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中,管理是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同管理打交道。人类社会就是一个通过管理而正常运行的有机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活动也不断演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增强管理意识,把管理提到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新水平。所谓增强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就是: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管理效率和效益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有的把管理、科学,技术比作为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的三个支柱,并把管理摆在第一位。有的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比作为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的两个车轮子,缺一不可。还有的甚至认为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现代化经济,特别是现代化企业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区石油销售企业的实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要层次论”。由于特别强调人的思想、精神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管理科学中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倍受青睐。日本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论韩国非政府组织在外籍劳工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非政府组织较为发达 ,种类繁多 ,其中 ,“外国人劳动者支援团体”在韩国外籍劳工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积极地维护韩国的外籍劳工的基本人权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它们是韩国外籍劳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影响韩国的外籍劳工政策方面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管理,作为人的一种目的活动,是自有人类的社会生活以来,在人的生存活动中再没有比它更普遍地存在的活动了。管理是人们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使活动系统有序的活动。从管理活动的这一内涵不难看出,管理源出于人类的一种需要——“为实现既定目标”。换句话说,人类之所以要对自身的活动进行管理,管理之所以具有能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伴随的渊源历史,管理活动之所以能普遍地存  相似文献   

6.
社会5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球运动和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相对于“工业4.0”更具前瞻性及全球标志性意义。它具有复杂技术、人机复杂协同、跨学科方法应用与复杂群体差异性冲突等特点,体现了人类“第五社会”“工业4.0”、共享社会、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问题同步解决等转型升级新趋势。“社会5.0”的未来图景是“智慧公民”、科技创新、认知与决策自动化、社会技术生态融合、在线社区与物理互动、生活智能化与数据驱动的“超智能社会”,但它也存在家长式管理与自治、不同治理制度冲突、人类积极作用降低、人工智能意外风险、社会主权和设计者缺乏等陷阱。研究认为“社会5.0”时代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服务社会,致力于实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变挑战为机遇,实现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管理。日本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时指出,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最近,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时,不仅着重科学技术上的差距,而且十分重视管理上的差距。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制度的改革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日趋强化,管理会计在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管理会计的职能又制约着管理会计的目标以及作用的发挥,所以要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能不研究管理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而产生并日益发展,逐步扩大。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学界一般将“反映”与“监督”视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这实际上是指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至于服务…  相似文献   

9.
国家按其性质来说,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剥削阶级国家,一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的国家。无论哪一类国家,它们都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相联系。列宁指出:“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因而它具有社会“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这就说明,国家肩负着双重职能,即政治上的统治者和经济上的组织、管理者。但是,新旧国家管理职能的作用是根本不同的。 首先,新旧国家的管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社会管理主体的基本职责和功能。加强社会管理基本职能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基本职能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发挥社会管理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发挥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发挥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发挥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和作用,五是发挥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正的功能和作用,六是发挥社会管理应对社会风险的功能和作用,七是发挥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既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两个著名论断的逻辑推论 ,也是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实践表明 :社会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统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为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开辟了道路 ,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人类伟大而复杂的工程。它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又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人才、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各国经验表明:要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人才。战后日本、西德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主要是靠“人”而不是靠“物”,美国成为经济大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是否矛盾?怎样正确地处理经济、科技和文化增长中发挥科技的作用和发挥人的作用的关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最早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自然的物质转变为由人类意志驾御自然或人类在自然界里活动的器官。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他还说:科学的力量是不费资本家分文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以社会组织形式分工、合作从事生产和生活开始,“管理”就已起源。直至如今往后,管理都将是伴随历史永远存在和发展的一门学科。“管理”涉及到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行各业,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在不断地发展,并由其发展而形成众多学派:如以费约尔和泰勒为代表的古典学派;以玛利·帕克·福莱特等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琼·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依笔者浅见:管理学实质上是研究对人与事既要“管”得好,又要“理”得顺,从而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5.
传说时期是指夏代以前的时期,又称英雄时代。据史学家考证,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相传炎帝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末”,教民播种五谷,开创山地耕作,黄帝开辟平原农业.“艺五种”(黍、稷、菽、麦、稻),探索农业生产的规律。尧舜时,“授时”、“平水土”。“教民稼穑”。大约在5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先人们在原始的经济形态中分离出农牧经济,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维持生存,而是有计划地按农时耕种和收获,出现了农业和牧业。这是我国农业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6.
管理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组织场和调节器,不论是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文明之初,还是在拓展生存空间、遨游宇宙太空的现代社会,管理始终是维系和支撑人类活动的“社会通项”。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管理活动不断拓展历史,也就是管理功能不断升值的历史。既是如此,科学的概括和  相似文献   

17.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及国家管理时,多数是指宏观的意义上的管理,既包括由特殊强制机构行使的所谓镇压职能(马克思把镇压职能即控制人民的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又包括由一般性非暴力机构执行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社会职能。国家职能就实质而言,应总称为管理职能,它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管理是国家职能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面。列宁说:“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历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探索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包括“道路”即人类管理所经历的过程 ,以及“道理”即人类管理所秉持的理念———对于提高人类管理活动的自觉性 ,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卡西尔的“文化人”假设 ,作为划分不同管理时代的标志 ,从而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管理、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的管理活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深化改革,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拙文试就市场经济与民族繁荣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以求教于民族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斧正。 1 建立市场经济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没有国界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别。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了财富,繁荣发展;谁失去了市场,谁就失去了财富,穷贫落后。这已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发展很快。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以保证和支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