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马中柱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研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对这一理论深入开拓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今天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毛泽东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  相似文献   

2.
自十月革命胜利至今,社会主义事业在20世纪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里程。总结历史,尤其是苏东剧变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计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正确与否,而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向题就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两次较为成熟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一次是20年代初,列宁在其晚年的革命实践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思考及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次是80年代前…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胜利到曲折、从曲折到新的希望的历史过程,纵观这一历史进程,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回溯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既能看到社会主义一直是作为世界历史的正义力量而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又能反思到社会主义由于脱臼于世界历史而被世界边缘化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渴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时代主题的变化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期待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它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当代中国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一直在斗争和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实践中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最终都会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为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贡献。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我们党所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俄国的列宁、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实践飞跃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理论停滞僵化必然招致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和失败。20世纪末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苏共思想理论从长期僵化转向自由化的必然结果。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的希望在于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先导,要使社会主义实践出现重大突破,首先在理论上要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李波  刘锐 《理论界》2008,5(5):16-17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苏联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联系本国的实践,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认识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这一思想成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产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依次是:马克思的时代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列宁、斯大林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并且已经越一国的范围.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代,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我们正在进行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僵化模式到改革开放的转变,产生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顾社会主义的这些发展和变化,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且以此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时,要特别注意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概括,而是依据内蕴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矛盾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预测.正是遵循从空想到科学,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轨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原则规范逐步与时俱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坐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系统中心要素原理陈志耕,郭立志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增强理论的科学性与预见性,达到更加正确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目的,除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和进一步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来源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思想,认为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跨越"设想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在同俄国、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不断扬弃矛盾,从而得到发展与完善.苏联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是"跨越"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设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从<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人类社会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在这其间,社会主义经过了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运动到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主义高潮到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从世界以革命和战争为时代主题向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近百年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大潮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立下了不朽功勋。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邓小平理论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综观2 0世纪的历史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在坎坷和典折中不断前进 ,开创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空前严重的挫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 ,国际风云变幻 ,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 ,迈向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就必须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一、历史长河中的某种暂时反复…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当时列宁就曾经指出:在这个时代,“不论革命有多大的困难和可能遭到何种暂时的失利,不论反革命的浪潮如何汹涌,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是不可避免的。”①诚如列宁所预见的那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十月革命到50年代的高潮之后,从60年代起又开始陷入低潮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新旧国际格局交替的剧烈震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又从低潮走入低谷。但正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空前挫折的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却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有中国  相似文献   

16.
荣开明 《江汉论坛》2007,(5):142-143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使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近一百多年以来的低谷,人们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评价出现重大分歧,如何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全球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确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东欧、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终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得到发挥.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优劣观,吸取教训,坚定信念和信心,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8.
苏联和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世界中,均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出现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和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发展进程。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坚持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典型,具有鲜明的特色。然而,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苏南(苏联南斯拉夫的简称)两党、两国之间恩恩怨怨,给社会主义世界造成巨大影响。通过对苏南关系曲折演变过程的考察分析,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的新贡献──略论邓小平提出“体制”范畴的意义陈祥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近一个半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一度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混为一谈,把过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益探索。社会主义进程的曲折是前进过程中的曲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如何解决好这些新课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