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火葬、尸陀林葬等佛教的葬俗也随之传入中国。但是根据僧传和石刻塔铭资料,从东晋南北朝开始,在禅师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葬法--全身葬法。隋唐时期这种葬法开始从禅师扩展到整个僧团,对中国的佛教葬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火葬、尸陀林葬等佛教葬俗强调对身体的厌弃,而全身葬法则重在表现身体的不朽。这明显地表现出两种葬俗所代表的不同的身体观以及背后佛教义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屈肢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解放三十多年来,在调查发掘报告中,描述某一遗址这种葬式特点的比较多,追论它的渊源比较少;如果联系到某一特定地区和族别的话,则又忽视其普遍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为什么要实行这种葬俗的问题还没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作出研究。本文旨在论述我国古代屈肢葬俗的分布和特点,追溯它之所以存在的渊源,希望从一个侧面的研究,有助于明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些在崖壁上或崖穴中安葬死人遗体的葬俗遗迹,因其葬地的选择与山崖有关,所以被称之为“崖葬”或“悬棺葬”、“崖洞葬”、“崖洞墓”、“崖墓”等等。 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南方地区这些葬在崖上的葬俗便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自此“崖葬”一词便沿用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些葬俗与现今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上行这些葬俗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长期以来研究工作的分散和各人的研究角度不同,目前学术界对崖葬类型的划分、命名和文化内涵等许多问题存在着某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奇异的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湘西人认同悬棺葬是受楚文化的影响。悬棺葬既是楚文化中灵魂回归意识的表述,又是他们凤鸟崇拜这一“集体表象”的展演。湘西悬棺葬是楚文化在湘西地区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招魂葬作为中国古老葬俗的一种形式,在唐代极为流行。不仅民间为战死、溺死或死后尸骨无着者举行招魂葬,宫廷里也为在政治斗争中的死难者实施招魂葬。甚至进入中原的胡族也为死后尸骨无着者进行招魂葬。当时的招魂葬有三种形式:一为以死者衣物或与死者有亲密关系者的衣物来招魂而葬,二为束茅或剪纸为死者形象来招魂安葬,三为在水边为死难者以衣履招魂而归葬。唐代招魂葬的流行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唐人的灵魂观念以及夫妻合葬的习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五溪悬棺葬的楚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本文在对五溪悬棺葬进行探讨后,发现其中的楚文化意蕴,即灵魂回归意识和对凤的崇拜,并从象征的层面分析了五溪人认同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藏族传统社会,丧葬的形式有多种,有天葬、火葬、土葬、水葬、塔葬、楼葬、崖葬等等.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葬仪的选择亦各有差异.从藏族传统社会葬俗的历史流变中可以发现,葬俗的演变与社会进步、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斗争与相互影响以及特殊的自然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有关.人们对天葬的选择与对土葬的选择一样,只是对一种适合自己民族生存方式的丧葬形式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正好契合了某种教义的精神,但并非直接出于宗教伦理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北方各族葬俗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葬俗是重要的民俗之一。古代各族葬俗都有自己的特点,尤以各族早期的葬俗差异更大。这种差异,是研究民族源流的重要依据。我国古代北方诸族的葬俗不尽相同,弄清当时每个民族葬俗的特点,将有助于探讨这些民族的源流,亦可借以确定考古发现之古墓葬的族属问题。首先,古代各族的葬俗存在着葬法上的区别。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即:土葬、火葬、天葬。其中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存在一种不同于土葬形式的崖洞“悬棺葬”。三十年代,这种“悬棺葬”在川南已被发现和报道,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葬俗还广布于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平果县古城,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盔甲洞,巫山县错开峡,巫溪县荆竹坝,珙县麻塘坝,福建崇安,江西贵溪等地发现“悬棺葬”的考古物证。这些考古材料表明崖洞墓流行的时间很长,各地区时代有早晚之不同。福建、江西的悬棺葬相当于战国前后,广西的悬棺葬年代在汉代至明清,川东峡江地区的悬棺葬年代包括战国、西汉、东汉,珙县悬棺葬年代最晚,可能至明代。各地埋葬形式也不尽相同,多数是一次葬,也有二次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和东南亚各地,存在着一种非常奇特的考古文化遗存和丧葬风俗,这就是长期以来为世人瞩目的悬棺葬,即人死后不入土埋葬,而是将殓尸棺木置于临江面海、高峻陡峭的崖壁上的丧葬方法。千百年来,这种奇特的葬俗一直为我国历代文人学土所关注;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省区的博物馆、研究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更是对广布各地的悬棺葬普遍进行了调查研究,海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发表了不少关于悬棺葬清理和研究的文章,四川省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考古工作开展较早且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福地。史前时期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均因在敖汉旗境内首次发现而得以命名。此外,红山文化遗存在敖汉旗境内也多有发现。所以,敖汉旗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得以建立起连贯、承袭的文化发展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长期在敖汉旗工作,老一辈的考古学家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刘国祥担任内蒙队队长后,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又屡有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敖汉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则是取得上述成绩的坚实基础和重要的保证。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开创了中国史前时期玉文化的先河。兴隆洼文化遗址还发现距今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谷子和糜子。而居室葬则是兴隆洼文化颇具特色的葬俗,反映兴隆洼文化先民浓厚的原始宗教意识。敖汉旗是蕴育中国古代草原文化和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摇篮,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居室葬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将死者埋葬在居室之内。据目前所知的资料,这种葬俗主要见于辽西兴隆洼文化时期和青海齐家文化时期而以兴隆洼文化的实例为多。兴隆洼文化遗址已清理的...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地区是史前毁器葬兴盛地之一。研究长江中游毁器葬可发现其出现于8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并且延续于长江中游诸史前文化中,下迄盘龙城文化,乃长江中游地区一脉相承的葬俗,其背后应有其地域文化的信仰脉络。  相似文献   

13.
