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投资者情绪、新股发行方式与IPO首日收益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同时结合一级市场的发行方式来研究2000年至2008年的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产生显著为正的影响,询价发行方式下的新股首日收益率明显较低;同时,相对于其他发行方式而言,询价发行方式更能反映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和需求,能显著降低市场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的影响,使首日收益率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询价发行的新股数据,从新股的价格行为特征入手,借助“簿记”理论,可研究我国累积投标询价方式发行新股的IPO抑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询价制度在收集发行前新股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受制度限制而低于国外;IPO抑价是对揭示真实信息投资者的一种价格补偿;由于数量补偿机制受限,导致IPO抑价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内容分析法考察新股发行招股说明书中所披露的风险因素的隐性内容,检验其中是否存在轻描淡写或陈述不足的倾向,即对其进行意向分析,可判断风险信息披露的"言外之意"。对我国新股发行风险信息披露进行意向分析的结果表明,风险因素的内容明显具有乐观性、高估性的"误导"倾向,投资者无法依据风险信息披露所表达出的意向来预测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后市表现。为此,新股发行信息披露文件中应强调实质风险因素的披露;要构建投资者监督机制,形成新股发行信息披露的强大社会监督群体。  相似文献   

4.
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盈利预测与新股发行定价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IPO的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能够接受盈利预测信息,盈利预测披露行为可以有助于降低新股发行抑价;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有助于降低一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新股低价发行作为投资者投资补偿的压力,减少发行企业在抑价中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定价效率,理论分析表明最有效的定价方式是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我国的资本市场效率在新股发行方式的不断变换中得到改善,但是新股的发行定价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定价应进一步推行累计投标发行定价方式;逐步退出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大盘新股发行可采取上网竞价方式;过渡时期可采取混合招投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新股发行的询价制度存在缺陷、新股申购不公,以及预披露制度的不完善等.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尤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相应改革.改革的法治方向应该是向中小投资者倾斜;进一步完善询价制度;拓宽投资渠道,增加证券供给:进一步完善信息预先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从设立证券市场到如今,会出现多种新股发行方式 新股市值配售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曾在2000年实施过,当时有34家上市公司采用了这种新股发行方式。它有哪些优点?为何在一度暂停后有望恢复?认我们在对新股发行方式的回顾中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阶段,时间从设立证券市场到1993年底。开设证券市场后,在新股发行问题上曾经一度表现为党员干部带头认购的现象,但随着投资者对于股票的认识的加深,股票逐渐成为抢手货。  相似文献   

8.
询价制度下新股发行价格“有偏调整”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询价制度下新股发行定价过程的基础上,针对询价发行方式下产生的新股价格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偏离和与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相同的“有偏调整”特征,对这些价格行为特征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询价过程中存在对信息揭示者的价格补偿和数量补偿,我国的新股询价机制在揭示新股真实价值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了国内A股一级市场发行抑价,样本包括1993~2000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交易的1007支股票,结果显示:A股的发行抑价平均高达147%,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确定性可以解释部分发行抑价。考虑到非常低的中签率和资金成本,投资者申购新股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并且发现在新股发行中存在着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股折价现象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股折价现象指的是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格普遍高于新股发行价格,这一现象一直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新股在上市后的短期均衡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那么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意味着新股发行价格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国内外对中国新股折价现象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的分类主要按照发行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的两两关系,实证研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信息不对称、行为因素和制度因素。文献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因素是影响中国新股折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第三阶段改革过程中,监管部门针对"超募"发行市盈率"存量股转让"实施了一系列行政干预。从一、二级市场分歧和IPO定价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价格相对于股权价值存在普遍溢价的现实情况下,行政干预提高了IPO发行定价的内在价值定价效率,但大幅降低了交易价值定价效率;行政干预扩大了一、二级市场定价分歧,形成了制度型的利益输送渠道。研究结论表明,监管部门对IPO定价的行政干预中断了中国新股发行体制第三阶段改革的市场化进程,未来完善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方向应坚持市场化方向,以提升定价效率为目标,并处理好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由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构成。不同的投资者结构对一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定价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讲,投资者机构化是成熟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对中美两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由此产生的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定价效率和价格波动性上的差异。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投资者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市套利是一个具有低风险、稳定而可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市场套利行为。为此以最为典型的金属铜期货为例,进行跨市套利运作方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建立具有普遍和实践意义的商品跨市套利操作模式,给出套利市场上的切入点和平仓点,以期对投资者在判定跨市套利行为是否可行及风险控制上,能获得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投资主体机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可利用赫芬达尔指数构建一个新的机构投资者竞争度指标,并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竞争程度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2003--2011年的沪深两市数据,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竞争越激烈,市场信息效率越高,这体现在如下方面:股价行为更接近随机游走;股票高频买卖价差更小;公司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程度明显降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清晰的政策含义,即我国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通过理性投资者对信息的竞争和利用,使得市场价格更充分吸收市场信息,从而使得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签率对IPO股票上市价格的揭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O(in ital pub lic offering)过程中,承销商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状况,而投资者本身也具有信息占据的异质性。基于此借鉴信号理论进行模型和实证分析,认为中签率的确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将有关IPO股票内在质量的信息传递到市场上。具体说就是,中签率越高的IPO公司,将被市场识别为低内在价值公司,表现为较低的初始报酬率。  相似文献   

16.
证券私募发行作为一种与公募发行彼此对应又相互补充的证券发行方式,在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十分常见,是指向具有特定资格的特定对象的非公开方式的发行。相较公募发行,私募发行节约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可控等优势,使其越来越受到个人富裕群体和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然而,我国私募发行目前整体上处于实务先行、法规滞后的局面,尤其是对法律责任缺乏专门规定。应在以行政责任为证券法本法责任的背景下,深入分析私募发行中法律责任的定位问题,构建符合私募发行特点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融资能力与资本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主要通过对公司价值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制约公司的融资效率。我们认为,要提高我国公司的融资效率,必须从两个方面加强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内容;提高保护投资者的法律的执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有效市场假说(EM H)的核心思想是,证券市场的价格在任何时点上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只要有足够数量的投资人能够方便地得到所有可得信息,市场就可以是有效的。对市场微观方面,即交易效率的研究,已经溶入市场效率理论体系。本文把宏观的功能效率,也纳入市场效率理论体系,从而将市场的效率分为三个方面:交易效率(微观的研究)、定价效率(法玛的 EM H)、功能效率(宏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市场有效性理论,说明了证券市场效率的含义,分析了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措施:1.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2.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3.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机构化;4.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投资需求,减少市场投机;5.强化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证券市场的“内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关董事会通过对财务会计过程的影响而发挥治理功能,一直倍受关注。该文考察了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公司盈余稳健性,一方面延迟了盈余对好消息的反映,有助于保护全体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加快了盈余对坏消息的反映,有助于保护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体现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