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资讯     
正2017新春特展"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近日,2017年新春特展"炎黄艺术馆建馆25周年暨‘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以近200幅作品回顾了黄胄先生的艺术与人生,受到社会各界热爱黄胄艺术的观众们热烈欢迎。春节期间,炎黄艺术馆将在此部分作品基础上,补充更多文献资料,并在展期内举办多种类型的公共教育活动,以飨观众。"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以炎黄艺术馆及黄胄美术基金会所  相似文献   

2.
正师索民1963年生于陕西省旬邑县,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就职于辽宁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书法家、辽宁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作品被北京中南海、中国文联、中国文字博物馆、美国赛克勒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宁夏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师索民书法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笔墨从心——师索民书法作品集》。2014年3月,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笔墨从心"师索民书法展。  相似文献   

3.
《今日辽宁》2005,(1):61-63
新春灯会、皇寺庙会、盛京庙会使新春之时的沈阳具有了鲜明的色彩与四射的活力。由沈阳市文化局、沈阳市侨联、沈阳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沈阳新春文化摄影比赛》选取了灯会期间的优秀摄影作品,这些照片的拍摄手法和文化内涵带给人们关于影像和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赵清爽 《学术交流》2007,(3):189-190
卢禹舜新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画坛·60一代———卢禹舜》,收录了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国画36幅,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系列:《静观八荒》、《唐人诗意》和《欧洲记行》。这些画是卢禹舜绘画的精华,是他勤奋的结晶和追求的硕果。看了卢禹舜的山水画,心中想到两个问  相似文献   

5.
《青岛画报》2012,(8):50-57
时值《青岛画报》创刊20周年和出版200期之际,青岛画报与青岛贰号酒仓葡萄酒窖有限公司、青岛市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了此次企业家摄影展,这是继2009年成功举办"青岛市企业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摄影作品展"之后的再次尝试。纵观本次摄影展,发现不论是参展的人数还是投稿的数量都创了新高,尤其是参赛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2019年《书画有约》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展在苏州开展3月2日,由张继馨艺术馆、台湾书画有约研究会联合举办2019年《书画有约》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展在苏州相城正式开展。在位于相城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张继馨艺术馆,包括书法、山水、花鸟在内的60幅书画作品齐齐亮相,其中的书法作品篆隶行草俱全,美术作品以花鸟、山水为主。此次画展的作者包括4位台湾书画家、6位大陆书画家,其中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优秀作品展"新闻发布会召开日前,"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优秀作品展"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发布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主持,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晋、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国家大剧院院长助理李志祥等主办方代表,南通国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系、艺术史论系负责人等承办方代表以及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展览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下半年,《法学论坛》、《学习与探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求是学刊》联合开展了"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研究"学术征文活动,并于2014年12月19—21日在苏州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新兴(新型)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此次征文活动和学术研讨得到了学界同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我国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  相似文献   

9.
正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有一系列重要美术展览。为调动山东省美术界的创作热情,"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群文及美术部副部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带头创作,在"十艺节"的5个展览中皆有新作参展。近日,孔维克在工作间隙向记者讲述了这几幅新作的创作缘起及心得。记者:在"两岸同心?海峡两岸画家宝岛台湾写生作品展"中,您的《无言诉说——为台湾阿里山神木造像》、  相似文献   

10.
《孔学堂》2015,(4)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支持贵州省在贵阳孔学堂文化平台的整体框架中,创办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术杂志《孔学堂》(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性杂志,2014年8月创刊。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于2011年12月2日至1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57和1980年,第一和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成功举办,涌现出了黄胄、张钦若、罗中立、何家英等大批优秀的青年美术家,成为我国美术创作队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聚焦于发现和培养青年美术人才之目的,2008年,中国美协重启"全国青年美展"项目,  相似文献   

12.
醉翁亭记     
《阅江学刊》2009,(1):F0002-F0002
作进顾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笔重彩《竹林七贤》入选中国第八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兰亭修楔》获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曾在北京荣宝斋、江苏美术馆及台湾、日本、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回顾总结《日本学刊》2013年的改革创新、展望规划2014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的调整改版,鉴于第一次"网上调查"取得的良好效应,2013年末,《日本学刊》编辑部再次以编委、特约撰稿人、匿名审稿专家以及重点作者等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此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调查范围,尤其是大量中青年骨干研究人员,积极为《日本学刊》完善办刊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高端学术传播平台,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建  相似文献   

14.
《孔学堂》2015,(2)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设立"孔学堂书局",创办《孔学堂》杂志(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唯一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性杂志,2014年8月创刊。现诚向海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浮生若梦——陈流水彩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由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浮生若梦——陈流水彩画作品展"于2019年9月24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展览主题"浮生若梦"以陈流近期创作的作品名称命名,展品精选人物肖像写生系列近作60幅、人物创作新贵系列12幅及浮生若梦系列11幅,全面展现陈流近期当代水彩画创作的成果,及其  相似文献   

16.
《孔学堂》2015,(1)
2014年9月5日,由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主办的"建设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高地"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的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业界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题,以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的建社办刊为切入点,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刊特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于2012年7月26日至8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出席开幕式并剪彩,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发表重要讲话,总政宣传部部长周涛宣读获奖名单,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致辞,开幕式由总政宣传部副主任黎国如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5月8日,《日本学刊》编辑部主办的"期刊编辑和网刊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为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的要求,促进期刊业务工作质量的提高,汲取相关国际问题期刊编辑部的办刊经验而举办的。来自《日本学刊》、《国际安全研究》、《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研究》等期刊编辑部的负责人和编辑十余人与会。会上,《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和《日本学刊》编辑部主任林昶分别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期刊编辑和网刊建设做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9.
《孔学堂》2015,(1)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大众化传播、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设立"孔学堂书局",创办《孔学堂》杂志(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金秋,在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上,辽宁画家黄洪涛的大幅工笔画《光阴的故事》捧得银奖.这个消息令人感慨:近年来,轻盈诗意的工笔画已经很少见了.更多像照片一样的工笔画坏了大家的胃口,很多人一提工笔画,第一感觉就是复制生活.黄洪涛这幅《光阴的故事》能够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有“拨乱反正”的效果和示范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