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发展 ,带动了收入分配制度变革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差距的形成是不同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程度高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导致了消费总需求不足 ,新的分配不公又产生 ,而且使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一定的偏差 ,甚至危及到社会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必须正视现实 ,应该看到 ,目前山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虽不存在两极分化 ,但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各个群体都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不合法收入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城镇居民和全国一样,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收入差距也呈扩大态势,成为当前各级领导和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1978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1700户城镇居民经常性调查资料,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轨迹、表现特征、形成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策、结构与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现象及其成因。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主要归结为人力资本因素、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 1 994年的统计分析表明 ,政策因素与结构因素对当时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起主要作用 ,而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在 6年以后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 ,人力资本成为预测各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差异和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消费水平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 ,政策因素的解释力下降。政策因素对于地区经济差异解释力的削弱恰恰表明了政策调整对于消除地区经济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流动性下降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下降,使得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以及体制机制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增长来看,收入差距已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作用;从社会心理影响与社会冲突来看,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稳定增长;从制度挑战方面看,收入流动性下降背后的分配不公,对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了动摇和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正视。  相似文献   

5.
边际消费倾向悖论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待收入的态度不同,即他们的心理账户的划分不同。根据不同心理账户的划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将收入放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受到的消费诱惑也就不同,最后导致了城镇居民更愿意消费,而农村居民则更愿意储蓄,进而形成了边际消费倾向悖论。  相似文献   

6.
虞坷 《江淮论坛》2011,(4):39-44,154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变化效应强于改善效应;居民收入不均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对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进行预测,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和在此基础上的陈氏倒U曲线理论,从分配理论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及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分析,验证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与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拟合程度。并进一步对出现该悖论的客观原因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特点进行分析,理清收入分配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分析,对采用何种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因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娜 《天府新论》2004,(4):45-48
本文针对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的现状 ,从社会资源占有的四种形式入手 ,就它们的获得途径和使用方式分析了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源的关系 ,探究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以便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子以调控和克服影响收入差距拉人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无疑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它不仅涉及一个社会的基本正义和公平,更关系到经济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尽快缩小收入差距,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受区位要素、农村社会政策、社会经济转型和信息化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农地流转、机会不公平、社会资本量与社会资本收入效应差异等因素也带来了农民收入不均等问题。江浙两地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在江浙农村居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江浙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已扩大到11.27个百分点,而江苏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高于浙江,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两地差距。两地不同的政策响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模式、粮食安全战略的角色定位以及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地域文化等因素均对收入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实现农民增收,应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制度和政策创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韩松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55-60,218,219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中,农村集体所有制是农村社会的一个标志性制度,但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并不是城乡二元对立和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否定的是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而不是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发展集体经济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城乡统筹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就必须建立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其价值取向应当是:消除歧视、实现平等,破除限制、促进公平,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优惠扶持、强化保障。  相似文献   

13.
收入差距过大 ,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从总体上来看 ,会使现行分配政策、分配原则的落实受到严重干扰 ,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苏南为例分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说明工业过度集聚带来了大量低收入农村人口,并加剧了原有人口的贫富分化,使城乡“二元经济”转变为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产业布局影响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行业结构对收入差距影响也比较大。建议发达地区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分配结构统筹进行。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阶段性的变化,从1978-1984年逐年缩小,1985-1990年略有扩大,但基本未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一差距迅速扩大,目前已经超过了世界一般国家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政府的政策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体制改革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农业的保护政策等都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本文分阶段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政策性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收入的增长,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消费需求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基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文章从多角度剖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成因,对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坚持把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青岛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单位制"变革与城市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普遍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完全的单位体制下,城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整体呈现出一种平均主义的特征.随着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单位组织在分配国家资源方面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单位组织的利益型特征逐渐突出.单位组织自身的状况(内生性因素)以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外生性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单位制变革的过程中应当控制过高的贫富差距,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我国城市贫困群体问题,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积极参与的城市扶贫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国民收入格局,并努力实现经济较好较快发展,为城市贫困群体解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表现在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个方面。在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改革之后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在财富差距上,城乡居民之间,无论是储蓄存款还是实物资产拥有量都有极大的差距。从城乡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入世后的影响来看,今后几年内,城乡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