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除了政治、历史等原因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便是蕴含于英语语言中的独特的美学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主要表现在语音的韵律美、语法的简洁美、词义的丰富美与和谐美及语句的修辞美等.这也正是英语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思想时,都会利用成语表达特定含义。虽然英汉两种语言因文化不同,其成语联想意义不同,但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和语言特点,如意蕴美、形象美、色彩美、韵律美以及简洁美等。  相似文献   

3.
汉语双声叠韵与英语Alliteration和Assonance有着异同互见的音韵特点。它们以各自特有的韵律为语言增添了音乐美。译者可以用对应,增补,转换和省略等方法再现这种修辞的音乐美,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韵律是口语产出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韵律特征把握不准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交流上的障碍和语用失误,因此有必要对英、汉语韵律特征中的语调、重音和节奏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系统掌握两种语言在韵律上的差异,减小汉语韵律特征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减少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英语语音语调韵律和中文语调的不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韵律和英语句子韵律时的常见问题。介绍了各种实用的教学工具和运用技巧以提高学生英语读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等手段已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节奏和韵律则反映为“形美”和“音美”,作为前提和手段为实现“意美”服务。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意美、音美、形美是一体的,形式成为诗歌话语的内容并作为手段为意义服务,使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和语义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根据英语黏附词的属性和黏附组的定义来探讨黏附组在英语韵律结构层次中的地位。首先黏附组在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层次中的地位值得怀疑,因为不同语言的黏附词选择不同的韵律成分作为宿主;然后又从英语具体情况分析英语没有黏附组存在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8.
谈英语语音、语调和韵律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有声的,语音、语调和韵律赋予了语言的生命。本文纵观英语的语音、语调和韵律在英语交际语言及文学语言中的语言功能,以引起教学中对它们的重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语调改变句子的内涵 英语表示说话人的心态和说话时情况,可用两种形式,即一是靠词汇手段,二就是利用语音、语调和韵律。  相似文献   

9.
英汉古典诗歌都是从口头民歌形式逐渐发展到格律化形式,其内在原因是追求诗歌的音的美和节律美,从而达到具有最佳的音乐性效果,实现最佳的表情寄意功能.因此,英汉两种诗歌在构成音乐性的韵律方面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其语音构成方式和词汇、语法构成规则不同,决定了两种语言的诗歌在韵律方面又有许多相异之处.诗歌的韵律主要包括青的和节律两个方面,而音韵主要指押韵和语言拟声.节律措节奏和格律.一、首先在音韵方面英汉诗歌在韵脚形式韵脚位置、押韵格式及语言似声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  相似文献   

10.
韵律结构层次是由Selkirk[1]提出,Nespor&Vogel[2]、Hayes[3]和Zec[4]完善的。本文根据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和Zhang[5]提出的韵律结构层次三分模式,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韵素、音节和音步是英语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英语韵素是基础的韵律结构成分,音节在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中处于枢纽地位,音步是节奏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1.
英语、汉语词语重叠可分为叠音、叠词和叠句三种。相对而言,汉语叠音(叠字)多于英语叠词。叠词和叠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较常见。词语重叠这种修辞手法为英汉两种语言增添了节奏美和韵律美。词语重叠的修辞功能影响其语用规律,而语用规律又体现其修辞功能。本文通过对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名家的英语译作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网络英语口语词汇的观察分析,概括出主要形式叠音词的语用规律:叠音词多见于文学作品和生活口语,创造AA等形式新叠音词具有相对的自由性,英语叠音词和汉语叠音词之间的语码转换唯有在一定语境中方能完成,且具有不对等性,即:不完全解码。  相似文献   

12.
以51名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他们的英语韵律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大学生英语韵律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组成韵律概念的各个因素中,意群影响作用最强,单词和语调居中,重读稍弱;而且,在英语韵律水平与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强。文章结尾指明了实验结果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对听力教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词语、句子及音韵阐述了汉英两个民族在语言审美方面的差异,指出以意统形、概括灵活、言简意丰和音韵和谐的特点相互融合,能形成汉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与汉语相比,英语则有严格的形态要求,或者说英语重“形合”,以形达意.英语虽然也不乏音韵之美,但在韵律表现力以及对韵律要求等方面明显不及汉语.翻译作品虽然是外国文字的传译,却也必须符合译人语言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心理,应在吃透原作文化及其民族审美理念的基础上,摆脱字面束缚,选用适合译入语民族欣赏习惯的语言进行正确的翻译创作.  相似文献   

14.
汉语广告与英语广告均有模拟生造新词的情况,汉语广告是通过音节的有意重叠,英语广告是故意把熟悉的单词拼错,或加上前、后缀而生造新词;汉、英广告都可见到改造短语、句子的情况。汉语广告中模仿造短语、造句子的手段远比英语广告丰富。汉、英广告都使用外来词,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异的心理。汉、英广告在形式上均表现出了韵律美和修辞美。两种语言的不同,深层次地体现着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化背景及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奥马尔诗节"是英语诗歌中四行诗节的变体,它每首四行,独立成诗,具有独特的韵律,这与汉语绝句的特点基本相同。通过汉译例证,认为《鲁拜集》最好的翻译形式就是从绝句到绝句,即把两种具有相似的外部节奏形式的诗歌语言进行基本对等的翻译,从而更好地保留"奥马尔诗节"这种英语绝句的外在节奏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回顾传统英美语调标注体系和To BI及IVi E韵律标注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英语语音特点,构建了河南口音英语学习者语音库(HELSCOM)的韵律标注系统。该系统包括语调层(intonation tier)、音高事件层(pitch events tier)、停顿指数层(break-index tier)、杂类层(miscellaneous tier)等四层,实现了传统英美语调标注体系与ToBI及IVi E韵律标注系统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19世纪英国诗人阿诺德所说,在英国引以为荣的事物中,没有一件堪与英诗相比。格律诗是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历史的产物。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格律和韵律,可以使诗歌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分别从诗的格律、韵律与欣赏方面对英诗进行探析,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英语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传统意义上"韵律"概念推演为一个美学范畴,具体讨论,则从艺术客体和欣赏主体两方面来进行.本文的基本看法是:作为美学范畴的"韵律美",从艺术客体角度说,由"韵"(气韵、韵味、韵致、神韵)和"律"(节奏、律动、律变)两部分组成,是"韵"和"律"两力辩证的统一。具体地说,"律"是"韵"的基础,依托,前由律生,律中显韵,韵虚而律实.由于艺术总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如此则韵律虚而形象实。又由于不同艺术样式的形象塑造有其特殊性,如此则不同艺术样式表现韵律美的艺术手法也不尽相同。至于欣赏主体之所以能感受到韵律美,那是因为欣赏主体自身充满着生命力的韵律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19世纪英国诗人阿诺德所说,在英国引以为荣的事物中,没有一件堪与英诗相比。格律诗是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历史的产物。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格律和韵律,可以使诗歌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分别从诗的格律、韵律与欣赏方面对英诗进行探析,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英语诗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译作中展现原作音韵美的问题,并从韵律美、音饰美和节奏美三方面赏析了一些例句。得出译者应当运用多种翻译手段,以求译出原作的音韵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