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辩证统一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现象的增多,是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现象.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表明,婚姻的自由度越高离婚率越高,越是追求爱情离婚率越高,夫妻之间越是讲求个性、不注重合作离婚率越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越高离婚率越高.这些规律进一步证明了婚姻现象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既要保证婚姻自由,提高婚姻质量,又要控制离婚现象,实现婚姻与家庭的相对稳定,实现婚姻家庭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2.
“离婚率上升”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78年有28.5万对夫妻离婚,1995年达到了105万对,离婚率在十余年间增长了3倍多。探讨影响离婚率上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无疑有积极意义。一、影响离婚率上升的社会因素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离婚率的上升是...  相似文献   

3.
离婚:一项社会学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是一种法律规定和个人行为,离婚率的变动深刻地体现出社会的风向与变迁.离婚制度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发挥着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作用,离婚体现着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同时离婚也带来单亲家庭、问题子女、社会失范等社会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流动人口的剧增和多元并存、新旧更替的价值观念发展.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如何应对离婚率的趋高态势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离婚众生相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然而,"离婚"却给这一诉求埋下了隐患。据相关统计,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而离婚原因却错综复杂,有因为婚外情的,有因为性格不合的,有因为孩子的……然而,不管是哪种原因,一旦离婚,曾经的海誓山盟将抛至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5.
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中国面临离婚率不断攀升之势,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在保障公民个人离婚自由权利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为离婚自由所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离婚自由的边界是社会正义,对公民个人离婚自由权利的保护,应当符合社会正义,考虑社会成本.维系和稳定婚姻与家庭关系,为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提供适当的争议解决机制和救济方法,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也是社会的责任,法律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从粗离婚率、一般离婚率、期望离婚概率的角度对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又根据作者进行的11区(县)的离婚专题调查分析了80年代以来离婚年龄与婚后年数的变动趋势。数据分析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的离婚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世界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离婚年龄与婚后年数也有显著增高。作者认为,离婚现象的上述变化是我国8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注重婚姻稳定的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蓝成东同志在《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这一社会现象》(以下简称《蓝文》)一文中,就现代社会高离婚率、离婚自由与婚姻自由的关系以及应当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离婚现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建树的观点,但在探讨离婚率形成的原因时,把它归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这是不妥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高离婚率呢?《蓝  相似文献   

8.
离婚问题是现代家庭问题中的一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高离婚率的现实。 我国近些年来,特别是新婚姻法实施以后,离婚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据统计,1978年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有170,449对,1979年达到192,894对,增长13.2%;1980年和1981年虽低于1979年,但都高于1978年,分别为180,378对和186,891对;1982年则达到210,930对,比前几年中最高的1979年还多了9.4%。1981年1至9月,各地人民法院新收一审离婚案件26万多件,比1980年同期上升37.2%。有些地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家庭     
现代家庭的特征: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家庭主权夫妻化、家庭利益自主化、家庭教育知识化、家庭消费精神化、家庭劳务社会化。现代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离婚率上升、内部离婚、家庭暴力等。构建和谐的现代家庭,经济是基础,家庭美德是核心,家庭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婚姻作为组成、维系家庭的纽带,在家庭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离婚夫妻数以及离婚率飞速增长,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婚姻的经济基础改变,两性依赖度的减弱;企业制度对婚姻的破坏性作用;传统文化淡出,婚姻功能急剧弱化;婚姻理性让位给情感和生理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葛迎春 《中文信息》2013,(5):118-119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的享受越来越高,可对比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越来越不高,尤其是对婚姻的满意度越来越不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离婚率进入了快车道,乡镇的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为此,在保障公民个人离婚自由权利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为离婚自由所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这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昨天,才女佳丽嫁大款,这种得宠的婚姻曾经风行一时。然而,今天,却出现了“款夫”被休的现象。对此,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 目前大款家庭离婚率增高,而离婚的原告大多是大款的妻子。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离婚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制度,发挥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作用,离婚更体现着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同时离婚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从离婚率、社会制度、现代性和社会问题四个纬度对离婚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离婚这一社会现象,在较大程度上担任社会危机的风向标和睛雨表角色,体现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流动程度以及社会的重新整合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离婚纠纷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民事纠纷,全国每年大约有40多万对夫妻因离婚而分手,占每年结婚人数的5—6%,这些都是由于各种社会的、个人的原因而引起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的物质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将会不断得到改善,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会有所提高。对婚姻关系较高质量的要求和现实婚姻之间差距的增大,必然导致调适夫妻关系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社会伦理观念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有些人受西方“婚姻自由”观的影响,视婚姻大事为儿戏,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这是造成离婚人数增多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引起各方关注和研究的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中,有些人认为现行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是造成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即:单纯以“感情是否破裂”作为是否解除婚姻关系的唯一依据,在实践中起了放纵和鼓励离婚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认为婚姻法是一部“离婚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现在的情况是,三分之一的婚姻是以离婚而告终,而不是夫妻双方互助互爱,白头偕老。这种情况,使婚姻形态和家庭关系发生很大变化,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成了美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个初步评论。我想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美国法制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同时也可供我们处理这类问题时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离婚率上升和老年丧偶人数的增加,老年的再婚率在增长。但是,再婚率提高的同时,再婚后的离婚率也提高了。以往人们把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财产、感情、子女等方面,从社会学上看,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在于:老年再婚者文化认同的缺失,老年之间社会互动的表层化,再婚老人的角色期待错位或过高。  相似文献   

17.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离婚率上升和老年丧偶人数的增加,老年的再婚率在增长.但是,再婚率提高的同时,再婚后的离婚率也提高了.以往人们把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财产、感情、子女等方面,从社会学上看,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在于老年再婚者文化认同的缺失,老年之间社会互动的表层化,再婚老人的角色期待错位或过高.  相似文献   

19.
正据2017年我国离婚率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离婚率高达39%,紧追其后的是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近年来,离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年龄也越来越小,似乎在这个"快生活"时代,连婚姻这种一辈子的大事,都变成了快消品。为什么婚姻变得越来越"短命"太流动。我国是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总数超过2.45亿人。在人口高度流动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人际交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的离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离婚类型、原因及后果的调查分析上。人们似乎希望能以离婚原因分析为出发点,从而抓住离婚率上升的根源并找到降低离婚率的钥匙。但是迄今强调的离婚原因诸如住房紧张、分居两地、一方犯罪或出国、第三者插足等好象都难以控制,甚至还发展,部分人便转而对离婚持肯定乃至提倡的态度。要使我们的研究走出这种困惑,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思路。我们应该把提高婚姻质量作为研究目标,以影响离婚的各种因素的系统分析作为出发点并突出心理动因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