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蒙古族与藏传佛教的接触是从13世纪开始的。13世纪前50年中,蒙古诸汗不仅通过回纥人、契丹人和汉人,而且还从包括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八思巴这样的藏传佛教高僧那里了解了佛教。此后藏传佛教在蒙古统治阶层内不断扩大影响。在元朝最后几位皇帝统治期间,佛教经文的某些章卷已经译成了蒙古文,蒙古族甚至还建  相似文献   

2.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军队西征后,有大批西域人以各种途径移居蒙古草原。他们以后对元朝政治、军事、文化影响巨大。经元朝百年的磨和,他们不仅有很多人融入中原文化中而“华化”,同时由于元代蒙古贵族政治地位的影响和蒙古文化的强势存在,尚有许多西域人接受蒙古文化,认同蒙古民族共同体,终化为蒙古人之一部分。至北元时期,在蒙古各部中仍有很多西域部族名称存在,但实质上已作为地道的蒙古人出现,并积极参与北元政治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3.
1983年至1985年,用了3年的时间我出版了《元朝秘史全释》(上、中、下卷)。对从事历史学、民族学、特别是东方历史研究的人来说,《元朝秘史》早就是一部有名的文献资料。我国的那珂通世博士曾把它称为“蒙古古事记”。它是一部蒙古民族留下来的最古老而又最大部头的古典著作。本世纪前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巴里托利多曾经把这部巨著称为“雄伟的传说式的叙事诗”。然而,俄罗斯伟大的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认为,  相似文献   

4.
金朝后期蒙古兴起后不断南下侵扰,卫绍王时蒙古全面攻金,在金朝统治下遭受歧视和压迫的契丹人因蒙古的招抚纷纷投效,并为蒙古攻金效力,成为金朝的劲敌,这些契丹将士在蒙古伐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入到我国大多数民族之中。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贵族也逐渐与喇嘛教发生了关系。但是,喇嘛教在蒙古族中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完全占据支配地位,则是在明清之际,黄教传入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6.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7年派长子术赤征伐“林木中百姓”,卫拉特与各部“林木中百姓”纷纷归降成吉思汗。此后,蒙古族各部,包括卫拉特在内,曾在蒙古国这一统一的实体内,经历过西征的狂风巨澜,而且曾共同作为元朝的统治阶级,主宰过中国一百六十余年的命运。特别是卫拉特系与成吉思系“黄金氏族”频繁通婚,以致享有皇亲国戚的地位,卫拉特贵族也多被皇室封官受爵,委以重任。混血与共同的统治利益使源出不同族系的两者在民族性和共同经济生活等方面,日趋一体化。所以,即使在元朝灭亡这样沉重的政治压力下,两者并没有各奔东西。可是后来,卫拉特却与大汗系的东蒙古分离了,并继而形成了独立的蒙古族西支。在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民族过程的今天,蒙古族民族过程的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回族大规模进入云南,始于元初,其先民来自中亚细亚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地。当时,蒙古贵族西征,中亚地区大量“回回人”被签发东来,编入“探马赤军”,投入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世祖忽必烈亲率这支大军强渡金沙江,征服了云南。从而使宋时列为化外的云南又纳入元帝国的版图。探马赤军奉命解甲归田,随地入社,不  相似文献   

8.
一、北元的国号 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元廷北徙后形成了与明朝并存的蒙古游牧政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为元朝的继承者。明人认为明兴代元,元运已终,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初人称北元大汗为“元君”,称其国为“残元”、“故元”,后来称之为鞑靼或北虏。明后期一些史学家还提出鞑靼是北元鬼力赤汗去国号(大元)以后的自称。如叶向高《四夷考》记:“虏自脱古思帖木儿杀后,大臣纷拏盖五传至坤帖木儿咸未幾而弑,  相似文献   

