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志信的民俗声乐作品在我国声乐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创作了数百首民族声乐作品,并且民族特色鲜明。同时,他还为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钢琴伴奏,增加了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由于王志信声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术界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很多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受到学者的重视,很多学者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志信声乐作品钢琴伴奏题材的民族特色、和声的民族特色、织体的民族特色及前奏、间奏及尾奏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志信的民俗声乐作品在我国声乐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创作了数百首民族声乐作品,并且民族特色鲜明.同时,他还为民族声乐作品创作钢琴伴奏,增加了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由于王志信声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术界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很多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受到学者的重视,很多学者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志信声乐作品钢琴伴奏题材的民族特色、和声的民族特色、织体的民族特色及前奏、间奏及尾奏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多元化发展也有着势在必行的趋势。每首民族声乐作品都有作者赋予它自身的情感和精神,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先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声乐演唱艺术表演时如何结合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作品内容,在演唱时结合作品的文学体裁进行文学艺术的糅合,从而更好地表现出声乐作品演唱艺术独具一格的特色,促进声乐演唱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者的高超技能以及钢琴艺术指导的有效运用,对声乐演唱呈现完美舞台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钢琴艺术指导进行简单概述之后,分析了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的作用,并从对作品音准、节奏准确把握、运用钢琴艺术指导对作品高潮部分进行烘托、促进声乐作品的不同部分实现有效衔接、运用钢琴艺术指导提升作品表现力等方面探讨了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运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声乐艺术、民族艺术也在迅速发展,民族音乐中不断的融入了美声唱法元素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精髓。文章主要分析草原歌曲《莫尼山》的背景介绍及演唱过程中如何将美声唱法完美运用于草原歌曲的演唱当中,并提出了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美声唱法中气息、高位置、共鸣腔体的融入以及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的融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历史悠久,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不仅是来自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也有来自民族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声乐文化表达的是一种艺术与情怀,抒发情感。从文化层面来讲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研究性更强,但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在地球村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本文将对中西传统声乐文化与演唱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中西传统声乐文化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下我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弘扬的要求为前提,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引导作用为主要内容,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为主要依据进行阐述。从注重学前儿童歌曲演唱、丰富学前儿童声乐教学内容、提升学前儿童声乐欣赏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翠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30-131
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历史悠久,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不仅是来自日常生活劳动中的,也有来自民族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声乐文化表达的是一种艺术与情怀,抒发情感.从文化层面来讲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研究性更强,但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在地球村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本文将对中西传统声乐文化与演唱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中西传统声乐文化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声乐演唱艺术作为一门抽象的表演艺术,要求演唱者将其与舞台表演实践结合起来。在艺术表现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声乐表演者需要感悟作品并对作品进行再创造,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表演者、观众和作品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主要从舞台实践能力对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舞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从个人和教学的角度分析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提高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演唱中"技"为发声技能,"艺"为对声乐作品的认知、表现,即二度创作,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技-艺"的实践,在声乐演唱时,将技术作为表现音乐的基础,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素养,促使声乐学习科学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产物,一个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方面,还是对演唱的作品理解层面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声乐学习或是在歌唱表演中,由于性格、气质、音色、文化程度和心理调节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声乐技巧和表现上的把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想唱好声乐作品,对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歌唱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平时上课时做好心理训练、演出前做好心理调节、演出时注意力要集中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产物,一个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方面,还是对演唱的作品理解层面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声乐学习或是在歌唱表演中,由于性格、气质、音色、文化程度和心理调节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声乐技巧和表现上的把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想唱好声乐作品,对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歌唱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平时上课时做好心理训练、演出前做好心理调节、演出时注意力要集中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与声乐相互作用与融合,展现出更加完美的声乐作品。本文首先对钢琴艺术指导及优势进行分析,然后详细探讨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声乐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艺术表达时不仅需要拥有美妙绝伦的歌声,更重要的是声音中情感的表达。歌唱的灵魂在于情感,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声乐演唱中情感与声音关系的表达,引出情感阐述的重要性,从而谈到如何从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揣摩中去捕捉情感表达的方向与方式,最后指出如何在声乐演唱中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避免错误的情感表达。真正从作品的诠释中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并通过自己的延伸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听众,给听者沐浴声乐表演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与声乐相互作用与融合,展现出更加完美的声乐作品。本文首先对钢琴艺术指导及优势进行分析,然后详细探讨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声乐的演唱教学当中需要利用情感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的地了解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深刻的内容。在声乐演唱当中,情感的恰当传递不仅能够将作者在声乐作品当中所寄托的情感外化出来,更能够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升华与沟通,从而使声乐的演唱更富于生命力与表现力。本文通过对情感传递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当中的运用的剖析,探讨了在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在情感传递方面的方法与对策,以期能够为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对声乐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对演唱者来说,具有良好的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和方法,是值得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演唱者如何做好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胡欣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22-123
声乐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艺术表达时不仅需要拥有美妙绝伦的歌声,更重要的是声音中情感的表达.歌唱的灵魂在于情感,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声乐演唱中情感与声音关系的表达,引出情感阐述的重要性,从而谈到如何从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揣摩中去捕捉情感表达的方向与方式,最后指出如何在声乐演唱中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避免错误的情感表达.真正从作品的诠释中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并通过自己的延伸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听众,给听者沐浴声乐表演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现代观众更高的审美要求,民族声乐在保证自身的地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演唱的科学方法,使得作品的演唱音域变的更加宽广,难度更大,赋予了民族声乐更鲜活的生命力.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传承壮大.大型晚会的开场序和尾声中都会出现许多传递正能量、歌颂新时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民族声乐特有的旋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