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用产权理论来分析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 ,教育行业是公共领域 ,既然存在公共领域 ,就会有人攫取公共资源。教育行业的产权是完全属于国家的 ,国家有责任阻止公共资源的攫取 ,教育产业化不是一个有效解决公共资源被攫取的方法 ,因为教育行业是一个非市场合约的企业。本文分析的重点是公共领域的资源如何被攫取 ,来理解教育行业的产权 ,并针对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的内涵和教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公民身份意识、权力责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公德私德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来重视,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活动实践,优化社会制度环境,奠定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文之基.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立法的依据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立法是教育决策的具体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这一立法目的实现,取决于教育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实现教育立法科学化民主化这一目标,教育立法必须遵循科学的依据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构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现代国家建构是现代性在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变的持续性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个维度。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公民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建设,民主国家的建构则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民主观念的传播和公民参与的培育,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又往往因现代化进程中各国民族与民主建构特性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新近表示,绝对不能把教育事业产业化,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教育产业化违背了国家的办学宗旨。而针对一些学校对学生公寓分等级收费的情况,他表示,学校不能变成市场,本科生有钱也不准住单间。张保庆解释说,教育部历来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因为教育是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部门,是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能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也违背了我们的办学方针,直接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说,直接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他甚至说:“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共教育是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由国家、团体或个人向社会单独或混合提供,为全社会成员分享并服务于社会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而教育则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研究公共教育和教育的区别,进一步区分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公共教育管理客观规律,提高公共教育管理绩效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在管理的主体、客体、目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把教育办成产业,主要是把非义务教育办成产业.教育产业化既没有减轻国家的责任,也没有减少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它可以调动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教育产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教育适应世界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教育专业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为一门专业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质量 ;但是 ,依据“专业”的特点 ,这又会危及到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权和家长对教育的参与权 ,也与教育民主化理念相背。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它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知识在内的非专业性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投入不足、师资短缺、学生认识不足等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进程缓慢。随着高校改革进程的加快,只有将公共艺术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上,才能不断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公民教育·公民社会培育·善治的当代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治"(Good Governance)是西方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一种倍受推崇的治理理念,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目的在于求得公共利益最大化.建立健全的"公民社会"是民主国家实践善治理念的基本诉求.实施"公民教育"以提升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锻造良好的公民品质和相应的政治参与能力,对于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推进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以来,教育活动及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运用公共政策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对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进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政策进行了研究与探析。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我国加快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并将于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国统一高考制度下,分数平等录取线不平等的问题;随着扩招和收费标准的提高,不同区域的学生在入学机会上不均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计划性协调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国情,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上的教育政策和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独立"是蔡元培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绝对的教育独立不存在,但教育有相对独立性,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对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育民主,保证教育科学、有效地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行引发了人们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收费可以扩大教育资源,增加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整体和长远看来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教育的个人支付成本越来越昂贵,高等教育收费给低收入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带来困难,亦给教育公平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建立学费标准听证会制度、营造良好的资助政策、采取差别学费政策的有力措施,可以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更接近公平。  相似文献   

15.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徐特立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尤为突出。他提倡教育、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温徐老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加深对"科教兴国"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造性人才,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教育法规体系是一个国家对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管理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在教育领域中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健全教育法规体系的必要性入手,考察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架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湖北的各种教育尤其普通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以至于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并初步形成了民主性、科学性、应用性和大众性的现代教育特色。这一时期湖北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改革在全国成就突出,究其原因,除了湖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外,还表现于经济、社会振兴和国家安全保障,迫切需要大批各类人才及发展各种教育;同时,湖北地方政府尤其官居要津的张之洞及地方著名教育家在这一文化变迁中扮演了主导角色。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与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育与教育改革关系密切,但不是传统教育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相反,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教育传统还会促进教育改革的开展。诸如“重教”、“立志”、“尊师”等优秀教育传统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讨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之时,不能把优秀的教育传统简单化否定,一定要区别对待。对不适应现今社会的传统教育要加以批判扬弃,对有益的优秀教育传统要加以总结继承。  相似文献   

20.
教育借鉴自古有之,凡教育发达国家又都十分重视教育借鉴,美国和日本便是恰当例子。美国的教育借鉴分为三个重要时期,借鉴的模式从几乎全盘照搬到有鉴别的自觉学习,从而成为美国教育发达的重要因素;日本的教育借鉴主要有两次高潮,为了加快本国教育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别国先进的教育经验。美、日两国的教育借鉴有一定的可比性,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借鉴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