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开文”是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胡开文虽然成名较晚,但其影响却最为深远,至今长盛不衰,胡开文所制作的徽墨为朝廷钦定的贡品,乃至胡开文墨就是徽墨的代名词。胡开文墨业创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由于文字资料的缺失,留下不少未解之谜。胡开文墨业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休宁(二房余德、七房颂德)和绩溪(长房恒德、三房谅德、四房骖德、五房躲德、六房懋德、八房硕德)两支胡开文创始人胡天注的后裔,他们共同打造了胡开文的品牌。前期是胡天注及其休宁一支的二房祖孙三代在休宁和徽州地区创造了胡开文的品牌:而后期则是胡天注的绩溪一支走出徽州,走向全国,把胡开文的品牌推向全国,使之誉满中外。  相似文献   

2.
也谈“胡开文”的创业与创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民同志在《江淮论坛》一九八四年第四期上撰文谈“胡开文”的历史,并用实物佐证,令人折服。但是,作者在探讨“胡开文”店号来历时却难以使人信服。其一,所依据的仅仅是一传说;其二,将创业和创名混为一谈,并在无其他史实根据的情况下,便定胡天注挂起了“胡开文”的金字招牌,使人感到诧异。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和澄清此事,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名闻中外、至今仍放异彩的“胡开文”墨业的历史,而且对于今日挖掘、创新徽墨生产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最近,绩溪县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出发,总结绩溪人民的劳动实践,梳理绩溪历史文明的传承脉络,挖掘绩溪文化的深厚内涵,集聚县内作者撰写了〈名人故里绩溪〉丛书,宣传绩溪,这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但是在其〈徽墨卷〉中,有些与胡开文墨业有关的重要史实,并非信史。文章千古事,有必要加以澄清,以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3期刊载了宋德金、丛佩远二同志合写的《平生四海惯为家》。该文的副标题《谈郭沫若同志一首未发表的七律》,和事实有明显的出入。据我看到的资料,郭老和金静庵诗早已收入1959年11月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潮溪集·溪集》题《和金静庵》。全诗除第七句和个别文字有改动外,与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总第七期)发表的陈漱渝同志的文章《关于〈敬业学报〉第六期》,首先引用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撰写的《周恩来同志的中学时代》(以下简称《中学时代》)一文中如下一段话:“《敬业学报》是敬业乐群会的刊  相似文献   

6.
论七等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家都知道我叫七等生,其实我的本名是刘武雄。”(《七等生小传》) 七等生,台湾通霄人,一九三九年生。一九六二年开始创作。他以写小说为主,也不乏诗歌、散文创作。他先后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僵局》、《来到小镇的亚玆别》、《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中篇小说集《放生鼠》、《沙河悲歌》、《离城记》,长篇小说《削瘦的灵魂》、《城之迷》、《耶苏的艺术》,综合集《白马》、《情与思》等。一九七七年远行出版社出版七等生小全集,共十册。七等生的两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 13年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从《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一书中概括了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熊映梧同志的《再谈用发展观点研究资本论》发表后,唐昌黎、詹彪两同志发表了不同意见(见《社会科学》1985年第七期、第十期),展开了争鸣。这里涉及到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四年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工作,年初我和几位同志奉命到广东接收一批干部来东北参加经济建设。经过二十多天紧张的工作,我们集中在广州过了春节,对要北上的同志们介绍了情况之后,二月中旬即带领着一百多位同志返回沈阳。在旅途中,看到二月十八日的《人民日报》公布了《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说,二月六日至十日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七届四中全会,在全会上刘少奇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托作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向第七届第四次中央全会的报告》,经过详细的讨论,全会一致通过了根据毛泽东同志建议而提出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在我回到机关不久,就听说高岗出了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在1979年第七期和1980年第四期分别刊登了金名俊同志的《竞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李德华同志的《竞争是商品经济共有的客观规律吗》两篇文章。我认为,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竞争规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李德华、金名俊同志说:“竞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竞争不是‘商品本性’的表现,而是‘商品生产者的天  相似文献   

11.
由潘琦、梁定伟任主编、崔放玲等同志撰写、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最近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12.
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利红 《江汉论坛》2002,(11):15-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政策,先后制定和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等一系列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特别是江泽民同志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两岸关系及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表的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这次讲话不仅深入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要素,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统一祖国的构想,同时所提建议具体、务实、具有可操作性,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争取祖国统一大业中体现出的和平统一的前瞻性、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两种制度的包容性和具体方法现实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吴海林、李延沛编《年表》(黑龙江出版社1981年版)于北宋朱松、刘子羽生年附缺,谨为补订。朱松的生年该书第197页对朱松的生年付阙。朱松是朱熹的父亲,可据朱熹著述中考其生年。按:《朱文公文集》卷94《皇考吏部府君迁墓记》谓朱松“十三年(绍兴)三月辛亥卒于建州城南之寓舍,年四十有七”。其卒年绍兴十三年即公元1143年,据此逆推,朱松当生于公元1097年(北宋绍圣四年丁丑)。刘子羽的生年该书第197页对刘子羽的生年亦付阙。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一九七九年第七期上发表了《关于方腊评价的若干问题》和《方腊起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两文,就方腊起义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与其他同志进行商榷。这对深入研究方腊起义,促进学术争鸣,是有裨益的。但对上述两文中的某些论点,我们也持有异议,愿意在这里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5.
<正> 郦道元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但郦道元并非生在涿县,而是生在山东临淄,这一点可以从郦的生年得到证明。郦道元的生年,史无明文,赵贞信在1937年撰《郦道元之生年考》(《禹贡》半月刊,1937年4月第七卷)中提出,其生年大约在北魏和平六年(465年)或延兴二年(472年)。赵永复在《郦道元生年考》(《复旦学  相似文献   

16.
《顾亭林诗集汇注》第586页:《为丁贡生亡考衢州君生日作》,王(?)常按:丁贡生不详。据序知名雄飞,据诗知为南京人。《同志赠言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有其署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1月第一版)按:丁贡生,即丁雄飞,字菡生。《书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作菡生(中华书  相似文献   

17.
小浦 《家庭科技》2007,(10):10-11
●忽悠排名第一 "我们用的是××的第七代液晶屏电视机,所以技术先进,清晰度……" 第七代和第六代有啥区别呢?一位专业人士表示,这第几代指的是生产线,而不是更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担负起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如何指导我国摆脱贫困走向发达的国家行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本文仅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历史地位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在国内发生重大转折,国际上风云突变的情况下形成的,是新时代的产物。首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国内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197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一举…  相似文献   

19.
<正> 编辑同志: 本人是船山公第十一代裔孙,即贵刊载鹤仙茂才的孙子。今年二月,我问爸爸有没有船山公的书在家里,家父把仅存的《大行实录》拿给我。《大行实录》据《船山公年谱》载为“未见”,而贵刊1985年第2期《王夫之著作目录考》上载为《永历实录》,并注明:“同治《衡阳县志》在此书后注明:‘夫之自题为《大行录》’。”此处漏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1962,(1)
本刊先后收到閻简弼、刘开扬二同志来稿,对冯其庸同志在《历代对伯夷叔齐的评论》一文(见去年3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七版)中所嚆阐述的论点,有所发挥和补充,并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茲择要发表如下,供读者参考。閻简弼的《也谈谈伯夷叔齐》一文择要: 读了冯其庸同志的《历代对伯夷叔齐的评论》,得了不少的教益和启发,有点意见,也想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