9.
安达     
安达1.亦称“谙达”、“安答”。蒙古语音译,意为“朋友”、“义兄弟”。中国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中,二人因交换信物而结成朋友后的互称。为契丹旧俗,蒙古族沿之。《元朝秘史》释之为“契交”,《元史语解》释为“伙伴”,即“结义朋友”,结交时举行仪式,互赔礼物,...  相似文献   

10.
丢失的草地     
去年7月,儿子巴顿放暑假,我们去河北丰宁县的坝上草原——大滩镇元山子东道自然村,住进一个旅游站的蒙古包。 丰宁满族自治县,紧挨过去的察哈尔蒙古八旗“四牧群”中的三大牧群,出产著名的“口马”、“口羊”、“口蘑”。我们所在的东道自然村,耕地稀薄,沙地牧场放任,西邻河北沽源,东接森吉图,往北,连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正蓝旗和多伦。而正蓝旗是蒙古语标准语言基地,元朝时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元朝迁都大都(北京)后,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改为陪都,每年夏季,元朝皇帝都要率领众臣僚来此避暑、处…  相似文献   

11.
元代的回回军士及其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蒙.元时期回回、哈剌鲁、阿尔浑军士的主要活动和组织机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阐述了他们在元代政治、军事及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元代也里可温信徒复杂,族类众多.除游牧于中土西北地区的蒙古乃蛮、克烈、汪古部和一部分畏兀儿人,以及东迁阿速、钦察、斡罗斯人外,还应包括蒙古西征时掳掠东来的许多中亚、西亚和东欧不同种族的基督教徒.至元大一统时,也里可温已广泛分布于中土各地,并在元代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藏区设立的三大宣慰司都元帅府之一,治所在河州。对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学术界至今尚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实际上是由这样几部分组成:一是"掌军民之务"的宣慰司系统,如总管府以及总管府下辖的各州、县,这一系统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二是都元帅府所属的军事系统,如元帅府等;三是吐蕃等处宣慰司兼管的万户府等。四是招讨使司系统。二、三、四系统均以军事管理为主。五是管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宗教机构,但这一系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中。一些论著中之所以未能理清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管理体系,其原因就在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与都元帅府两大系统都兼有一定的军政管理职能,也都管辖着相应的行政与军事机构,只是吐蕃等处宣慰司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都元帅府则偏重于军事防务。  相似文献   

15.
元朝与察合台、窝阔台汗国的关系 ,在元朝与四大汗国交往中具有特殊性。和战并存是主要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 ,因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政治角色的变化 ,他们与元朝的关系也有明显区别。最终 ,窝阔台汗国灭亡 ,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分别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元代墨工考     
元代的制墨前承唐宋 ,后启明清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工匠。本文依据史籍 ,对元代的墨工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辽东黑氏家族,属于明代的"内附回回",世代为将,为国家守卫辽东边境,明后期出了黑春、黑云龙、黑云鹤等名将。明末,黑云龙迁居宣化府,逐步形成后来的宣化黑姓回族群体。宣化黑姓回回,在明代内附回回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也是明清鼎革之际有代表性的回回爱国人物,其事迹值得深入研究,以彰显回回民族的爱国传统。  相似文献   

18.
元代“女直”和“女真”之称为同一所指,“女直”之称当是对辽代叫法的沿袭。元代文献中出现的“女直水达达”、“水达达女直”皆是指女真中的水达达部。水达达之称源于金代的兀的改,但元代水达达所指并不能等同于金代的兀的改。水达达不能包括兀者、乞列迷、吉列迷等部族。  相似文献   

19.
元代的西域工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春 《回族研究》2004,1(2):78-81
本文简要叙述了蒙元时期西域工匠的东迁过程 ,以及他们在元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 ,并指出了西域工匠在元代官营手工局院所从事的具体行业  相似文献   

20.
马娟 《回族研究》2002,(4):51-55
本文根据《元史》和元人笔记《解醒语》的有关记载,从其所处历史环境、仕途沉浮及其与回回人、汉人的关系方面对元代回回丞相倒剌沙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试图反映元代色目人内部之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