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委、区政府今年首先充实强化了全区“关爱女孩行动”协调委员会,增设了“关爱女孩行动项目办公室”,并抽调得力干部负责政策衔接和上下联系,切实把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为计生工作重中之重,齐抓共管。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级各部门2006年为全区女儿户办好办实8件事:(1)在广播电视台开办“男女平等,女孩优先”宣传栏目,为女孩健康成长开辟了一个文化服务窗口;(2)在全区广泛开展一次“生育讲文明”签名活动,大力营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社会环境;(3)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一次关爱女孩知识竞赛;(4)在独女户和双女户全面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帮助她们又快又好地建设文明幸福家园;(5)搭建育龄妇女网上孕育学校,为新婚夫妇和将要生孩子的夫妇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科学孕育知识;(6)全面抓好新型生育文化、生育文明进农家、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7)建立健全B超、检验“三定点”制度;  相似文献   

2.
寄宿生的一天 孙伟从六岁起迈进寄宿制学校的大门,如今已经习惯了寄宿学校的校园生活。每天,清晨6时起床,出操跑步,而后洗漱,去饭厅吃饭,饭后40分钟晨读。在和普通学校的孩子们一样完成6节课学习之后,孙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活动,比如游泳馆、足球场、棋艺室、图书馆等,在这些地方消磨晚饭前的时光。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积极构建和谐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牢固的群众基础优势,在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传播人口文化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通过社区创办传统民间工艺培训班。计生协与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培训班,内容包括针织、编织、钩织、苏绣、剪纸、绘画、树皮画等。培训人员经过培训后自行创作的作品可参展和出售,在丰富和传播人口文化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吉县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生态文化大县”。安吉又是中华民族“孝文化”发源地之一,相传《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冬出笋”的民问故事就出于此。安吉县的“婚育文化苑”和“孝丰生育文化园区”,都将生态文化、孝文化和新农村建设融入生育文化建设之中。位于孝丰镇境内的“婚育文化苑”,设有主题石雕、百米婚育文化长廊、《二十四孝》壁画、灯箱广告等,由30块文图组成的百米婚育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的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的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要有一个明晰的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河西区以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宜居城区”为奋进目标,把婚育文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区政府把人口文化作为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层倡导和政策倾斜,确立了“实施文化导向,体现品位追求,注重群众参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通过项目运作方式开展群众特色文化活动,为推进婚育文明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临安市的生育文化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临安生育文化变迁的现象进行了描述,然后,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对临安生育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最后,我们从社会保障、独生子女优惠措施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对临安生育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余江县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双进”、“双建”活动为载体,创新宣传方式,把婚育新风与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村民文化生活、三下乡活动、远程教育网络、新家庭文化书屋建设五个方面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对人口计生知识的需求,大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各种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直接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面对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的目标任务,肩负宣传教育重要职责的人口计生干部,在不断加强本职业务修炼的同时,加强“文学艺术素养”,对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人口发展史说明,作为人口群体的生育行为,必然以某种生育文化为其背景并受其制约,决非随意行为。为了阐明生育文化与人口控制的相互关系,必须认清当前生育文化态势和生育行为规范,剖析二者的适应状况和存在问题,探讨完善控制人口的调理机制。一、生育文化态势生育文化是一种生育的社会观念形态,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处于一种变动态势。(-)生育文化的基础社会文化是生育文化的基础,一定形态的生育文化源于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构成。封建社会从社会文化的主导方面看,在政治思想上行富国强兵之策,经济思想上倡导以农为本,要求增加家…  相似文献   

11.
“人口文化”理念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率先提出“人口文化”这个概念.开始推进人口文化事业。山东、山西等地创建了以传播先进的人口文化、推动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为宗旨的农村人口文化大院。由于人口文化大院开展的活动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求和谐的愿望,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人口文化与民族人口文化研究刍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军昌 《西北人口》2008,29(6):44-49,53
文章在对文化的字源、字义及其定义概述的基础上,对文化的自定义进行了分析;相继对人口文化的概念种类进行了总结,对人口文化作了简要的界定。基于两个概念讨论的基础.具体分析了民族人口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内容、方法选择与重点难点,其中尤为对民族人口文化研究应注意的“五个结合”进行了论述.旨在服务于当代先进人口文化建设并促进人口文化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人口生育文化的理论问题   (一 )生育文化的定义和属性   生育文化就是人类关于生育活动的思想、观念、理论、传统、习俗、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总和,也就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及其凝结物。生育文化属精神范畴,而不属物质范畴。它是人们大脑的产物,是属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范畴的东西。不要借广义文化、狭义文化或文化层次的名义,把科学概念的固有属性搞乱了。说生育文化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根本无法自圆其说。究竟生育文化的属性是什么 ?精神就是精神的,物质就是物质的,不能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14.
新型生育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生育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口计生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贯彻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计生的具体行动。生育文化和生育文明的建设和形成,必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整体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形成,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平安泰州”的打造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法和理配合起作用。先进文化的建设,也要求我们更重视人.更重视主体。我们要去关注一个个的人在文化传统中对于生育的意义、观念和行为。从文化学人类学来讲,文化不是空的.一定要和人结合,一定要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16.
闽西红色生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闽西红色生育文化是闽西红色文化的产品,作为一种历史,它是革命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具体表现为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闽西优秀儿女听党的话,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积极争取妇女解放、追求婚姻自由、追求新生活、追求男女平等,为革命做出巨大的贡献;和平时期,老区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新时期的人口计生事业再作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兴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着手创建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村人口学校和农村图书角等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设施。2007年区人口计生委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全区人口学校和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有机地组合起来统一更名为人口文化学校,使之同时具有开展活动和进行宣传培训等多种功能。称谓的改变,给基层的人口计生宣传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尤其是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家庭文化对人一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特别是对妇女的影响。假设将妻子的文化水平高于、低于或等于丈夫文化水平的都分别列为一种模式,那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文化模式中,妇女的地位明显不同。“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上海、山东、广东和陕西四地区抽样调查”表明,四城市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以前普遍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妇女的文化水平提高较快,男女差距缩小。丈夫的文化水平高于妻子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显地减少,而夫妻文化水平相当的这类家庭文化模式比重却迅速提高,成为主流,但地区问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紧紧围绕中央《决定》精神,按照“创特色、提品位、建和谐人口文化”的总体要求,以大人口理念谋划人口文化建设发展、谋划人口文化联合、谋划人口文化文章,以先进的人口文化引领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加强新型社区生育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把文化建设放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位置,说明了文化建设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为基础,大力建设新型社区生育文化,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