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原 《创新》2014,(2):71-75,82
我国的宪法与行政许可法确立了对行政许可权的监督体系,从而为从宪法框架内厘清行政许可权力监督结构体系提供了基础。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之后,理论与实践上行政许可的权力运行与监督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行政许可权关涉着国家的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运行,并可保障行政许可制度有效实施。因此,有必要以国家权力法治化为研究框架来对行政许可监督的基本理论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2.
赵保庆 《学术交流》2004,(10):25-28
法治是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制度选择,而依法行政则在法治秩序形成的过程中处于关键的地位。权力必然腐败的"铁律"使得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成为法治的制度保障。在控制行政权力行使的各种监督形式中,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前我国行政权一权独大的具体国情,宪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既在于减少和降低政府行政权在国家权力配置中的权重,又在于完善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方法,强化监督机制。公共财政审计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权,它与民主宪政建设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结合我国宪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公共财政审计的法治功能,在制度与机制的安排上,须建构立法型审计模式,实行省以下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体制,完善审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贺泉江  雒季 《社科纵横》2005,20(2):43-44
中国行政权力的滥用和失职不作为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在分析了行政权异化的现状及成因后认为:导致行政权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力所造成的,并通过此研究为政府解决腐败问题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艳丽 《学习与探索》2005,1(1):107-109
中西方法治发展虽然具有差异性,但行政权运行机制却很相似———从传统“单向控制机制”转向复合运行机制。中国当前应该选择弱化国家权力、培育市民社会的法治模式;同时,行政权运行应以“控权—平衡论”为理论基础构建法律“控—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谢锦添  吴如巧 《探求》2012,(2):114-120
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实践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运作的混乱。"由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建构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由外及内的监督制约机制。外部监督与制约建立在"社会制约权力"理论基础之上,其具体实施机制包括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完善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的监督等四个方面。内部监督与制约的理论基础为权力的分工与制衡,其具体实施机制包括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以及检察委员会对本院法律监督部门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滔 《创新》2018,(2):110-118
现代社会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信息实施公共管理,需要对行政主体的信息行政权予以规制.与信息有关的行政权力与责任没有配置到行政组织的确定岗位,会导致行政组织这一权力载体的法律规制缺位,进而使行政机关行为失范,法律关系紊乱,监督机制无法发挥功能,这是造成目前户籍管理改革难以推进的制度上的重要原因.行政组织应当适应和充分运用信息化社会的条件,按照分权理念,大胆向社会放权,向组织下层移转事权,同时加强行政监管与法治监督.  相似文献   

8.
薛志英  彭葵葵 《探求》2018,(1):87-93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直接监督,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力救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具有正当性基础,遵循了法治规律,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基于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互动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以及检察权与行政权二者的关系出发,结合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探求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及效力。  相似文献   

