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落实综合治理的突破口,全国开展反盗窃斗争,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盗窃犯罪的另外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盗窃罪的概况;二、认定盗窃罪时应注意划清的界限;三、惯窃罪;四、盗窃罪与惯窃罪的刑事责任;五、盗窃财物的价格和数额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
贪污罪与盗窃罪同属于我国刑法第二编第五章的侵犯财产罪。以二者侵犯财产数额大体一致,情节基本相同为前提,加以类比,可以明显地看出,立法上对贪污罪的惩处严于盗窃罪。但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关于贪污罪几个问题”(引自1985年7月31日《中国法制报》)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引自1984年《人民司法》第12期,以下简称《两院两个解答》)来看,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贪污罪似乎宽于盗窃罪。本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仅就贪污罪与盗窃罪的惩处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认定挪用公款罪应划清的几个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挪用公款罪时 ,应注意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挪用公款罪与挪用公款违法行为、债权人代理人擅自移转债权债务关系的无效民事代理行为、挪用资金罪及贪污罪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有林 《中华魂》2010,(12):9-10
一、为什么要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号召全党自觉地划清"四个界限"。我理解,这里采取的是明辨是非的原则态度。  相似文献   

5.
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古今中外的刑法典都有惩罚盗窃罪的规定。本文就盗窃罪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了探讨:一、盗窃罪的概念;二、盗窃罪的对象、既遂与未遂的划分、家庭成员盗窃自己家庭财产的认定和盗开汽车案件的定性问题;三、划分盗窃罪同相似的其他犯罪和违法行为的界限问题;四、盗窃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现今国际政治舞台上蔓延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已把民主问题搞得混乱不堪。民主成了时髦的声音,冲击着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和平演变,也影响到我国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的思想混乱。国内外敌对势力也打起民主的旗号来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所以江泽民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极少数  相似文献   

7.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中华魂》2010,(3):33-3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四条界限,即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划清重大原则是非的界限,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分歧中,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分歧。比较分析这两种思潮的社会主义观,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两种思潮本身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提高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整个西方法哲学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法哲学思想的。马克思法哲学本质上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在人权问题上,一方面,马克思法哲学划清了与近代人权观之间的原则界限,另一方面也划清了与空想社会主义人权观之间的原则界限。  相似文献   

10.
周新城 《中华魂》2014,(7):18-21
近年来围绕着民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世界上有没有抽象的、纯粹的、"普世"的民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对民主问题要不要做阶级分析?我想就此谈一点看法。中央多次提出,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看,划清这两种民主的界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有的人声称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普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我校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乔木同志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基本上掌握了文章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人道主义历史唯心主义这两种世界观,历史观的界限,划清了作为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界限,认清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危害性,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盗窃罪与抢夺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甚为熟悉的犯罪,表面看来,两罪似乎泾渭分明,不可混淆,但“公然窃取”行为作为盗窃罪与抢夺罪中间地带的出现,致使两罪的区分不甚清晰。关于盗窃罪,我国传统刑法在理论上主张秘密窃取说,但近年来,一些学者借鉴德日刑法理论,提出了平和窃取说,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导致此类行为难以定性。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从解读“公然窃取”行为方式入手,厘清“公然窃取”行为中下抢夺与盗窃之界限。  相似文献   

13.
郝凤年 《中华魂》2011,(3):50-52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艰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田心铭 《中华魂》2011,(4):32-36
2008年党中央提出要研究和回答“六个为什么”,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又提出要自觉划清“四条界限”。近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贯彻党中央的这些重要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央提出弄清“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条界限”,这两项举措体现了重要的理论原则,给我们以深刻的方法论启示,值得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本文谨就此谈几点以识,  相似文献   

15.
混合主体共同贪污定性在理论上存在很大争议,而司法实践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做法也不一。因此。对混合主体共同贪污问题进行正确定性,有利于维护司法的统一性。根据修正的犯罪构成要件及身份的连带作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能够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而非国家工作人员从主体部分及时空条件方面具有构成贪污罪共同正犯的可能性。同时,混合主体共同贪污行为特殊性在于有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具有分别定罪量刑情形,结合以上两点,可以明晰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犯罪与盗窃罪、贪污罪犯罪圈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划清两种人权观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有两种人权观,它们有本质区别。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透析人权的历史性、具体性、阶级性、相对性。在人权问题上,要讲政治,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界限。两种人权观是两个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人权问题上的表现,它们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两者的历史背景和追求的目标不同,两者的核心和法律形式不同。两种人权观的实践操作也有显著不同:一个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公平性等特点;一个具有狭隘性、虚伪性、不公平性等特征。当代国际上两种人权观的激烈斗争以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对于贪污罪共同犯罪的认定集中在混合共犯的认定问题上。而由于贪污罪共同犯罪的复杂性 ,共犯的数额问题对于贪污罪共犯的定罪与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二者之间在理论渊源、形成条件、指导思想、哲学基础、国家观、政党制度、所有制观、价值体系八个方面存在原则区别,并在经济运行机制观、社会福利观、国际政策三个方面不尽相同。我们要划清二者的界限,做好“虚”、“实”两篇文章,积极应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19.
贪污府败已然成为社会之积弊,各领域的反腐研究甚为必要。本文从贪污罪刑罚配置着手,以与盗窃罪比较研究为视角,比较分析了我国古代以及国外的相关立法,对贪污罪的刑罚配置提出两方面的完善建议:一是真正贯彻罪刑均衡原则,完善刑罚配置体系,具体包括降低起刑数额、增设拘役刑、使贪污罪内部刑罚协调等;二是鉴于当前反腐败形势之需要应保留死刑,但应严格把握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汉语研究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言,我们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我们之所以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是因为在汉语研究中有些问题不好解决,例如,词与词语(也叫做短语、词组、语词、仂语,等等)的界限就很难划清。这一类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我们怀疑自马建忠以来的八十余年间,我们所使用的一套研究方法并不适用于汉语,而且目前所通行的各种汉语语法体系也未必全都符合于汉语的实际。如果可以这样怀疑的话,我们准备对汉语的性质问题提出如下一些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