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保持联系     
佚名 《社区》2012,(35):36-36
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一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10):48-49
我的女人离开我的时候,给我留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正在吃包子,于是便取名为包子,后来军师给改为张苞。女儿就叫丫头,叫着倒也朗朗上口。(至于张绍是我手下一个偏将的儿子,偏将战死以后,我见他可怜,便收为义子。)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6,(10)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0,(4):25-26
从我儿子呱呱坠地那时起,我就想象着自己应该怎样教给他生活的道理。我从没想过他竟然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他教会我十件事情: 一、使用积极的措词。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天的饭菜真讨厌。”  相似文献   

5.
生活型男孩     
流沙 《可乐》2010,(5):55-55
男孩高我一个头,很英俊,坐在我面前,有点周杰伦的那种“跩”。 他父亲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油漆味。“能不能帮我儿子留意一下工作?”他说,儿子前年大学毕业后,工作无着。他在工地上刷油漆,刷着刷着就想起在家的儿子,觉得全身力气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他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一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已的码头。"  相似文献   

7.
壹有一个小偷本事高强,儿子长大了,就缠着要他传衣钵。有一天被儿子缠不过了,就答应当天夜里带他去偷。贰父子偷偷摸进了一家人家,发现房间内有个大柜子,这个父亲想办法把锁打开了,叫儿子进去拿东西。  相似文献   

8.
是他逼走了我的父母,因为他说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必须承担传宗接代的任务。于是,妈流着泪摸了摸我的小脸,然后跟着父亲一起离开了村子,去了外地做超生游击队。妈临走时告诉我说,在家好好听话,多干活,要懂事。那年我5岁,爸妈走了以后,他说,以后就咱俩在家了,你要听话。我只点头,不说话。  相似文献   

9.
郭华悦 《山西老年》2012,(10):26-27
前阵子,母亲从老家来看望我们,在我家住了下来。看到小外孙的淘气样,母亲便说起小时候的事。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想读书都没钱,所以至今一个字也不认得。最后,母亲竟然对刚上小学的小外孙说,要不然,你当我的小老师,教外婆读书好不好?一旁的我听了,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接着对母亲说,他连自己都管不好,还能教你?哪知,儿子不服气地说:"谁说不能呀,我要教外婆读书!"本以为只是玩笑话,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就开始当起了"小老师"。晚上吃完饭,母亲收拾好桌子,就开始让外孙教她认字读书。儿子也才刚上一年级,就从最基本的拼音教起。遇到不明白的,或者儿子没讲清楚的知识点,母亲就不断提问。看着儿子皱眉苦思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后来,每次在“教学”中遇到不明白的,儿子总会在隔天去问老师。经常被外婆的问题难住,儿子也觉得没面子,上课时自然认真了许多,力求真正掌握知识点,以便回家后能将外婆这个喜欢提问的“学生”镇住。慢慢地,我发现儿子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而且,据学校老师反映,儿子在学校也守规矩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东东4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看电视。我没把这当成不好的事,反而觉得这是让他开阔视野、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1.
学校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给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我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爱的细节”,另一个是阅读所给材料后自拟题目作文,儿子选择的是第二个,得分不高。我在帮他分析完作文分数不理想的原因后,让他写第一个题目。本以为第一个题目很好写,一个小时他就能完成,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他只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说是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生活中印象最深的爱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陈蓉 《新少年》2009,(1):39-39
5岁时,儿子得了很难治的哮喘病。为了给他治病,我不惜一切代价,只要知道哪儿能治这种病,我就背着他去求医。记得在四川的一个晚上,忽然下起了暴雨,正背着孩子赶路的我,不仅没有雨具而且衣裳又很单薄,为了孩子不受凉,情急之中我脱下裙子把儿子包好,搂着他在一个桥洞下躲雨。  相似文献   

13.
别人打开微信先看朋友圈,胡大爷却先看儿子的微信步数。其实看看倒没啥。可他一发现儿子的微信步数突然减少,就会往不好方面想:"儿子是不是生病了?他一个人在外地,我和他妈也照顾不上他,这可咋办啊?"这种焦虑很容易传染给儿子。有一次,胡大爷的儿子在和老妈视频聊天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过分关注的不满:"我服了,我爸每天盯着我的微信步数,猜测我的生活状态,你们是不是没别的事做了?我不是生气,就是觉得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14.
去年暑假,我闲在家里没事,原来在小学教过我的于老师来找我,说他准备到香港探亲,让我到公司顶替他干一个月。于老师退休后,正巧他一个澳门朋友的儿子来大陆办厂,就把他聘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文字、宣传工作。我有些犹豫,于老师说:“没事,你放心好了,小许很好相处。” “小许”就是于老师朋友的儿子,于老师带我跟他见面时,我依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结婚。你丢下丈夫和儿子,在我家里长住。一个月前就开始忙进忙去,事事亲力亲为,要求细致完美,新房的装修布置,连窗帘的颜色,你都挑剔好半天。爸爸受不了你,干脆躲进书房求我教他玩电脑纸牌,你忙里喘口气儿,还要在门口喊:儿子娶媳妇老子还有闲心玩游戏是不对的啊!我与老爸相视笑笑,继续移动鼠标,你则继续忙碌。  相似文献   

16.
轻叩家门     
正那天有事下楼,门一打开,就发现楼道里站着一个男人,正对着邻居家防盗门上的猫眼朝里窥望。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我以为是遇上了小偷,心咚咚跳了起来。对门是新搬来的住户,平常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如果真的遇上小偷,我有保护他们的义务。但当那个男人转过头看了看我时,我认出他是对门老人的儿子,于是打了个招呼就匆匆下楼了。  相似文献   

17.
拖着一身疲倦回到家,儿子正专心致志地在地上玩他的汽车他扭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游戏。望着凌乱不堪冷清清的家和在地上滚得脏兮兮的儿子,酸涩的泪,突然就涌了上来。  相似文献   

18.
网遇儿子     
正放暑假后,儿子就玩儿起了"失踪",除了在餐桌上匆匆看到他一眼,其他时间,他基本上都宅在自己的卧室里。真没想到,同一个屋檐下,父子见一面,会这么难。我知道,儿子身在家里,心却在外面广阔的世界,内外连接的,就是那根细细的网线。我决定去网上找回我的儿子。我申请了一个QQ号。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我和老公将9岁的儿子送到德国,在柏林一所小学读书。作为陪读,我很快发现了这里许多与在国内读书的不同:孩子的书包变轻了,放学时间提前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玩耍时间。最让我惊奇的是,那里居然没有教科书。儿子每天高高兴兴,而我却很忧虑,担心他学不到什么知识。一个学期过去了,问儿子德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德语:"自由!"  相似文献   

20.
请家教     
《社区》2007,(16)
一进入暑假,我就着手给上初中的儿子物色家庭教师。为了能给调皮捣蛋的儿子找一个好老师,我给出了很高的薪酬价格,这自然吸引了不少应聘者,其中绝大对数都具有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研究生学历的。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男孩也寄来了应聘简历,他在自我介绍后还写道:希望我能给他一个实践的机会。我看后,一笑了之,我是请老师教儿子的,而不是搞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