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想了解机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好运会在恰当的时间以及恰当的地点降临。在做过诸多实验后,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一部分人要比另一部分人幸运,我相信我们是有可能改善自己的运气的。  相似文献   

2.
陈旭军 《市民》2007,(5):58-61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我们为什么要去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简单点说,是有两个方面的心理需求。一是为了摆脱,摆脱日常生活。二是为了寻找,寻找快乐,探索了解未知事物。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汪老师:您好!我每天都给自己列当天的任务。比如,放学回家后立即完成作业、背50个单词、做2篇阅读理解、锻炼0.5小时、阅读15页书……可回到家,我经常先吃点零食,再到沙发上躺一会儿,等吃好晚饭坐在书桌前,又忍不住刷手机。就这样,到晚上八九点,我一边懊恼自己浪费了时间,一边快速完成第二天要交的作业,锻炼、阅读这样的计划就难以完成。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想法很多,却迟迟不付诸行动;即使这次后悔,却屡教不改;知道自己有“拖延症”,却又难以摆脱其困扰。汪老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变这种“既拖延又焦虑”的状态吗?  相似文献   

4.
偷偷读书     
于艾香 《社区》2012,(23):5-5
每个人的读书都与自己的独特经历有关。我读书就有令我自己都不解的特殊情结。我喜欢偷着读书。越是偷着读,我的兴趣越高。何谓偷着读?简言之,背着人读。不让人知道,悄悄地读,装作是没有读书地偷着读。这个偷字.真是涵盖了我读书的全部心态。为什么要偷着读呢?追溯起来.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5.
芨芨草 《新天地》2017,(2):36-37
1997年秋天,我陷入了深深的心理危机,痛不欲生,曾经有许多次想像鸟儿一样从楼窗飞出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那时主要的感觉是自责,总觉得自己没用,情绪沮丧,同时对生活充满恐惧,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病中的我渴望亲情又漠视亲情,想起父母不再年轻我就流泪,我总是病态地问自己:为什么父母会老?我为什么也不再年轻?如果人会老去、死掉,人为什么还要生呢?  相似文献   

6.
汤友明 《社区》2013,(23):27-27
俗话说:劝人容易劝己难。阅世几十载,我发现这几近真理。生活中,我们总劝人道: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平淡是福。可一轮到自己,总是免不了与人比这比那:别人有房了,为什么我还得租屋住?别人有车了,为什么我就买不起车?别人孩子上名牌大学甚至出国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连考个好一点的大学都这么难……  相似文献   

7.
蓝燕平 《社区》2012,(17):57
歌曲《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我的真情难道说你不懂"……就像这句歌词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明明觉得自己脾气不错,为人处世也真诚友善、不藏心机,可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8.
症状种种     
强迫观念1.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反复检查,不断验证。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没有意义,但无法自我控制。这种症状在青少年中表现得较多,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为什么某人和这个人好而不和另一个人好?""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种人与那种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一  相似文献   

9.
我为什么如此疲惫?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生活压力过大。可是你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你有希求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你对压力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魔鬼训练营     
我的老师给我们说过一个故事: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里,谁如果做了错事,会被带到一个山顶上,四周围坐上几个“长老”,不停数落他的错处和缺点,直到他精神崩溃。这村子里的人都很完美,他们几乎没有缺点。——题记今时的紧张与往昔的紧张不一样!今时的紧张是因为过去我太紧张。通过总结规律我发现课前紧张意味着成功,于是我要求自己每次课前一定要紧张起来。昨夜几乎没睡——看些和上课没有关系的文章,洗澡换衣服化妆……那我为什么要熬夜呢?弄得今天恍惚得要命。呵,熬夜是为了让自己紧张点,对自己太不放心了。这次课前我几乎没有准备什么——…  相似文献   

