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范围副词一般可分为两类:总括范围副词和限止范围副词。本文研究的是前一类。笔者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把总括范围副词进一步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的意义相当于“一起”、“共同”,第二小类的意义相当于“都”’、“全”。本文的这一部分只谈第一小类。本文主要从出现频率、语义指向、与主语、谓语结合的紧密程度、分布特征四个方面对这一小类词进行描写,进而探究造成范围副词用法特点差异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副词的语义归纳和语义识别关系密切,但两种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不同。多功能副词的语义识别需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语音因素、句法结构因素、相关词语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推理等百科知识。现代汉语副词“都”具有总括范围和强调极性两种基本功能,这两种功能在真实文本中的实现有相应的文本因素表现。准确识别副词“都”的功能对于正确理解话语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副词“都”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词“都”是语义所造 ,即由“聚集”义动词“都”语义引申而来。其产生于东汉 ,发展成熟于南宋 ,普遍使用于元明 ,元明时代副词“都”的语法、语义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在语法方面 ,副词“都”一般位于谓词性成分前 ,修饰其后的谓词性成分 ,与其后的谓词性成分构成语法结构关系 ;在语义方面 ,副词“都”均为“全部”义 ,表示对复数或整个人事物以及时间、方位、处所等的总括 ,与其所总括的复数和整个人事物以及时间、方位、处所等构成语义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都”和“全”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词,他们以副词的身份出现在语句中,充当状语,表示总括是他们的总的语义指向。《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副词“都”释义为;表示总括全部;对副词“全”释义为:表示所指范围内无例外,(相当于)“都”。副词“都”和副词”全”的语义指向是表示总括,但是在不同语言环境的制约下,还有着不同的作用(语义指向).本文试对副词“都”和副词“全”作些分析说明.1、总括作用。副词“都”和副词“全”表示总括,强调总括的对象没有例外的情况。例如: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②你们说的全是废话。例①断定…  相似文献   

5.
总括范围副词分为两小类。前文已论述了“皆_1”类,本文论述“皆_2” 类。如前文一样,作者仍从出现频率、语义指向、与主语、谓语结合的紧密程度、分布特征四个方面对皆_2类词进行描写,进而论述皆_2类词的来源及其语义指向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各个义项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并以各个义项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为依据描述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语义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7.
论方言副词“忒”的语义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忒”是一个方言副词,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该字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太多注意。结合大量的语料,包括《红楼梦》中的语料、部分现代鲁南方言、徐州方言,从词的语义内涵、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角度重点分析方言副词“忒”。“忒”作为方言副词其语义内涵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表示程度过头,合有贬义、否定的情感倾向;一类表示程度恰如其分,合有赞赏、肯定的情感倾向。“忒”不同的语义内涵限定了它不同的语义搭配。针对“忒”不同的语义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感情倾向,语境便成了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政治演讲语篇集中体现人际功能,情态副词是英汉语言中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情态理论为依托,对情态副词在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的语义分布及人际功能做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更多地使用表概率、表限定于期望值类表强度情态副词,汉语中更多使用表倾向性、表意愿、表超出期望值的强度类情态副词。本研究扩大了英汉语演讲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作为方言副词的“忒”其语义内涵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表示程度过头,含有贬义、否定的语义倾向;一类表示程度很高,含有赞赏、肯定的语义倾向。“忒”不同的语义内涵限定了它不同的语义搭配。“忒”在《红楼梦》中仅仅体现了否定性的语义内涵,而在现代鲁南方言中“忒”的否定性和肯定性语义内涵均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侗台语前置性“完毕”义语素的功能有三:时间副词、全称量化词、最高程度副词。文章对前置性“完毕”义语素的功能做出描写,并对各个功能的语义演变做出构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白"与"瞎"的考察、比较,探究二者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主观性的差异。通过句类分布的考察,论证"白"的"无效果"意义,"瞎"的"无明确目标"意义以及"瞎"的"无根据"意义,体现出主观性由弱到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是日语副词中重要的一部分。程度副词根据是否限定主体或对象的数量,可分为纯粹的程度副词和表示量的程度副词。副词"多少"就是表示量的程度副词。本文对表示量的程度副词"多少"的用法作一考察,探讨其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事实入手,把“有+VP”分为两类:一类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有+VP1”),一类不能受其修饰(“有+VP2”)。主体部分对这两类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解释造成两类结构与程度副词结合状况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时期有7个"不X"结构的副词,按照语法和语义可分为三类:不免类、不成类和不必类。这三类副词语法化后显得并不整齐,不是全部变为否定副词,也不是全部变为语气副词。"不成类"在语义同于"不必类",最后的发展却同于"不免类"。造成这种参差局面的原因是语法化后"不X"结构的否定义是否存在。如果"不X"在发展过程中本身能消除结构中的否定义或者能将否定义转化到句子层面,它就可以变为语气副词;否则,只能是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15.
“语义指向分析法”考察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时,除了副词自身成为语义焦点外,句中其他成分成为语义焦点时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会被分析到。可是副词自身负载焦点重音,成为语义焦点时的语义、语用功能状况,及其与句中其他成分负载焦点重音,成为语义焦点时的语义、语用功能差异,却被忽视了。该文运用焦点关联理论考察了副词“才”的语义、语用功能状况,发现某些副词,如“才”,在自身成为语义焦点时,与句中其他成分成为语义焦点时,其语义、语用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方法论上的提示:焦点关联理论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描写某些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俄语中的副词就其句法功能而言常用来说明动词,言语中信息不足、含义模糊的动词就需要副词来做必要的补充,但是副词与动词有的能搭配,有的却不能搭配,那么词与词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语义学理论,支配语句中词与词联系的规则是语义一致律,即指的是词汇单位的组合必须符合语义成素相互协调一致的原则。本文将分类介绍一下副词与动词的搭配在语义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否定副词是汉语中一个比较复杂而又争议颇多的一类词。关于先秦汉语否定副词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从未间断过。本文以《国语》一书的否定副词"弗"为研究对象,进行专书专词的研究,以期为汉语史探索语法规律的发展流变提供特定时代可供参考的数据,更希望能对帮助澄清诸如否定副词"不""、弗"等的分歧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语义、语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来看 ,《朱子语类》副词重叠式与原式相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义项的减少 ,二是义项的增加 ,三是语义的分化。从语法功能上看 ,原式一般修饰单音节词 ,重叠式一般修饰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或者短语 ;原式后面一般不能带结构助词“地”、“的” ,而重叠式一般可以带结构助词“地”、“的”。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很多程度副词虽然基本语义和语法功能有很多共性,但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必要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的情况,对程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句法语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时间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当中,时间副词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文章拟从几组重点时间副词进行探讨:表示动作发生早晚的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进行的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