清前期,各地因风水择葬、无力举葬而致停柩现象普遍,有禁不止;浅葬、浮厝、意外死亡也常导致棺骸暴露。"俗"与"礼"的矛盾凸显。陈宏谋在继承传统的丧葬事关王政、礼、孝思想的同时,反对堪舆、停柩等行为,主张速葬,并对棺骸暴露产生强烈的悲悯之情;认为士大夫在改变葬俗中具有重要表率作用。实践中,他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设立义冢、政府助葬、稽查停柩和暴棺、责令掩埋、训俗劝葬等多种措施,组织掩骼埋胔,力图使丧葬中的"法"、"礼"与"俗"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腰坑墓葬俗在我国肇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地区的商和西周时期,这一葬俗文化极为流行,东周时期逐渐衰弱,战国以后消失。而在南方地区则相反,商和西周时期腰坑墓资料发现不是太多,东周时期数量大增,分布甚广。据考古发现资料获知:这一葬俗文化最先起源于南方湖北地区,尔后向北传播到了北方中原地区。再据民族学资料:在我国西南地区,直到解放后仍见有这种腰坑葬俗。这一葬俗文化从社会的另一层面向我们真实反映出了中国先秦时期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调查材料为依据,探讨广西瑶族丧葬与灵魂观念、巫术巫觋、风水基向、葬法葬式、佛道二教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珙县洛表公社的“僰人”悬棺葬,是古代居住在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遗存.由于葬俗奇妙,多年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同志对悬棺葬的研究性趣很浓,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有些问题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我想就珙县悬棺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不妥之处,请同志们赐教.一、悬棺附近岩画人物头上的“椎髻”问题珙县悬棺葬岩画人物头上的“椎髻”,  相似文献   

17.
胡头沟墓葬是典型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墓葬,通过两次发掘使我们对其全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研究红山文化葬俗和葬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5,(3):22-27
巴蜀地区存在一些与典型巴蜀文化不同的文明,这些"异质文明"的来源问题成为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考古资料研究证明,巴蜀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与甘青地区的古代文明相关,由于秦人很早就在甘青地区活动,早期秦人可能或多或少对巴蜀文明产生过影响。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甘青地区秦人存在进一步南迁的可能性;二是秦祖蜚廉一族的武装部族特征与巴蜀存在过的"戈基人"相关;三是蜚廉族图腾与蜀中"蚕丛氏"图腾同为虫图腾,二者实为同源;四是蜚廉的石棺葬俗是唯一见于文献记载的,且秦人精湛的冶铜技术,则为巴蜀古文明中大量使用石棺葬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9.
火葬在宋前多为边疆少数民族之葬俗或中原民族之大恶之刑,至宋代则在民间蔚然成俗,成为继土葬之后又一重要葬法,而南宋都城临安一带火葬之风尤为炽盛。本文主要从佛教隆盛与世俗化、人地矛盾突出、下层民众贫困等方面简要地探求一下该地火葬之风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大同发现的金代张澄石棺铭显示其所属的张氏墓地是按照五音姓利原则来规划的。在燕云地区,类似的资料还有辽代两例,并可溯源至唐代。这说明燕云地区的五姓葬法,系唐、辽、金一脉相承而来,与中原北方地区宋元墓葬习见的同类葬俗并为唐代以降之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