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华商联总会成立近50年来,在谋求华人社会自我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及向外拓展三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树立起菲华社会最高领导机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化承传是菲华文学发展的动力对于中华文化的执着,重视中华文化的承传,是所有置身异质文化之外的海外华侨、华人 社会维系自己独特文化身份和与世界对话的普遍特征。这一情况在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一是菲律宾华侨华人经济上的强势地位,使他们有可能为人口弱势(菲律宾 华侨华人仅占该国总人口的2%左右)的族群形成文化强势提供巨大的经济基础;二是面对土 著文化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影响以及“菲化”政策的左右,年轻一代祖根意识的逐代稀薄,使 文化薪传成为菲华社会的普遍呼声和庄严使命;三是菲律宾历史上一系列对华侨…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华文化的执着,重视中华文化的承传,是所有置身异质文化之外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维系自己独特文化身份和与世界对话的普遍特征.这一情况在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菲律宾华侨华人经济上的强势地位,使他们有可能为人口弱势(菲律宾华侨华人仅占该国总人口的2%左右)的族群形成文化强势提供巨大的经济基础;二是面对土著文化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影响以及"菲化"政策的左右,年轻一代祖根意识的逐代稀薄,使文化薪传成为菲华社会的普遍呼声和庄严使命;三是菲律宾历史上一系列对华侨华人的限制、排扩和迫害,从另一个意义上唤醒了华侨华人的祖根意识和文化意识;四是菲律宾华侨华人血缘的延续性和地缘的限定性(90%来自闽南特别是晋江),使他们极为重视血缘文化和地缘文化的传承和固守;五是重视教育为闽人一贯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传承媒介的华文教育和报刊一直受到菲华社会从道义到物质的巨大支持,成为菲华社会文化守成的良知导引和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华人多数来自福建闽南地区,具有一种积淀尤深的闽南情结.在菲律宾的华人社会圈里,其实际交际语言与家庭用语大多以闽南话为主.闽南话通过文化交流,对菲律宾当地的现代语言词汇的形成甚至发音都产生了突出的影响.文学是以语言为自己的唯一表达手段的,闽南文化通过闽南语言在菲律宾的广泛使用和交流,不能不对菲华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耿晖  朱鑫 《天府新论》2006,(2):148-150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小华的《龙子》和林励志的作品《情债》是菲律宾华文作品中有一定声誉的两部小说,曾入选张香华主编的《菲华女作家卷—茉莉花串》,在东南亚拥有很多读者。不过两部似乎是差别很大的小说。前者的题材是讲述菲律宾一户华人家庭的父子关系;后者则是回到了上世纪三  相似文献   

6.
光复以后近50年来的菲华散文,并没有太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即使是在60年代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传入菲华文坛以后,菲华散文也没有象其它的文学样式那样发生过较大的变化。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只是,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时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而给菲华散文带来的新的时代内容。所以,我们也就以80年代初“军管”的取消为界,把近50年的菲华散文大致划分为两大阶段。菲岛光复初期,菲华文学虽然也随着和平的到来而恢复活力,但战争所遗留下来的一片废墟和菲律宾国内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还沉重地压在人民的心头。在这种希望与压力、和平与混乱同时并存的社会形势影响下,菲华作家们一时还难以有平静的心境和充裕的时间去构撰长篇巨制,因而,形式自由、篇幅短小的散文便成为当时菲华作家们所乐  相似文献   

7.
在70年代初,菲中关系从对抗走向和解,历史遗留下来的菲律宾华人问题成为制约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瓶颈。马科斯总统打破菲律宾历届政府奉行排华政策的惯例,采取积极的同化政策,放宽华人入籍限制,文化上推行侨校菲化政策,还解决了滞留的逾期游客问题。菲律宾华人利用菲中关系改善的契机,集体转换国籍,成为菲律宾国家公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同时,菲律宾华人是中菲两国公共外交的推手,促进中菲关系的发展。菲中外交关系的缓和促成菲律宾华人社会的转型,即从侨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菲律宾成为华侨华人融入所在国最好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菲华文学的现实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菲律宾文学的生父(中文)生母(华语),只是一个占菲国七千万人口中百分之一点五的仅一百多万华族人的语言文字,主流社会并不应用它,法律上不把它当为法定文字,华族中的年轻一代也渐渐很多人不懂华语,其作用与功能也逐渐下降.另一致命伤是,华侨教育在过去25年的菲华政令下衰退,已日益丧失了对菲华文坛提供写作人才的效能,如没有来自香港和大陆的新生移民,菲华文坛上的中、青辈早已消失了.从功利的观点看,不懂中文华语,无碍于在主流社会谋生,而在菲华小社会里谋生,愈来愈不一定需要中文华语.此外,愈来愈强势的西方文化及土著文化,对中华文化颇具"排他性",而直接影响到华文文学的延续存在.  相似文献   

