内涵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其单个节点和节点之间不同的决策特点,提出了商务智能是提升SDN企业决策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最佳工具,并分别建立基于商务智能的SDN单个节点的决策框架和SDN节点间的协同决策模型。在市场供需动态变化的环境下,商务智能为SDN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保障。  相似文献   

9.
企业诚信机制的形成是企业在有限理性下博弈和复制动态的演化过程.文章分析了企业诚信的演化过程,进而建立了企业诚信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博彝者的复制动态方程得出企业诚信机制的演化稳定战略(ESS),也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诚信机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李琳  戴姣兰 《统计与决策》2016,(23):119-123
文章以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为研究对象,解析三大因素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哈肯模型,对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进行序参量识别.结果表明:创新比较优势(CIA)是2003-2012年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整体而言,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演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中心—外围的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的企业家活动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引用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家活动配置进行分析。构建了企业家活动配置系统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对其影响的八个因素:企业家价值、企业群体价值观、外部人际关系、内部人际关系、显性契约、隐性契约、行业竞争、商业生态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作用于系统的作用力进行了刻画,通过企业家活动配置系统影响因素模型的熵值计算,描述了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博弈理论,构建了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博弈模型,并针对招标工程中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行为问题,通过局部稳定分析及系统图,揭示了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之间招标活动的演化进程,并探讨了系统演化方向的控制因素及可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行为是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在构建的企业污染治理战略联盟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演化博弈在联盟中的具体应用,将影响企业决策的多种因素纳入到演化博弈模型中,从系统论出发,对联盟内企业的污染治理策略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求出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应从激励和惩罚机制、政府协调和管理机制、社会公众监督机制方面促进企业污染治理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上一讲中我们提到蚂蚁筑巢的问题:当蚂蚁用来筑巢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堆中某一部分变得足够大时,一根柱子与一面墙就建起来了,紧接着蚁巢的拱型空间结构也就应运而生了。蚂蚁筑巢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启迪:新结构能导致事物的进化! 普利高津(prigogine)将这种新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目前,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探索各类系统的耗散结构正在成为科学家们所热衷的课题。那末,形成耗散结构的线索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与哈肯(Haken)的协同理论又有何区别?在这一讲中我们将着重研究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转移的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知识转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构造了知识熵的数学模型,指出任何企业都会伴随有效知识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动态协同的定量化仿真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视角,应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自组织耦合网络作用关系,选择有效朗之万方程构建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系统的自组织协同进化模型,通过线性近似法的性态稳定求解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得出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系统协同进化演化过程的四个决定性参数,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参数枚举取值,具体分析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案例验证该模型可对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最佳状态实现更加精确的参数取值,并发现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最佳状态的充要条件,以及一种新的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王雷 《统计与决策》2004,(7):132-133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庞大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它要求运用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整个系统运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创新中重要的是制度创新,首先创新组织体系设置,要根据市场需要,参照国际惯例,着眼发展,重新调整企业机构,保证企业运行的集中控制与协调,在确定产权明确、职责分清的同时,在管理制度上建立科学的、民主的决策体系,强化决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其次创新激励、约束制度,应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通过财务活动来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8.
慕静  张书芬 《统计与决策》2012,(13):174-177
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序参量研究是探索物流企业集群创新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寻找序参量,文章综合运用协同学与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并以天津综合物流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模型求解得到该物流园区创新系统的序参量:创新预期收益和合作创新效率。最后在对序参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天津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改善的建议,期望为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创新活动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产融结合的本质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动态博弈结合过程,产融结合形成的体系符合耗散结构的所有特征.鉴于这一特点,文章利用耗散理论的熵变模型并结合各阶段的现实情况对我国1998~2008年期间产融结合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产融结合的支持熵、压力熵和影响熵有同步增大的趋势,但是支持熵基本保持大于压力熵的趋势,再加上外部影响熵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也会给产融结合体系输入一定量的负熵.因此我国产融结合体系日趋稳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度也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网络系统一体化整合的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影响供应链网络系统运作的四个核心因素:管理理念、信息流、人力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以上述四因素为切入点,基于耗散结构和熵理论,对供应链网络系统进行BPR;建立学习型供应链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整合和人力资源管理;然后.进行信息流整合和组织结构整合,并将这些整合措施同步实施;最后,建立熵模型对系统进行综合降熵分析,实现对供应链网络的一体化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