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羽男  ;林连宗 《职业》2014,(3):40-40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一体化教学。笔者在此将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原则、课程教学实施步骤等方面对电子产品工艺课程教学如何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梁春莲 《现代交际》2015,(2):229+228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型模式。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是高职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含义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并且从高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高职学生专业需求、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高职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曹小其 《职业》2014,(9):62-64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是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厘清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针对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有效的保障体系,如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良好的课程开发机制以及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全方位的质量监控预警系统等,可更好地服务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清锋 《职业》2013,(23):44-45
本文结合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对PLC应用技术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要求、课程考核方案等。实施方案的建立有利于课程建设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林连宗  ;贾羽男 《职业》2014,(3):45-45
从2010年起,河北承德技师学院开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现在已基本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朱春萍 《职业》2013,(36):127-127
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意义,以学院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为例,探究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颜晓华 《职业》2011,(29):133-134
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职业为基础,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赵福忠 《职业》2013,(23):20-21
示范校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专业建设重点内容是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笔者学校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专业建设的载体,通过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学生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9.
董桂珍 《职业》2012,(23):14-15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中职教育中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其课程评价方式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项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我们制定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评价标准,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企业实践反馈评价标准两个层面对一体化课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赵启文 《职业》2016,(29):80-81
本文根据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的方法与目标,从教师备课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中心的中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卡尔·雅斯贝尔斯勃Karl Jaspers蚲1883-1969额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了"学习自由"思想,对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突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启发作用.当今搞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也可借鉴这一教育思想.在这里,笔者论述了在游戏软件专业课程<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中,运用这一思想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林胜福 《职业》2013,(27):32-32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目前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学校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探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琳忠 《职业》2012,(29):80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内容,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就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的依据和路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深化"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就是高职课程的改革。文章就《汽车市场营销》课程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15.
朱智美 《职业》2013,(24):29-29
本文主要对管理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对管理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被实践、深化与创新,实现该模式的关键是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流程与方法已被广泛接受,但在教学实施中受条件限制,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结合《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从高职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结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类专业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对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并就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职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意义所在,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现代“职业人”,深入工学结合、践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提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于友林  吴爱华 《职业》2015,(8):45-46
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改革研究,教材体系游戏化与职业化,提出动态更新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为引领,实现"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切度。  相似文献   

20.
谢癸亮  廖禹东  郭忠 《职业》2014,(18):89-90
本文对传统中职药剂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创建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中职药剂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尝试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彰显中职药剂专业特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