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109-113
本文采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情绪智力量表(修订版)和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21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探讨了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呈正相关;高人际敏感性中学生比低人际敏感性中学生有更强的外显攻击性;人际敏感性能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人际敏感性对中学生外显攻击性的影响,部分通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省少年管教所189名男性犯罪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特点以及与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男性犯罪青少年人际信任水平比同龄男性中学生低,且差异显著;(2)其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水平呈正相关;(3)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水平呈负相关;(4)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5)各种客观变量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以 994名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探讨农村与城市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表明 :(1)由于农村和城市本身的差异 ,农村与城市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2 )与农村中学生相比 ,城市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显得更加复杂 ;(3)拥有朋友的数量和在校学习成绩是影响城市中学生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自我价值感的两个比较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心理康复特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编的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问卷,选取四川省彭州市等各受灾程度不等的中学的650名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四川灾区中学生心理康复特质的差异。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所得结果如下: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初一和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中学生在乐观与希望、问题求助方式、不安全感、安全感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平均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的乐观与希望、安全感特质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2)初中二年级学生整体心理康复状况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3)高中二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善于运用问题求助来帮助自己康复。从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1)男女中学生具有的整体心理康复特质没有显著的差异;(2)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安全感;(3)女生比男生更多地用问题求助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康复,且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能找到问题解决和求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一年后两个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的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PTG)的情况,并研究创伤后成长与抑郁症状和PTSD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等问卷对大足中学(一般灾区)和敖平中学(极重灾区)的428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大足中学的学生PTGI得分显著低于敖平中学的学生,CDI得分显著高于敖平中学的学生,两校学生CRIES总分差异边缘显著,主要是大足中学学生在侵袭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敖平中学学生;两学校学生的PTGI得分与CDI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TGI得分与CRIES得分相关不一致。结论:震后一年,极重灾区的中学生比一般灾区的中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且有更少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学师资的质量,苏联高等师范院校十分重视中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职业定向工作。许多师范院校在培养中学生自觉地选择教师职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教师学校”则是中学生师范职业定向的有效形式。这种学校不是设在高等师范院校里,而是以城市中学或农村中学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工作。它们每月利用星期天活动1至4次,由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自编《中学生班集体意识问卷》对浙江省中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发展水平及特点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班集体意识发展整体水平良好,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其中班集体责任意识相对较高,班集体荣誉意识相对较低;(2)女生班集体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3)学生干部班集体意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不同年级中学生班集体意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一年级较高、二年级降低、三年级又上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1)推荐课外读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2)用心体验生活,丰富写作素材;(3)充分利用网络世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4)重视仿写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5)善于发现亮点,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大量农村学生转入城市中学学习。但是在择校以后,农村中学生往往难以适应环境的改变,极易出现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农村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现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人际信任度的个体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特点,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和Rotter.J.B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结果:(1)大学生有较高的心理安全感及人际信任度;(2)在心理安全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心理安全感在生源地、是否独生上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4)人际信任在人口学统计变量上虽有微小差异,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5)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6)人际安全感因子能预测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