11.
我现在已谈到了一个对我来说极富意义的核心性的体会。我用下面这句话陈述这个心得:我发现,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我的这种措词方式对你们来说似乎很奇怪。有必要容许自己去理解另一个人吗?我认为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好没劲”“真无聊”“我很郁闷”……你是否发现,这些话已经渐渐地成了你的口头禅?在工作、学习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现代人的快乐越来越少,烦恼却越来越多。“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的作者张德芬告诉你,答案就是: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人的一生在追求什么?大多数的人的答案是:财富、权利、健康、爱和快乐。其实,所有这一切用五个字就可以代替——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遇见未知的自己》带着你一步步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看到大多数人困惑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明天不会变为今天?时间跑到哪儿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在哪儿?奶奶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人有好人坏人?我们为什么吃鸡和牛,它们又不伤人?如果我变成一台机器,那会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时间性质、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我认同、善与恶等等的哲学形而上学问题。孩子一会说话,并开始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这类问题。大人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有时厌倦了,不是说  相似文献   

14.
常恕田 《社区》2005,(7):37-37
因住房动迁,我临时租了一处住房。租房时,就听人告诉我说,这房子以前的住户在这儿住的时间都没有超过3个月的,原因是与对门的邻居处不好,受不了他的气而搬走的。可我没当回事,心想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处不来往就是了。可事实上“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来往并不等于不相处,邻里矛盾会自己找上门来。搬家那天,对门的邻居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在搬家公司的人往楼上搬东西时,干活的人有时要喊话,上下楼走路的动静也很大,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可偏偏这家邻居不理解。不一会儿,这对夫妇来到我家,那位中年男子不顾我正在忙着指挥搬家公司的人放置…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走在一条路上路显得宽敞许多人走在一条路上路就变得很窄儿子问我人,为什么不自己 走一条路呢?见我不能回答儿子转身走了零乱的脚步像路冒出的汗珠路@蒲小林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07,(10)
时下,有不少贪官在被抓后"鸣屈叫冤":"我不是最大的贪官,比我贪得多的人还有,为什么单单要抓我!"有的还给自己排了"贪位",声称自己贪的程度在该地方只能算是第十几位或最后几位等等。  相似文献   

17.
第二个问题:是从劳动实践出发还是从人本身出发 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马克思对人和人的环境的关系的理解中,人的环境作为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虽然是必要的、必需的,但是,真实的环境是人通过他自己的劳动和实践创造的。这种真实的人的环境,从静态看,是人的劳动和实践的对象化、外化和物化;从动态看,就是人的劳动和实践本身。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要充分强调把事物、现实、感性当着人的活动,当作人的实践来看待的主要根据。是他为调对事物、现实、感性不仅要从客观方面、而且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基本理由。也是他为什么辛辣地讽  相似文献   

18.
丁宁 《新天地》2017,(3):38-39
王大姐:您好!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母女连心,我明白您的不舍,我也理解您女儿想改变人生的愿望. 给女儿尝试的机会 不管一件事情是否值得拼尽全力,人总会逼着自己改变.一个人成长的潜能,往往藏在最不想面对的伤痛里.您的女儿有勇气尝试,真实坦然地接受自己现状,想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成长的潜能,您二老应该理解她.  相似文献   

19.
小脚亲娘     
鲁东水 《老友》2009,(9):18-19
对于母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刻骨铭心的感悟和理解。我的感悟与理解,是从娘的那双小脚开始的。母亲今年65岁。她是孤儿,8岁便被一同姓族人收养做了童养媳。她那双"三寸金莲",就是在凄惨的嚎哭  相似文献   

20.
不当傀儡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写下这样的一个题目, 我本应是更温和、更懦弱的,或者说是更隐蔽一些的那么一个人。只是情绪来的时候,她是猝不及防、抵挡不住的。从没这般的混乱。从没这般的狂躁。从没这般的冲动。我很着急,可我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着急,我的思路是这般的剪不断理还乱……一切还是得从3月24日的福建省首届新作文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