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里甫与赛乃姆》是一部流传广、影响深和内容丰富的民间口传达斯坦作品,是反映爱情主题的古典作品。本文主要是对民间口承达斯坦《艾里甫与赛乃姆》来源、流传、抄本、内容、结构、语言等诸方面进行了扫描式概述,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这一民间作品的初步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2.
民族志语境下的叙事,在整个社会意识中意义重大.民间叙事作为民间知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被赋予构建集体与社会记忆的功能.卓仓囊索政权是明王朝为巩固西北地区,因俗而治,扶持青海湟水地区宗教高僧三刺所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因其政权影响范围较小,且在清初便已衰落,文史资料中记述简略.本文依据《明史》《明实录》《安多政教史》中有关记录,结合地方志和民间的口承叙事,对卓仓囊索政权的历史进行一点补阙.  相似文献   

3.
《诺祖姑姆》是一部流传十分广泛的达斯坦,是描写一个女豪杰的英雄事迹的民间文学作品。本文主要是对民间口承达斯坦《诺祖姑姆》其中的比喻、形容、拟人、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达斯坦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的举例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敢水族《吞口》舞以古敢水族的"吞口"为主要结构载体,融汇了水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内容,把水族民间观念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和游艺民俗等多种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古敢水族"吞口"崇拜的独特民俗,又以此为载体将水族更多的民俗事项融入舞蹈之中,成为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诺祖姑姆》是一部流传十分广泛的达斯坦,是描写一个女豪杰的英雄事迹的民间文学作品。本文主要是对民间口承达斯坦《诺祖姑姆》其中的比喻、形容、拟人、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达斯坦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的举例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一门人文科学。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国民俗学的研究,目前大都侧重于民间传承的民俗事象方面。这些民俗事象都是历史的文化传承,有它从古至今发生、发展,变异、衰亡的过程,而文献却记录了它起源、演化的轨迹。如,我们要研究现在仍在民间传承的端午节习俗,考察它的流变,就离不开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等古籍。  相似文献   

7.
仁增 《西藏研究》2000,(2):92-96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长篇文学巨著 ,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民俗风情、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及民族交往等藏学专题的珍贵资料 ,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许多世纪以来 ,《格萨尔王传》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在藏族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直到今天 ,广大的藏族人民 ,特别是民间说唱艺人及整理者仍为它注入新的血液 ,增添新的篇章。据资料表明 :已搜集到的能够例出篇目的 2 2 6部情节各异、内容不同的《格萨尔王传》 ,篇幅…  相似文献   

8.
柯尔克孜人民中史诗《玛纳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三大史诗之一。 《玛纳斯》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满负盛誉的一部宏伟的史诗。《玛纳斯》学者们一致认为:“《玛纳斯》是用纯洁精美的歌演唱的一部长篇历史叙事诗,是柯尔克孜人民的一部百科大全书”。它反映了柯尔克孜的历史、语言、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理想和愿望、欢乐和忧愁。是一部语词丰伟、有权威性的英雄故事(史诗)。 《玛纳斯》史诗产生于何时,对此,史诗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相似文献   

9.
"吞口"是古敢水族源自于古敢乡补掌村一带民间传说的特有民俗崇拜。为适应国家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繁荣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并更好地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吞口》舞以古敢水族的"吞口"为主要结构载体,依托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现代舞蹈艺术,以《双鱼拱葫芦》等5个篇章融汇了水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内容,是舞蹈与传统民俗有效融汇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吞口"是古敢水族源自于古敢乡补掌村一带民间传说的特有民俗崇拜。为适应国家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繁荣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并更好地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吞口》舞以古敢水族的"吞口"为主要结构载体,依托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现代舞蹈艺术,以《双鱼拱葫芦》等5个篇章融汇了水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内容,是舞蹈与传统民俗有效融汇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1.
何红一创作了剪纸《春牛图》,《春牛图》是她套色剪纸创作中的经典代表。《春牛图》组图运用最基本的剪纸语言,表现了春牛与牧童的和谐组合。该作品不论是在用色上,还是造型上均有出彩之处。《春牛图》取材于传统农业社会,融入了民间歌谣的精髓,传递了民间耕读观念、惜时观念,作品充满童趣,是一组温暖人心的剪纸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2.
布依摩经《母祝文》是一部广泛流传于贵州望谟布依族民间的一部少数民族经文,是布依族超度母亲亡灵专用的经典。经文主要记叙了女子从成长到生儿育女的经历与一生的功德,内容涉及女子各个阶段的社会生活,所处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风俗教化、伦理道德等背景,生动而详实的展现了布依族女性的个体生命史,同时也反映了布依族民间的伦理观念,如父母之慈、子女之孝、与同胞之亲、与睦邻之近以及女性伦理等观念。  相似文献   

