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琦 《理论界》2004,(3):28-29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理论上阐明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
赵晓芬 《理论界》2006,39(11):26-29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的一项理论成果,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宏伟奋斗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顺应时代和人的发展要求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大创新。1.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大…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继承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并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科学技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蕴着深刻的人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升华。六中全会强调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这就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从理论层面引向现实层面,提出了人学理论实践化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现在唯物史观中,恩格斯曾把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但是,在马克思的时代,人学具有鲜明的理想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价值、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尽管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把人的生命需求和生活存在作为理解现实人的出发点,也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为依据和指导 ,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努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业所做的战略性思考和抉择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宝库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认识和把握 ,具有极高的理论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丽坤  马建新 《理论界》2006,1(12):16-17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以追求人类自由和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重要的思想,这一理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成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佟维 《兰州学刊》2008,(Z1):33-35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诠释和运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论亮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才具有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刊发表锦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几位教师就此提出的一些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新发展;在当前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努力实践科学发展,促进医院开展诊疗活动,搞好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论亮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才具有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刊发表锦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几位教师就此提出的一些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论亮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才具有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刊发表锦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几位教师就此提出的一些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目标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因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设的,目前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的实质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价值维度,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论述主要表现为: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本质要求;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所必经的发展阶段和重要基础,其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前人思想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科学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而中共第一、二代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和“七一”讲话则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着重提出并多方面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