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数学式:Q=△u+A虽很简单,但学生在用它解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他们在求解工质为理想气体,循环如图一实线所示的热机效率(η=1+Q_放/Q_吸)时,往往苦于不能迅速、准确判定“哪段过程是吸热过程?哪段过程是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是热力学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方法是用卡纳(Carnot)循环导出熵。用Carnot循环虽然推理严格,但费时又抽象,成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中的拦路虎。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教科书正在探索推导熵的新方法。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探讨一种推导熵的简易方法。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热力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对外界分析法作简要的评论,指出随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热力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仍集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内容上,并针对这些内容的讲解提出看法和建议.同时针对焓的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等一些存在不同现点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经典热力学形成于上一个世纪,主要是在提高热机效率的实践中经过长期探索、实验和观察,把握了热功转化中的稳定联系,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建立了由一系列范畴和定律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形成还和上一个世纪的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反映了自然界运动过程中热功转化的一般规律,有着普遍的意义。它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可逆过程方法,即静热力学方法。在本文试图探讨可逆过程方法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熵定律的普遍意义与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深层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定律本是形而下的物理问题,但是美国学者里夫金和霍华德则将熵定律提升到形而上的世界观高度,明确地提出了熵定律的普遍意义,由此而引伸出的有限、代价、节约、共生、适应与爱等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深层根据,使我们能够以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习以为常或引以为自豪的观念与行为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热寂说”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1850年克劳修斯(R.Clausius)把焦耳的发现和卡诺的理论调和起来,总结成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854年他进一步引入“熵”的概念,重新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寂说”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伴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诞生和发展的。用克劳修斯自己于1865年写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出发,对实际气体的内能,任意多方过程及卡诺循环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了范氏气体几个常见循环过程的效率,并与理想气体的结果比较,对学生加深理解卡诺定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化学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知识和数学公式.靠学生死记硬背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且很容易记错.本文尝试通过一些技巧,降低学生在学习热力学过程中的记忆强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能灵活地应用在解题过程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讨论热力学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能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熵不仅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又是热力学状态函数.并对热力学熵与波尔兹曼熵的不同论述进行了分析.通过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和状态函数关系式的分析,指出了热力学熵与其它状态函数的区别,说明了热力学熵不仅是状态函数,而且也是热力学的状态参数.  相似文献   

11.
首先给出了线图连通度κ_L的一个上界;κ_L≤δ+△-2;其次得出了在条件δ≥[n/2]+1下κ_L的一个很好的下界;κ_L≥2δ-2;由此得到当δ≥[n/2]+1时,若G为正则图,则κ_L=2δ-2,若G为拟正则图,则κ_L=2δ-2或2δ-1。  相似文献   

12.
在齿轮回.的每个齿的齿顶分别加上m1,m2,….mn,条悬挂边后构成的图称为齿顶边星图.记为(m1,m2,…,mn.).本文给出了(m1,m2,…,mn)的优美标号,从而证明了(m1,m2,…,mn)是优美图;当m1=m2=…=mn=k时,(k,k,…,k)即为k顶边星图.于是解决了“所有的k顶边星图都是优美图”这一猜想.  相似文献   

13.
设Qn为n维超立方体Qn的补图,spec(Qn)为Qn的谱.该文证明了spec(Qn)=[2n(n0)-n-1(n1)-n+1(n2)-n+3(n3)-n+5……(nk+1)-n+1+2k ……n(nn)-1],,其中n≥1.  相似文献   

14.
企业形象设计系统将企业的信息进行概括、提炼、抽象并顺利转化成企业的视觉符号,是企业理念传播、企业形象塑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必须运用图形符号来进行塑造,同时也应该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求达到设计的完美。  相似文献   

15.
具有结合特征的图形形式,往往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而易于获得认可。以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基础上延伸出的视觉基础理论和经验基础理论为依据,可归纳出三种图形结合方式:以经验基础理论为依据的适形形式,它通过适合人们所获得的经验而进行形与形的结合;以视觉基础理论为依据的融合方式,它利用了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所表现出的生理规律而展开图形形式的融合;悖论结合方式则是有意违背常规经验,以此建立起新奇的图形形式。  相似文献   

16.
将安排考试课程与分配班级考场分别化为图的染色与最大匹配问题,进而将两种算法融合并改进,使之适合于实际应用.最后以染色一匹配算法解决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排考冲突问题为例,实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交错图并图的优美性进行了探讨,并找到了一类交错图,使得n个图的并图都是优美图,而且也是交错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Ir(K1VT)和I1(K1VTm)是优美的,且I1(K1VTm)和Km,nVKt(t=1.2)是强协调的.  相似文献   

19.
孔立 《鲁东大学学报》2005,21(2):106-108
双外平面图是一个平面图,它可以嵌入到平面上并使得它的顶点出现在两个面的边界上.证明了对于最大度至少是6的双外平面图,有Xef(G)≤Δ(G) 1,其中Δ(G)是G的最大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R(m=C4,n)图的优美性进行证明,同时对R(m=C4,n)图的交错性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