13.
何红一创作了剪纸《春牛图》,《春牛图》是她套色剪纸创作中的经典代表.《春牛图》组图运用最基本的剪纸语言,表现了春牛与牧童的和谐组合.该作品不论是在用色上,还是造型上均有出彩之处.《春牛图》取材于传统农业社会,融入了民间歌谣的精髓,传递了民间耕读观念、惜时观念,作品充满童趣,是一组温暖人心的剪纸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4.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分布地域广泛、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位于山东西南鄄城的红船口并非特别知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产地,但红船口木版年画中出现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种类——"书(音同福)本子",使红船口木版年画在民间木版年画的世界中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已经蜕变为艺术品的民间木版年画中承载了古老而深沉的文化观念,它作为一种对自然崇拜的物化形式,蕴含了当时社会的民间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及民间审美观念。希望有更多的专家级的研究者关注研究类似红船口木版年画这样的民间年画艺术,让拥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并承载着厚重民间历史文化的民间木版年画继续流传,使这一文化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少数民族文艺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进入大发展和成熟时期。具体表现为资料的搜集出版 ;专题专人的研究 ;族别门类史和综合门类史的撰著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专业报刊杂志的创办 ;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等。资料的搜集首推由文化部、全国文联及各协会、国家民委联合主持 ,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承担的《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集成》、《中国戏曲集成》、《中国器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7套集成。基本囊括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艺 ,特别是民间文…  相似文献   

16.
当代荷马——《格萨尔》说唱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分类法,整个《格萨尔》有两大类:一是口头说唱家的故事,藏语叫“卡仲”(kha—sgrung),“卡”即口,“仲”是故事,这里专指《格萨尔》故事;二是伏藏抄本,藏语叫“德仲”(gter—sgrung),“德”是宝藏,意即挖掘出来的《格萨尔》,主要指手抄本。如果加上僧侣文人编撰的“曲钟"(chos—sgrung)——有佛法内容的《格萨尔》故事,那就是三种类型。但“曲仲”已不属于史诗范畴,而是一种歌颂战神和护法神的祈祷文。这里提到的“卡仲”和“德仲”,实际上概括了《格萨尔》的两种流传形式,或者说基本传播方式: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木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拉林阿勒楚哈京旗原案》是一册流散在民间的清代档案。该档共收有关京旗闲散移垦拉林、阿勒楚喀事宜的清廷文书十件,内容多不见于清代文献,对东北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考略王迅中国蒙古族是民间说唱艺术有辉煌成就的民族。闻名世界的中国三大史诗有两部(10万诗行的《江格尔》与3万诗行的《格斯尔传》)①)一生、流传于蒙古草原。还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史诗、民间叙事诗群在蒙古族说唱艺术中闪烁光辉。从...  相似文献   

19.
摩瑟磁火 《民族学刊》2022,13(10):73-81, 138
《此木都齐》是凉山地区发现的唯一一本初具雏形的彝文医药经籍。该书继承和发展了凉山彝族源远流长的医药传统,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彝族民间医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周边汉人的医药知识。它的产生标志着凉山彝族的医疗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疾病认知和应对策略有了重大进步。是书在形成途径、文体形式、涵盖内容、思维特点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彝文经籍有所不同,是凉山彝文经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