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者乐水     
<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前在我的印象中,山往高延,水向低流,山的境界似乎要高一些。群峰叠嶂,山峦逶迤。何其壮观,何等奇伟!而老子却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从山顶流下,"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  相似文献   

2.
自然的数学课堂是最好的.老子用水作为自然的具化.老子的道法自然给数学教学带来一些启示:为师如水一样的柔弱无为,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如水一样的顺势,课堂环境如水一样的清淡.  相似文献   

3.
《老子》喜欢以水作喻,并总结了水的几种重要特性:柔弱、驻于卑处、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以水性喻人性,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备这样的心态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理解“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了解《老子》赋予“柔弱”与“刚强”的特定内涵。《老子》用柔弱象征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世界和谐安宁的建设性的力量;用刚强象征发展到极致、必然要走向灭亡的破坏性力量。《老子》在柔弱与刚强两种力量的斗争中有意突出柔弱胜刚强的一面,其目的是以此警示人们要效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减少因私欲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过度争夺与倾轧。  相似文献   

5.
宋襄公畸形"仁义"心态之文化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襄公以"让国"而博得"仁义"之名,宋楚泓水之战又以"仁义"而败覆.他的"让国",似乎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智慧;泓水落败,却又暴露出一个阴谋家的愚蠢.其实,自矜仁义的宋襄公是一个凶狠残忍的伪君子.宋襄公这种畸形的"仁义"心态,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光伟 《社区》2009,(20):27-27
仁者乐山。这是一座多么雄伟的为官做人的道德丰碑。你看那座座高山,坚硬的磐石是它不屈的脊梁。连绵的山峦是它宽厚的胸膛,深埋的矿藏是它奉献的品格.巍峨的峰岭是它崇高的形象。站在高山之巅。我们常常为不能达到山的至高境界垂首而慕。知者乐水。这又是一道多么深邃的修身养性的生命智慧。你看那水,是世间最柔弱之物,总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却又总能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驰骋于至坚,无有人其间,  相似文献   

7.
时间     
对有的人来说,时间似乎很珍贵,很匮乏。你千方百计想捉住它,它却像软滑的流水一样,从你的指缝中溜走了。对另一种人来说,时间似乎是最多、最无用的、最难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迷感伤、凄婉柔弱,但感情强度和艺术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铅笔的舞蹈     
铅笔是最讨我喜欢的物品。画画时,我的铅笔便穿着水蓝色舞裙,在白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像是在跳芭蕾,不断在台上留下一道道闪着淡淡银光的足印。可往往正在陶醉之时,却不小心走错了路线,铅笔一惊,又镇定了下来,像是思索者一般立着不动,似乎在想:怎么办?终于,取下了头上的帽子,用橡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5月20日报道,黄河在汛期到来之前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缺水局面,沿黄8个省区将面临4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缺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仍有不少人似乎并不知道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在我国面临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仍在漫不经心地浪费和污染着这种稀缺的资源。唤起全社会的关注,治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身体不只具有负面价值,它还有正面价值.老子特别关注柔弱的身体和身体中柔弱的部分,于是,女性身体和婴儿身体便成为老子心目中理想的身体,与道相通,是形象化的道.  相似文献   

12.
当代女小说家的审丑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人说:男子最珍重的品德是“刚强”,而女子是“柔弱”。我认为,柔弱并非女子最珍重的品德,只不过是女子的天性、局限性而已。诚如弗尼吉亚·美尔芙所指出的:“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①从某种视角看来,局限性即独特性,因而女小说家作品的特色多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性和人性的结合,论述老子对人生价值哲学的追求,通过对水的不争、柔弱、处下、虚静和胸襟博大之美德的描写,对塑造现代人格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乡张桥村,是个偏僻而贫穷的小村,这里有一位提起就让人心酸、更让人敬仰的农家大嫂——李举花。她命运多舛,6年间先后失去5位亲人。她却硬是用女人柔弱的肩膀,在风雨飘摇中撑起了由3个老人、5个孩子组成的特殊家庭,用人间最美好的爱心,温暖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15.
管晓佳 《社区》2010,(15):8-9
“能求你件事吗?”简单一句话.却要在脑海里绕无数遍弯。才能羞羞答答张口。问题出在一个“求”字上。我们的坚强成了习惯,已经不善于柔弱。但在这个日益提倡团队精神和资源共享的世界.求助于邻居或亲朋。是许多问题最便捷的解决方式。跨出自己设置的障碍吧,你会远离困境的“孤岛”。  相似文献   

16.
一 汶川地震诗潮引发了热议.似乎给人印象:灾难拯救了不景气的中国当代诗歌.这次大地震,造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地震灾难,但是这一突如其来而且损失惨重的大天灾,却似乎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消失     
踏上威尼斯的一霎,我感觉到了脚下的摇晃. 脚下,有千千万万根森林一样的木桩,支撑着威尼斯用石头堆成的土地.公元453年,威尼斯的农民和渔民们,为了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他们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一个一个大木桩,铺上石块、木板,盖上房子. 来自意大利北部森林的木头坚硬如铁,永远不会腐烂,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时,挖出的木头出水后遇到氧气才会腐朽. 然而,威尼斯仍然在劫难逃——再过40年,这个一度是欧洲最优雅的城市,可能从地球上完全消失.它以水闻名,以水为生,以水为美,如同一个漂浮在大海上最浪漫的梦,如今,水,却正慢慢吞没它.  相似文献   

18.
汉民族形成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汉民族是以先秦北方的华夏族为主干而形成的,这似乎已成为历史定论.秦汉形成汉民族说,亦已成为汉民族形成诸说中最有影响且为大多数人所信服的观点.但是,大量的事实却使我确认:汉民族不是形成于秦汉而是形成于汉,形成汉民族的主干不是先秦北方的华夏族而是先秦南方的楚族.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中世纪耶稣基督"形象"艺术在形式上显得变化不大,这正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某种方式,以中国古典美学观之,即为"即故即新,以故为新".它强调以连续性为着眼点看故与新的关系,在保持某种一致性中求变化进而体现自我的艺术个性.这种方式绝非"横空出世"、"惊世骇俗",追求变化与创新,又不背离既定传统,是一种看似"柔弱"却有力的艺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对<新华同义词词典>中的"薄弱、脆弱、软弱""懦弱、软弱、柔弱"和两组同义词进行了详细的语料调查和语义、语体的比较辨析基础上,得出结论:词条收录分为两组三项式的理据不够充足,应以收录"懦弱/软弱"和"柔弱/软弱"两组较为合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