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章法 《公关世界》2016,(11):118-119
黄宾虹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他的山水画浑厚华滋、独具风格,并在绘画理论与笔墨技法研究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笔墨至上”的艺术主张,并一生身体力行,把中国画的笔墨提炼推进到极致,成为屈指可数的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大师,对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称赞孙权的话。这位拥有江南六郡八十一州的东吴霸主,不仅在军事、政治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在用人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他善于发现人才、力排众议破格用人的胆识,的确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3.
湖南西部苗族大都居住在大山之中,住地山林茂密、雨量充沛,土木结构的吊脚楼民居出檐普遍较为宽敞,这是为了防止房屋的基础部位不遭到雨水淋湿。由于出檐宽敞,苗寨檐下便形成多功能的农用和休闲空间,民俗风情独具一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苗族民居屋面檐口的“封檐板”,有雕成蝙蝠形也有雕成拱桥形的,前者寓意“福从天来”,因为蝙蝠象征“福”,后者“拱桥形”称为“封檐桥”。古代苗族先民居住山林,不少民宅修建在临水的溪河边,登堂入室均需过桥。  相似文献   

4.
《职业》1994,(4)
课前五分钟演讲张秀丽两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课前五分钟(每次课的前五分钟)演讲”的做法,从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入手,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志向、胆识和才能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具体做法1.通过“课前谈话”激发演讲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侠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自战国到魏晋时期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历代都有学者对“侠”进行诠释,但对于魏晋时期的“侠”关注则较少。战国时期的“侠”多信、义、勇,到了政权频繁更迭、社会环境相似的魏晋时期,“侠”则产生了许多变化:豪侠割据、群雄逐鹿,少年任侠,闾巷之侠仍然活跃。他们身上体现的“侠”的内涵特质丰富复杂:(1)继承了古代侠的刺客精神与胆识义气,(2)开始出现恣欲、任气倾向,(3)出现与魏晋风度有着相似的旷达、洒脱的豪气。这时期的“侠”,很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  相似文献   

6.
杨牧青介绍     
《公关世界》2009,(3):66-67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七十年代生于黄土陇原。研究员、书法教授、一级美术师、资深易学策划人,著名书画理论家,书法评论家,“新诗词”倡导与实践者,“金城六友”之一,“敦煌风艺术沙龙”发起人之一,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曾担任多家社团、艺术机构、文化公司职务等。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来,我都担任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只要具备“胆识和诚信”、“严肃和细心”、“勤奋和关爱”,就一定能当好班主任。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许多优势和优点,但任性,霸道,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许多独生子女的通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得一些孩子行为习惯较差。  相似文献   

8.
赵涵 《职业时空》2008,4(2):33-33
《游春图》的作者展子虔,是隋代最为称著的画家,其经历北齐、北周而入隋,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从其传世著录作品看,他作画题材广泛,山水、台阁、车马、人物俱佳,但历来评论,多以为他在山水画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宣和画谱》认为展子虔画山水“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元代《画鉴》也认为他的绘画“可为唐画之祖。”  相似文献   

9.
张鹏 《公关世界》2016,(22):84-91
他的画极家常,造景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至。他的画有诗意,有谐趣,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他的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  相似文献   

10.
陈明 《公关世界》2016,(20):74-79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而画能够承担这些功能的关键在于其有“形”有“象”。  相似文献   

11.
1、一个年轻人,如果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想法,他这一生,就基本这个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了。2、成功者就是胆识加魄力,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说了这么三个字,“胆子大”。这其实,就是胆识,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  相似文献   

12.
潘丰泉 《公关世界》2016,(20):88-89
20世纪一位在山水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画家李可染,除了创作以毛泽东诗词为特定题材的山水画之外,则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在我国西南这一广袤且带有神秘色彩的题材作深耕穷探,通过“此不同于彼”的表现--有异于画史多描绘中原北方干燥坚硬的崇山峻岭和江浙南方湿润松软的丘陵坡地,尤其被历代山水画家以其源源不断的艺术才情和旺盛的创造力所覆盖。可谓是让当代山水画家在面对画史一座座高峰如范宽、李成、李唐、董源、黄公望、王蒙、沈周的作品前,由此萌发让笔墨再生变异的创作欲望。  相似文献   

13.
《华夏少年》2007,(3):88-88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左拉一生强调,作家的责任就是解释民众的风尚、罪过、堕落、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畸形。有人把左拉的这句话,赞赏为“尖锐的叫声”。这样的“叫声”,对于媒体也是需要的,它使受众有足够的目光和胆识,参与直面和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和不尽完善之处,进而监督、呼吁加快改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包括笔墨及造型的深远结构和画面的意境迁移,也就是说中国画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不但要表达到现实上的“可游可居”,更要达到精神上的神游。通过品读古人用笔用墨的途径,根据自己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物象形态的把握,对古人的的一些绘画技巧进行模仿,吸取古人精华的部分,旁收博取,在自己之后的写生和创作中,出古而不拘古,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雷显平简介     
《公关世界》2010,(1):78-79
雷显平,(墨耕),土家族,军人。早习唐楷,行草,后涉隶,篆,以行草见长。毕业于天津神州书画进修学院,后入北京画院进修山水画,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先生。从艺传略曾收入《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等书,书法作品在“建国四十五周年海内外书画艺术大赛”获银奖,“阳光艺术杯全国书画大赛”获银奖,“艺苑杯当代书画篆刻艺术大赛”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叶子 《老人世界》2011,(11):34-35
现在人们非常熟知的典故成语“投笔从戎”,即出自东汉名将班超。毛泽东十分赞赏班超的才干和胆识,常喜欢引用他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句豪言。1937年,毛泽东撰写《实践论》时,就引用了这句话,说明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34年后的1971年11月,他在接见中国首次出席联大代表团成员时,又以班超为例,提出代表团应有汉朝班超出使西域的勇气,学习班超办外交。  相似文献   

18.
博文 《老人世界》2010,(11):51-51
我们知道,“静以养生”和“动以养形”,是我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两者之间,历代养生家又都提倡以“静养”为主,并将养神尊为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养形居于其后的次位,这就是祖国医学中讲的“养身长寿,养神为先”。这也正如《准南子·泰族训》中所说:“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  相似文献   

19.
大画家张大千一生一妻三妾,红颜知己无数,从20岁出名一直到辞别人世,张大千的桃色绯闻比他的画卷还丰富。由此,他也获得了“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寅,今有大干”的雅号。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被行家估价逾千万元人民币的巨幅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枚大千先生从未外露的“秋迟”印章神秘现出,风流才子那场惊世骇俗的柏拉图式恋情也被最终解密……  相似文献   

20.
气韵是绘画自身“生动”的重要因素,是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而气韵在绘画中贯通于六法又是同时呈现的.陶瓷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气韵贯通.六朝时期,谢赫首次归纳了作画“六法”,并提出了“气韵”之说,并为六法之首.顾恺之也力推“传神”之论.“气韵”与“传神”应用在人物、花鸟、山水画的不同领域,成为历代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董其昌《画旨》云:“画家以古人为师,自己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