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早就存在的严重问题。鉴于少年是青年的前身,鉴于少年和青年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许多相似之处;又鉴于少年犯罪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等,因此,研究少年犯罪问题,探索少年犯罪和转化过程,对于发展我国的刑法理论,指导当  相似文献   

2.
我们认为,应当改变现行的以青少年犯罪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青少年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学科体系。应当指出,膏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且青少年的年龄界限未有一个主导的规定,将这样一个社会学概念不加任何分析地引进犯罪科学领域是有失严谨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少年法和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国家,其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也有一个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了解这一过程及其特色,对我们也会有一定启示的。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活动,主要是在法律结构以外发展的。当时,对少年的所谓审判工作,不是正规法律程序,而是拯救、保护性收容,少年法庭的诉讼程序是极不正规的。对被控告的犯罪少年没有规定司法程序,只是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犯罪预防这四个方面。多数学者根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来概括犯罪特征,并从网络、社会环境、文化与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刑罚矫正与有效社区管理等预防和治理措施。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给我们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凤英 《东岳论丛》2012,(8):189-191
流动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违法犯罪中的突出问题,该群体的犯罪具有一般青少年犯罪的特性,同时,又有众多自身的特点。流动青少年作为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都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特殊需求进行特殊保护,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国流动青少年基础信息库,完善流动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强化对流动青少年重点防控,提高对流动青少年犯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产生的历史不长,还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因此,有必要针对不足,从实体法、程序法及处置法方面,对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加以健全与完善,以期收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诸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当今 ,青少年犯罪与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被并列为“三大社会公害”,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正视青少年犯罪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继续探求完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制定科学的治理对策 ,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青少年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总的情况是随着整个刑事犯罪的发展而发展的。 195 0年至 195 9年的 10年间 ,全国刑事犯罪发案年均占总人口的 5‰ ,犯罪青少年约占整个刑事犯罪作案成员总数的2 0 %左右 ;196 0年到 196 5年 6年…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青少年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和经济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青少年包括25周岁以下的青年和少年。也就是说,青少年既包括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包括18岁至25岁的成年人。因此,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主要是指年龄从14岁(包括14岁)至25岁(包括25岁)的青少年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反社会的行为。近几年来,新疆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巳成为刑事犯罪的主力。认真研究新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对于安定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严重性 我国建国初期,直到1965年以前,青少年犯罪率一直是很低的,但是,从1967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人数急剧上升,1965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总人数的38%,而现在占到到80%以上,有的地区高达92%,青海省黄南州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率,1983年到1987年的5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3·1%。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我国,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犯罪的人数急剧上升,一九六五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38%,而现在占到80%以上,我省一九七九年青少年犯罪占80%,法院判决后的案件占57%左右。黄南州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率,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的五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点一。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总的来说是:犯罪主体年龄低龄化;犯罪的手段成年化、智能化;信息化;一部分犯罪活动明显具有黑社会性质,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浅谈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忽视道德教育 ,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通过道德的抑恶扬善作用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2.
陈金波 《兰州学刊》2004,(5):203-205
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 ,是一个国内外公认的极其困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积极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深入剖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努力探索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有效举措 ,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美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突出 ,其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对我们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02-207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遏制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上升,是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通过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群体与本地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比较分析可知: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位、流入地城市社会管理的滞后等因素,是导致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入手,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樊篱,着力完善外来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消除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能够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犯罪具有犯罪年龄低龄化、方式团伙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犯罪原因由家庭及社会多种因素构成。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方面应从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等多种渠道入手。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其各方面问题都具有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与司法方面的举措,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以及健全少年司法制度的建议,其中着重研究了少年法院的创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十年青少年犯罪研究优秀成果表彰会,于1990年10月23—27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公检法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聚集一堂,围绕当前青少年犯罪态势与防治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约见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会长张黎群,杨汝岱同志就关心下一代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正确对待犯有错误和失足的青少年的问题,谈了十分重要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任建新给大会发来了贺电。四川省委领导同志宋宝瑞、白尚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变得相当突出,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注意。经过对1996年前后福建省青少年在押犯的抽查、研究,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问题和目前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对青少年罪犯进行改造,必须通过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一、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未成年犯占大多数在现阶段青少年犯中,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占总数的22.95%,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占总数的53.31%,两者合计占76.26%。这突出表明目前社会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的少年)教育的乏力。2.文化程度低的占绝大多数在现阶段的青…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