9.
廖原 《创新》2011,5(3):93-97,128
行政诉讼涉及到行政权与司法权两种国家基本权力形态,是行政监督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制度。其监督作用的发挥与行政诉讼体制有密切关联性,因此行政审判机构的组织结构、审理程序、人员配置对司法监督行政权的效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行政诉讼体制的完善,应对域外行政审判组织相关状况进行考察,通过比较与分析目前我国行政诉讼体制的不足,才能明晰我国行政诉讼体制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监督和制约是防范权力滥用的两种制度模式.监督和制约的区别在于,监督是外在的,而制约是内在的.内在制约能否成功取决于权力的平衡,外在监督能否成功则取决于监督者是否拥有更优越的地位.法律监督是中国宪法对人民检察院根本功能的定位,这就决定了法律监督机关比权力机关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更优越的地位.当前,强调法律监督地位的优越性并不是要刻意去创造什么新的政治地位,而是要充分确认中国宪政框架中已经形成的法律监督地位的优越性,切实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建设.这是确立法律监督权威的关键以及法律监督的迫切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焕霞 《社科纵横》2012,(10):77-80
警察行政权是警察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与一般行政权不同,警察行政权具有管辖内容及涉及面颇为宽广、以命令性行政行为为主、在行使中几乎不受其它公权力之制约、处罚权过于强大等特点,再加之警察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警察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中国警察行政权在运行过程还不尽人意,违法行政,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鉴于此,笔者以中国警察行政权的运行特点入手,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构建一种有利于限制和规范警察行政权、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的新型警察行政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权力缺乏限制和规范是产生腐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从规范行政权力入手,将所有可能被滥用的行政权力严格限定范围并辅之以公平化、规范化的措施,是防治腐败的必要手段。本文试以国家行政权为例,探讨规范权力、防止腐败的途径。 一、通过法律设定并且限制行政许可权的范围,是规范权力、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与世界上一些国家设置的行政权相比,我国的行政权力(特别是对公民和法人财产权影响的行政许可权)比较大。这种权力体制与我国历史上行政权强大、司法权相对弱小的传统有密切关系。行政许可权作为国家对社会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这种许可权必须由法律设定并且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它容易变成权钱交易的工具。因此,对行政许可权的限制也就成为防治腐败、规范权力的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放权于企是我国经济迈向市场化的基础工程,但传统的经济体制、传统的权力观念、传统的权力无界定状况、传统的改革模式等许多因素,尤其是行政权力与企业权利之间关系的模糊,使放权于企没有足够的理性准则。为此,必须要在法律上明确行政机关的权限,这是改变行政功能、制约政府行为、实现行政法治化,从而实现企业在法治条件下自主经营的基本要求。而明确行政权的先决条件是变更权力的结构,使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明确分流,也使行政权能得到其它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权利,使政府引导中国的经济进入市场化的崭新历程。  相似文献   

14.
许浩 《创新》2012,6(4):75-81
检察权的性质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理论问题。我国当代检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它脱胎于我国古代御史制度,吸收了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部分传统,在借鉴和采纳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以及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探索和新中国成立后60年的发展变化而形成。经过转换和改造后的我国检察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国家制度,我国的检察权是一种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的第4项国家权力,其性质是当然的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这一大范围展开的监督模式正可应对大范围展开的权力模式。当下舆论监督行政权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均显不足。行政干预、媒体人的职业素质、行政法主体对舆论监督的管理水平和认识水平均影响舆论对行政权展开监督。舆论监督展开的条件至少有舆论意识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否定行政主体之名誉权及克减行政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6.
质询权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增强对行政权的监督,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宪法实施,有利于构建"官民"沟通平台。中国与国外的质询权立法在质询的对象、提出质询案的形式、答复的期限、质询内容、质询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不同。为了完善中国质询立法,可以从明确质询的对象、完善质询的法律程序和明确界定质询内容的范围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杨玉明 《社科纵横》2011,26(5):68-70
新中国成立后,检察机关建立、撤销、重新建立的历史证实,弱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必将造成法律运行的混乱,这有悖于中国权力运行模式。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对司法审判的法律监督必不可少,而由检察机关行使这项权力有着历史及现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监察机关的监督是法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的部分。广义上的法制监督应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执政党对国家机关中党组织和党内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法律监督机关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上述监督机制以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法律和决定,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党章和党纪为准绳,以国家权力机  相似文献   

19.
田益友  顾伟 《社科纵横》2008,23(12):83-86
现代法治的核心是行政权要受到法律的有效控制.侦查权作为一种行政权力,其法治化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其进行控制与规范的基本规律.侦查权法治化的有效途径是从立法上将其宪法化,同时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我国侦查权在法治化过程中在立法上还存在种种弊端与不足,需要按照法治化原则的要求对其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20.
郑凤 《学术交流》2003,8(6):45-47
物质性行政权力异化是指为个人或小团体的金钱目的而行使行政权 ,这种行为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有其自身特点 ,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违法和犯罪 ,防治难度大 ,预防这种行为需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 ,良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