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论欧美学生的汉字认知与汉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拼音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欧美学生在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从字义过渡到语境中的词义、句义,汉字书写、词汇容量大等汉语读写问题,导致了欧美学生汉语学习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将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与汉字应用结合起来,即阐释识字与阅读、写字与写作、汉字引申义与汉字文化等在汉字教学中的内在联系,并以此确立汉字教学观念,将汉字知识教学延伸到汉字应用的层面上来,以提高欧美学生汉字应用和汉语读写能力,最终实现用汉字读写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缺乏汉字的笔画与部件意识,对汉字字形的认知尤其是对形近字的辨析是汉字学习的难点。根据他们对汉字的认知特点,应严格笔画、笔顺教学,通过溯本究源,分辨易混独体字形,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偏旁教学的理据性,并在教学中强化部件意识,帮助初学者形成从汉字字形和结构上正确审视汉字的思维模式,提高对易混合体字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拼音文字单纯表音,汉字却能同时表音示义,因而具有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现代汉字较古代汉字而言在形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义与字形、字音之间依然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对这种联系的科学认识将有助于人们高速高效地学习和使用汉字,所以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在汉语识字教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汉字学。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字形、字音、字义应用于对外汉字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考虑汉字别于拼音文字的认知特点和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把文字学理论有效地应用于留学生的汉字偏误研究上,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汉字知识也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汉字课堂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知识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知识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知识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必须遵循汉字本身的构造规律。对字形的分析不能违背汉字的构形本意。汉字具有很强的表义性 ,通过形体结构把握字义应为识字教学所重视。另外 ,识字教学中也应利用同源字具有音近义通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何认识并纠正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汉字教学,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汉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即应该从汉字的性质、字形、部件和笔画四个方面组织汉语教学。充分地利用汉字与生俱来的优势,把传统的经验和现代语言学理论结合起来,开创汉字和汉语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字理识字教学法所识所教的汉字是现行通用的规范汉字,不应采用针对古文字形的“六书”来分析现代字形,也不应偏重“造字”之理而忽略组形之理。对于现代汉字的字理,学者们已有新的阐述,教师应通过学习加以掌握,不能固守“六书”止步不前。最好能有适用的《现代汉字教学字理》问世,以解当前字理识字教学之困。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字形的掌握又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要突破难点,既必须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又必须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兼容、活用各种识字方法,博采各种方法之优长,可有效地帮助儿童识记字形。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语义信息论的观点,考察了汉字的笔画形态、笔顺规则、偏旁意义、组合方式、偏旁部首组合理据、视觉形象等信息特点,并从汉字的笔画、书写规则、构造方式、偏旁与独体字构造的理据以及六书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方法问题,提出了汉字教学中引入信息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和世界上许多线性排列的文字有习得模式上的差异,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构建此结构难度极大,本文先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末级部件为基础生成合体汉字的方式类推教学。针对"独体字+符号"和"符号+符号"的汉字构架提出了广泛系联和音节转化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研究的材料可分为语篇文字和字书文字两种,对楷字字书所收汉字本身的进一步研究是楷字后期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集成性的字书都是先转录前代字书中的已收字,再增补一些漏收或未收字,然后按既定原则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字书新收字整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字理和文献两个角度对新收字的形音义及其所关涉到的主要字际关系进行考辨,在此基础上再对新收字进行分类研究.字书新收字的整理研究,可以确定单个汉字产生、变异与消亡的具体情况,这对于科学“字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归纳和总结汉字造字理论;可以纠正大型字辞书的失误,沟通汉字字际关系,提供文献用例和收录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关于汉字笔画排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合型汉字逆时针排序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化解当前杂合型汉字在排序上的混乱。而基于上述汉字排序法之上的词语排序法,在局部细节上贯彻字的排序原则的同时,在宏观整体上强调了“词长优先于次字笔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完整描述汉语字、词笔画排序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正体与俗体是就字体而言的。"正体"指共时汉字中书写严谨规范的字体,而"俗体"则指书写随意草率的字体。正体与俗体,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两种共时并存形式。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书)。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正体的演变。二,正体与俗体的关系,只是字体的不同,而不是不同的字。汉代以来的草书,在《康熙字典》等字书中并不收入,但并不妨碍民间的日常运用。然而,把它们的关系作为繁简字关系,如"頭-头","》-为",其关系不再是书体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的字形了,这反而妨碍了人们的书写,也造成了字形的混乱。三,在计算机时代,社会对于汉字特性的基本要求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汉字书写笔画数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了,而更加关注字形结构的规律性和阅读的分辨率。现在,汉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由计算机输入代替了手写,屏幕阅读代替了书本,汉字的应用,一方面要求书写或输入的快捷,另一方面要求阅读的方便,作为大前提,首先还要求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从这些方面来看,繁体字具有无可争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汉字起源问题牵涉到汉字产生的时间,起源于何种记事方法。目前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存在时、物两方面的分歧,焦点集中在对汉字性质的理解和对原始陶器刻符的认识上。在汉字产生的时间上,有三千多年说、四千多年说、六七千年说和八千年说;在汉字起源的渊源物上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  相似文献   

18.
东巴文同汉古文字相比,有许多会意字的构形方式以及形声字所处的发展阶段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9.
字符的构建是一个过程,形、音、义的结合具有历时关系.由于汉字字符构建过程的本质在于提示数量巨大、性质复杂、无规律可循的语义,故在客观上造成汉字性质的复杂.但我们恰可以构建过程中的描摹对象环节为突破口,以统一讨论的前提为基础,在着重分析形声字的声符性质的条件下,提出"四书"内部仍以示意为红线一以贯之,形声字的性质仍在于示意,汉字的性质可定义为:词素型示意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