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工”的趋势,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同时维护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普通工人的基本权益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公司社会责任和由此产生的生产守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和劳工权益的保护。在西方社会,消费者群体和由此而来的消费者运动则构成了公司社会责任和生产守则运动的原动力之一。跨国公司面临来自市民社会、劳工组织的压力,开始关心生产工人的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同时遵照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规定,利用其在“商品链”中的主导地位制定了各式各样的生产守则,要求生产他们品…  相似文献   

2.
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行动社会学理论及公民权和公民的勇气三条理论脉络出发,探讨了当前社会转型期都市运动的一个关键个案。围绕该集团诉讼为何在党政权力最为集中的B市出现及其出现后如何建构所需的机会空间进行自我再生产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三个观点首先,B市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特殊权力结构,是营造机会空间的一个潜在资源,而9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则为其提供了初始动因;其次,这些客观机会结构只有经由行动者的积极建构,才能成为维权运动真正可以利用的机会空间;最后,行动者的积极建构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争取、“生活智慧”的积累,以及“以法维权”的策略建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洁 《社会学研究》2005,(5):234-242
一、劳动过程理论:源起与发展“劳动过程理论”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核心理论,马克思借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利润的真正来源,深切影响了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发展。②但是自20世纪中、晚期以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工厂体制安排发生了重大变革,导致西方劳工问题的研究者更多地将研究视线转移到劳动过程以外,以社区、学校、家庭、大众媒体和文化领域等为焦点,试图从中发现统治阶级掩盖阶级对立、消解工人意识的奥秘。③这样的努力或许不无裨益,但却远离了马克思的核心关怀,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劳动过程理论”所揭示的那些问题。在劳工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南方一家运动鞋供应商工厂实施其"人权生产标准"的过程,重点关注工时、工资、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等三个最具争议的劳工标准问题,以探讨跨国公司的行为守则对于我国外资企业劳工标准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借助"跨国—国家—地方"的分析框架对于这种影响的复杂性进行比较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兴起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全球性浪潮。在此背景之下,国际行为也走向了多元化,虽然国家仍然是主要的行为体,但是国际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跨国界的全球社会运动等,都成为国际社会非常重要的力量。正是这些多层次的行为体推动着全球治理结构的转型。全球社会运动的勃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纷纷兴起市场化改革,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网络化趋势,把许多原来仅仅在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社会运动,变成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一部分,并以空前的规模蔓延开来。1999年…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企业日益大型化及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90年代。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联合国、国际消费者组织等国际组织亦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999年.联合国更是提出企业自觉遵守涉及人权、劳工、环保等领域九项原则的“全球契约”。  相似文献   

7.
周斌 《职业》2008,(6):30-31
前不久香港大学生组织(SA—COM)公布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显示,内地女富豪张茵的玖龙纸业存在“借工伤事故罚款敛财”、“经常无理巨额罚工人款”和“涉嫌长期违反劳动法规”等问题。尽管随后广东省总工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玖龙纸业还不算是“血汗工厂”,但其存在的严重的“以罚代管”等现象,仍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再到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的资源动员、政治过程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研究中国城市的业主维权运动。笔者将宏观的利益集团社会政治视角与中、微观的维权运动动员机制结合起来,考察影响业主维权运动的主要因素。笔者在北京市小区维权案例中发现,在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领域,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为主体,包括房管局小区办、地方法院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在内的、一个具有分利性质的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已经形成。该集团的强势地位,使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敢于普遍而广泛地侵害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这正是业主维权运动兴起的深层原因。维权骨干和积极分子的领导、业委会的建立、业委会的有效动员、适当的策略、业主丰富的资源,是业主组织起来,击败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取得维权胜利的核心因素;这五个因素构成了业主成功维权的中、微观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再到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受西方经营理念影响以及出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经历了2004年“民工荒”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社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小区的增加,业主与物管的纠纷不断增多并呈现复杂化的态势,业主维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权利贫困的视角探究业主维权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权利贫困、政治权利贫困、社会权利贫困,建议通过赋权增能,提升业主的维权能力,更好地维护业主权益。  相似文献   

12.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研究以社会运动理论为基本视角,通过对目前中国城市中普遍出现的中产阶层市民组织化维权运动之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探讨市民组织化、行动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变路径作出说明。作者认为城市中产阶层在房产物业纠纷的维权运动中表现出了相应的权利意识和行动力,而对市民自主组织的政治/法律限制已构成市民组织化表达行动和社会发育的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3.
一、学科定位的讨论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显著化过程是紧密相关的。2 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污染引起的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各种环境运动在社会生活中也同样风起云涌。由于“环境问题”①,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尤以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扩展及其对社会的显著影响最为典型;同时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社会因环境问题而发生的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然也为社会学家所关注,环境社会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张宏  孟建锋 《职业时空》2008,4(6):183-184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劳工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而提起的。至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要求,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企业不能以利润作为自己惟一市场目标,而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董克用 《职业》2014,(13):20-21
研究公共管理必须关注劳动关系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劳动关系发展问题中,有三点值得研讨:一是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二是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三是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劳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东两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和伊朗“圣战者”,都是在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都以圣战、暴力行动为主要斗争策略,都具有强烈的反西方色彩,但两组织在对伊斯兰的理解,斗争的最终目标,以及对其他伊斯兰组织的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哈马斯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以色列的存在,而且主张大力开展巴勒斯坦社会净化活动,严惩嫖娼、贩毒、吸毒、盗窃等非伊斯兰行为;“圣战者”则试图建立一个伊斯兰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人人平等的社会,因而被某些学者称为“伊斯兰社会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17.
介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仍是自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继续共存局面。随着资本主义自身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得以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理论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资本主义还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发展空间下,正面临着新的理论与实践上双重挑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壮大却给世界一个掷地有声的宣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理论在现今全球化浪潮中其仍是科学的,也将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得到全面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在华跨国公司由于履行社会责任不力,一再受到媒体和学者的批评,血汗工厂、伪劣产品、重大环保违规、拒建工会和行贿行为等都成为重要的例证,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中国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对中国本土企业产生“坏”的示范作用,令许多中国人难以释怀。这些批评在指责跨国公司“道德失范”的同时,也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多年的引资方式是跨国公司社会行为“南橘北枳”的重要体制根源。尽管这些批评都有一定的道理,很遗憾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在经济和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逐步完善。但在全球化推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再思考、再反思的问题和短板。反全球化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应深入了解反全球化群体以及反全球化的行为趋势,避免对市场经济造成破坏。同时,也要分析反全球化思潮的起因,发现问题,进而一步步完善全球化进程,使全世界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1-7日,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一行7人访问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就研究和推展“社会学干预方法”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同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社会学干预”方法是法国当代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A.Touraine)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当年在针对法国学生运动和反核运动等“新社会运动”的分析上被证明颇有成效。在锻造之初,这一方法针对包括帕森斯、阿尔杜塞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决定论”,强调行动者在“社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理论重心移到“人们的社会行动”上。通过研究者与行动者的一系列互动,如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