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障碍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途径.由于大学生自身思维的批判性与认识事物的狭窄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障碍.因此,要从深化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坚持正确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指导,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参与环节,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校园环境,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载体作用七个方面促进和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变革中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整体进行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针对社会变革中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归因分析,探求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对高等学校学生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点 ,并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化主体、客体障碍的探讨 ,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社会化、维持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在政治认同、政治态度、政治参与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家庭、学校、社会、大众媒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赖于强化其主体意识,改善高校教育,重视校园网络导向和社会实践,形成全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揭示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阐明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从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意识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中国语境下新闻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构成,在理论上的研究往往以质化研究为主,量化研究成果不多。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基于对复旦大学选修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考察当下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以及态度取向,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度较高;在大学生中,主流媒体仍然是新闻舆论的重要引导者,其公信力较高。因此,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和传播纳入政治社会化的框架,并按照意识形态传播和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导航。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维护和变革转型中的中国政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及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政治文化的传承、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甚至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当前,"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政治信仰淡化、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浓厚校园政治氛围、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从而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