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内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诸多行业的产品仍然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进而阻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我国的国家质量竞争力,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总体竞争力,是关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将企业质量管理和国家宏观质量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重心放在企业质量竞争力和国家质量竞争力的评价上,通过对质量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分析,向企业和国家质量的提升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的一个命题。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争议,从而引发发展经济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数十年之久的"贸易条件之争"。贸易条件之争的实质是两大学派的出发点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实际上,国际贸易的竞争是一国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只有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实力,才能真正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中日渐通行的贸易手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成功经验,为中国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中国外贸企业,应针对国际环境及自身业务特点,借助国内外日益完善的法律、政策、服务、基础等支持,在合理规划电子商务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外贸系统各环节协作功能;强化网络营销策略,提高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电子商务联盟,发挥联盟优势,以提升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出现逆差的原因是粮食减产,农产品出口增幅相对较小及出口企业恶性竞争所致.回顾了中国的入世承诺及基期支持水平,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了详细分析:中国小麦、大豆和玉米已失去比较优势,粮食进口压力仍然较大,蔬菜、水果出口继续稳步增长,浓缩苹果汁国际竞争力最强,牛肉、猪肉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禽肉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水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中国入世后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建议即: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调整支持结构、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加强组织化建设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钟晓君  吴建新 《学术探索》2023,(12):124-128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的实施将给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带来全新挑战。文章深度剖析碳关税的起源与本质,揭示碳关税本质是欧美发达国家试图维持产业国际竞争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争夺国际贸易霸权,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挤压的重要战略武器;碳关税是欧美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重要伎俩;碳关税是欧美国家制衡中国,削弱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贸易政策工具。碳关税将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恶化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贸易条件,并严重挤压中国中小型制造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了有效应对碳关税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必须拓宽出口市场广度,走出口市场多样化贸易路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势,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碳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稳定的G-3汇率对发展中国家意味着更加稳定的贸易条件.如果G-3汇率频繁波动,将会降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者信心,引发国内通货膨胀,降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名义汇率逐步上升以来,大量外汇不断涌入,不仅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助推了国内通货膨胀.本文基于真实汇率增长率标准差的汇率波动测度模型,计算出G-3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商品和国内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元/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水平均存在显著影响,而欧元/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一松香工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四根支柱”的有机体。发展松香工业是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扩展森林的应用价值,提高林业整体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得天独厚的松脂资源为依托,昭平县松脂厂于1979年建成投产,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革新,技术和生产工艺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全国六个年产万吨松香的生产厂家之一。1992年,该厂共生产松香10251.8吨,比1979年增长10.2倍;完成工业产值3267.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实现利税总额590.35万元,占县工业税利的32.3%。尽管松香生产是一项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它对繁荣山区经济,搞活地方财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国家出口创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原料供给、生产  相似文献   

8.
首先采用多个指标构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和印度近1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TSC 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MI 指数(Michaely Index),并根据 WTO 统计数据库(WTO Statistics Database)及商务部网站提供的1997年~2010年生产性服务贸易数据,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上,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升的迹象,但是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SITC Rev.3的三位数双边工业制成品贸易数据,计算中国与东盟五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汇率波动率、相对劳动生产率、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是影响价格贸易条件的主因,相对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基础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是影响收入贸易条件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教育竞争力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是最重要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迅速形成,既有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的有利契机,更是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百年发展的合理延续与历史性提升。 中国即将加入WTO,面对巨大压力与新的挑战,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观念、素质与应变能力。提高外贸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开拓吸引利用外资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大结构升级优化与体制改革的力度,是切实的、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鉴于服务产品不同于实体商品的诸多特点,影响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与制造企业不同。本文从国内外服务管理与服务企业竞争力理论出发,分析了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和提升中国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迅速形成,既有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的有利契机,更是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百年发展的合理延续与历史性提升。 中国即将加入WTO,面对巨大压力与新的挑战,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观念、素质与应变能力。提高外贸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开拓吸引利用外资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大结构升级优化与体制改革的力度,是切实的、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选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2000~2012年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五项指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趋势和国际对比及排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历年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较低,同时国际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后。针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竞争力的诠释对于国际竞争力的解释,最富权威的当推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定义。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贷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在这里,突出强调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质量与价格。由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效率最终须通过产品的成本──价格分析所决定,因此,我们认为WEF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最终理解为“成本”概念,即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提…  相似文献   

17.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黑龙江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进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测度与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各类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截然不同,一些商品的贸易条件呈明显改善态势,而一些商品的贸易条件则表现为恶化态势.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贸易条件,黑龙江省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既要积极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也要加快对外贸易的技术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者首先界定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一项实际调查,得出对外直接投资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看法;在将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大国,但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整体偏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增长。以全球主要服务贸易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均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货物贸易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三,无论从金融规模还是金融效率来看,金融发展程度都会显著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进行了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益显露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种综合国际背景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总量飞速发展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表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缺乏技术含量等不足,造成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从TC和RCA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对中美日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应当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质量的提升;强化政府作用,优化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