9.
赵亮 《兰州学刊》2007,(8):183-185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西属菲律宾时期的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奉行"以华养菲"的华侨政策,一方面需要华侨华人为其服务,一方面又对其加以防范、限制,有时甚至实行对华侨华人进行赤裸裸地驱逐和屠杀的"反华排华"政策.这一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以华养菲"政策和态度经历了一个先扬后抑的历史轨迹,对旅菲华侨、菲律宾社会以及对以后各西方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侨政策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5月18日至20日,由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与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 的首届菲律宾华文文学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菲律宾、马亚西亚、文莱 、新加坡、泰国等地的近80位专家、学者、诗人和作家汇聚福州。菲华作家吴新钿、柯清淡 、蔡沧江、谢馨、林婷婷,新华作协主席黄孟文,内地作家、学者郭风、刘登翰、潘亚暾、 孙绍振、舒婷、古远清等出席了会议。与会者畅所欲言,对菲华文学历史与前景进行了回顾 与展望,既有整体评估,又有个案分析;既有中肯的评价,也有善意的批评,将对今后的菲 华文学创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等五国华人企业集团在中国的投资为例,从一个侧面讨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投资动因、现状以及特点的分析,了解其跨国经营的一般特征,并正确认识当今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一、投资总量东南亚华人资本是在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的,但是,作为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的大规模投资和众多集团进入中国,则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东南亚…  相似文献   

12.
菲华散文创作香火不断,形成了一支菲华散文闽籍军团.不但在菲华文学史70余年中单篇、个集与选集收获最丰,且质量也相当高;题材触角广及大陆、菲律宾、香港、台湾乃至世界物事,尤以刻划"中华情结"并进而探索世代"旅人"的复杂心理主题见长;散文文体类型丰富,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令人难忘的文本.尽管菲华散文还有不少缺点需要改进,但在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和散文创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战后菲律宾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与社会地位变化的有机联系 ,以及他们为改善自身处境所做的种种努力。70年代中期 ,菲律宾华侨集体入籍后 ,随着政治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文化上的融合 ,开始改变对政治的冷漠态度 ,并逐步以菲律宾人的姿态融入主流社会 ,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华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受殖民史、当地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深.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是华人与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的缩影,与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华人宗教信仰的变迁反映了华人与土著民族族群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新马闽籍华侨在日军南侵的铁蹄下受尽摧残,他们作为新马各民族的一员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援,有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新马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一、新马闽籍华侨是东南亚地区抗日力量的组织者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夏天,菲律宾侨领李清泉与印尼侨领庄西言联名写信给探嘉庚先生,提议组织全东南亚华侨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同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南洋中学成立。南侨总会负责东南亚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明清时代,即从1572年至1815年这两个半世纪中,曾经通过菲律宾和拉丁美洲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并有相当一部分华人踏上拉美的土地。他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加强于同拉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在拉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明清时代中国古代文明在拉美传播和华人参与开发拉美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华文教育开始于1899年,经历了创办、发展、复办、繁荣、鼎盛(督查)、衰弱(菲化)、振兴七个发展阶段。目前,华侨华人正致力于华文教育改革,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华文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南亚华人政治认同当地化并先后加入当地国籍以后 ,其社会地位日渐改善。然而 ,从法律上成为东南亚各国的公民到实际上行使部分或完整的政治权利 ,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提升 ,经历错综复杂的过程。大体而言 ,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华人华裔政治权利已和东南亚原住民相当 ,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地位不断改善 ,仍有希望提升 ,印尼、印度支那、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较弱 ,但近年来已有改善。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世界华商网络的发展、台湾对东南亚的大规模投资和中国经济的崛起等因素都有助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地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最近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黄滋生、王绵长、副研究员肖永坚、黄松赞,彭天、郑焕宇,助理研究员廖小健、林锡星和华侨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昆章,共同编著。该书在阐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国战后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分项详尽介绍各国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国籍(公民权)、归化、管理、经济、社会(包括社团、新闻、教育、职业)政策。论述中既突出战后政策  相似文献   

20.
论华侨华人经济张鸿奎一、关于同步认同华侨华人经济尽管从总体上来说,对各所在国的认同,是当代华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作为经济认同,无论是华侨、还是华人,相对于他们各自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首要的同步认同。首先,在二次大战以前,我国的海外移民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