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TFP测度与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5—2016年衡阳市以及湖南省其他13各地市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衡阳市过去21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值,并对其进行分解、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均处于适度增长的态势且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其次,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源自技术效率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所致;最后从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技术效率和实施差异化政策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服务行业部门庞杂,其内部各行业发展差异较大。黑龙江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的层次,存在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相对生产率下降等畸形问题。服务业划分方法上可分为两部分、四层次、八行业。通过计算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弹性系数,比较不同服务行业发展差异,提出应实施产权改革、提高传统服务业附加值、培养引进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2004-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包含技术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选取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泰尔熵)、产业高级化(第三与第二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衡阳市产业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目前衡阳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就动态外部性而言,专业化仍是推动衡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衡阳市的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均有待提升。因此应加强创新驱动、坚持发展工业和加快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产业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在产业和统计层面对信息资源产业进行了界定;然后以此核算出了1990—2009年间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增加值,及其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最后使用人均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信息资源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产业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对产业承接配套问题的日益凸显,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较大,而技术效率在不同阶段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与技术进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接着对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的技术进步水平较高,皖江城市带其余城市的技术进步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当前外资的利用已成为我国GDP增长的重要贡献要素。本文从分析我国外资分布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总量太少,结构也不合理的状况入手,探讨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强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第一产业吸引外资,以带动中西部地区GDP的快速高质增长。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真实人均GDP增长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以时间变量衡量的地区一体化在一般意义上能够提高真实人均GDP增长率,其变化轨迹遵循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现实观察基本吻合.通过考察个体-时刻固定效应模型避免了事件虚拟变量间接衡量一体化的模型设定问题,结果表明以地区贸易、人口流动、服务业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四个方面衡量的地区一体化,虽然个别变量存在选择偏误和代表性问题,但在总体效应上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发展模式出发,通过对38个国家和地区1976-2011年城市化与人均GDP、工业和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为4~11个百分点.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离日本和德国的最近,中国最有可能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只能发展到76%的水平.工业仍然和城市化一起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将逐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将越来越重要,提高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决策者应该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郊县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郊县服务业的增长与工业增长、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变动和城市化水平变动有密切的关系 ;农业发展对服务业的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影响不显著 ;郊县服务业的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线性关系 ,说明人均收入增长也是促进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发散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则是收敛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能源禀赋和传统工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碳排放量依然较大的地区,要采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相关技术和发展相关产业,减少碳排放以争取尽快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学者对信息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力地证明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鏊有关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协整检验地方法,定量分析湖南省信息服务业与湖南省GDP的关系.发现湖南省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且两者存在着长期的协同关系;尽管信息服务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信息服务业的产值对GDP增长贡献较小;信息服务业对经济结构具有优化作用.所以,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突出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程度在某种层次上决定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未来时期内经济发展实现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政策效应评价模型,对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综合评估与个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讲,现代服务业政策实施后对试点区域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而针对每一个试点地区进行个案评价后发现,仅有重庆市和天津市在政策实施干预后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分析原因是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创新机制实现的;而上海市和辽宁省的现代服务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出来,表明此地区应该加快产业政策调整,实现服务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地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9,(1):103-110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对2000年至2015年间的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数据建立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得出: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当人力资本水平,即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个百分比,地区人均GDP将增加0. 35个百分比,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地区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均进出口贸易总额所代表的全球化变量和城镇化率均显著地促进了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的增长。回归结果表明:人均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比,地区人均GDP将增加0. 48个百分比,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比,地区人均GDP将增加0. 01个百分比。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是成都市金牛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其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较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经营业态落后。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战略分析,并运用产业集群、战略管理等理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了合理的、具有前瞻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平均税率控制税收与经济的逆因果关系下 ,由截面回归分析边际税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发现边际税率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均GDP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它说明在维持平均税率不变时 ,地方的边际税率越高 ,越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均GDP的提高 ;地方降低边际税率 ,则可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均GD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济活动的相对密度会对自身效率产生影响。该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及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我国服务业聚集状况及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服务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社会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多数地区的服务业区位熵大于1,区位熵最高的是北京,但服务业集聚对服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归纳有关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以1999-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福建省产业结构现状,分别对人均GDP与三大产业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三大产业关系、各产业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第一产业对人均GDP贡献最大,房地产业对人均GDP、GDP的影响不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与GDP存在负相关等结论,进而阐述"十二五"时期福建产业发展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国民经济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关系。在广泛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视角,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究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东北三省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78 696.9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对数与人均GDP的对数呈现倒"U"型假说,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12 464.24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假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其拐点分别为人均GDP达到28 926.7元/人.年和42 857.14元/人.年。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2003—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shift-share模型,对"中四角"地区16个城市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分解,得出产业内技术效率提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GDP、人均GDP、工业生产总值、政府支出、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合肥应当坚持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