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武举开科于天顺八年,明朝档案所载当年廷议结果是有"实"无"名"的武举。二十余年后,《明实录》记载这一历史时,追认其为武举开科。于是,实录呈现出武举已经开科的面相。然而,在此之前的二十余年间,天顺八年廷议结果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武举"名号。部分官员为之正"名",也为提高其规格与完备程度做出了种种努力。依据这些官员的奏疏,《明实录》直书相关历史事件。因此,实录又呈现出武举未曾开科的面相。可见,《明实录》存在歧异记载,并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面相。这是后世史家之笔"追认""直书"之间的矛盾所致。这例个案的考察,表明理清本体历史"名""实"关系、文本历史"追认""直书"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辽朝除名法是吸收和借鉴唐律的一种惩罚犯重罪官员的附加刑."除名"即削夺罪官的官、爵,在辽朝史籍中,其同义术语尚有"废""削爵为民""降为庶人""放归田里"等8种.除名法至晚出现于景宗朝,其适用范围广泛,主要针对威胁皇权、破坏政权、连坐得罪、职务犯罪、军事获罪的高级官员,虽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暴露出随意性较强的弊端,但客观上起到了强化皇权、整肃官风、维护礼法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源是中国近代著名进步思想家,爱国主义的情怀贯穿于他的经济伦理思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他在价值观上批判了宋明道学家空谈心性的道义论,主张"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义利观,同时在治国理政上将这种义利观具体化为"便民""富民""利国"的价值追求。在消费伦理观上,他力图将继承儒家传统和发展商品经济结合起来,既坚持官员和穷人要节俭,又主张富人消费,以拉动经济。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正>《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其中第1、第3、第4、第6期刊登人文社科内容(分别于2月、6月、8月、12月份出版),第2、第5期刊登自然科学及交叉学科内容(分别于4月和70月份出版)。本刊在第1、第3、第4、第6期中开设"南海研究""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国家语言战略"等特色专栏,以及"民族学""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栏目。  相似文献   

5.
《论衡》作为王充的传世之作,以其异于主流话语而流传于世,在政治伦理思想方面,阐发了君臣民三者间的应然政治关系。主张君对臣应"佞可觉知""观心定贤";臣对君应"参政治国""褒君颂君""实事疾妄";君对民应"安民""慰民""化民",臣对民应"疾虚妄"而"归实诚",而民对君对臣应"悟迷惑而知虚实"。如此,则可形成一个君明臣贤民良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22—24日,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与安徽省法学会联合主办的"生态安徽与水环境安全法治建设"高层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的官员约110余人莅临会议,中州学刊杂志社法学编辑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饮用水源保护立法""面源污染法律控制""流域生态补偿"等有关水法治建设以及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正>《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年6期,其中第1、第3、第4、第6期刊登人文社科内容(分别于2月、6月、8月、12月份出版),第2、第5期刊登自然科学及交叉学科内容(分别于4月和10月份出版)。本刊在第1、第3、第4、第6期中开设"南海研究""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国家语言战略"等特色专栏,以及"民族学""哲学""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栏目。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紧接着,人们发现美国的对外政策"大变",先后出兵攻战阿富汗和伊拉克,随之而来的是"新美利坚帝国""新帝国""新帝国主义"和"新罗马帝国"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似乎美国已经走上了帝国的不归之路。美国各派学者亦撰文发表自己对帝国、对"美利坚新帝国"的看法,他们或支持或批判,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热潮至今不衰。密切关注美国的中国学界闻风而动,对"美利坚新帝国"做了大  相似文献   

9.
赵毓龙 《齐鲁学刊》2022,(1):152-160
晚清小说,尤其是谴责小说,其所聚焦的人物多有"刻板形象"特征。在对应形象的符号系统中,总能看到一些常规而抢眼的聚焦物,它们标识着社会集体对某类人群形象的偏见性预设。小说家经常利用这种预设,对聚焦物作艺术提炼与加工,以表达讽刺,甚至批判。"眼镜"就是典型的一例。在"旧式文人""府道官员""时髦人物"等形象中,对应的"老光眼镜""墨晶眼镜""金丝眼镜"经常作为主要聚焦物出现,无论静态形式(如服饰组成部分),还是动态形式(如场景中短时内显见的动作),都可见到作者借刻板形象符号来构造人物和表达思想的匠心。  相似文献   

10.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相似文献   

11.
孔子实现"哲学的突破"的基本方法和态度不是"述而不作"而是"同途殊归";导致战国时期学派分化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亦是"同途殊归"。汉代之后,"同途殊归"说埋藏于地下,历代学者只知津津乐道"殊途同归",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幸。马王堆帛书《要》中提出的"同途殊归"说,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同途殊归"与"殊途同归"、"一元"与"多元"、"溯源"与"旨归"的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诗经》弃妇诗多表现被丈夫休弃、离开婆家女子的情感状态与生活内容,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和无辜,表现了弃妇自我边缘化的心理。在传统的吉、凶、军、宾、嘉五礼系统中,弃妇诗属于凶丧礼。其中所反映的"留车反马""三不去""大归"等,体现了古人在礼乐制度方面的设计。这些礼乐制度努力为弃妇回归家庭保留退路,把弃妇重新纳入社会秩序中,维护了尊重、怜悯、孝顺等家庭伦理道德。这种把弃妇问题放到家庭中来思考和解决的礼乐制度,为当事人保留体面,让参与者感受到社会温暖。  相似文献   

13.
张楠  彭法 《中州学刊》2012,(5):151-154
在清代,孝观念渗透进了官僚制度的各个方面。清廷规定《孝经》是官员选拔考试的重要内容,还特设孝廉方正科给予有突出孝行者以官衔。制定终养政策,准许官员辞官归家奉养年老亲人。规定官员遇有父母等长辈亡故时,可离任治丧守孝。此外,还制定貤封制度,强调官员可以将自身所受的封诰改授自己的长辈以显亲扬名。清廷在官僚制度建设中如此强调孝道,主要目的是希望官员能像事亲一样事君,移孝作忠。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建构了公正道德哲学,他对公正范畴内涵的揭示必"求顺于理"。王夫之对公正范畴的内涵揭示主要从"大公的公正""合宜的公正""伦序的公正"三个方面展开,分别具有"理""事""合"的指向性。进一步细分,"大公的公正"又可分为"大""公""理"三个方面;"合宜的公正"可分为"和""顺""平"三个方面;"伦序的公正"则从"序""位""差"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1044年北宋政府对一批在进奏院内饮酒聚会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史称"进奏院狱"。进奏院狱成为北宋庆历年间的重要事件,《宋史》认为这一事件的实质是"君子""小人"之争;当事人苏舜钦对"进奏院狱"的追述在不同时期不完全一致,但更倾向于人际关系之争;庆历之际士人对"进奏院狱"评价不尽相同,但是以"朋党"思维解释这一事件逐渐成为主流。"进奏院狱"在传播过程有被过度政治化阐释的倾向,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也成为宋史研究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6.
《易》之大壮卦六五爻曰:"丧羊于易,无悔。"此句解读异议颇多,各个注家的注解差异较大。对"丧羊于易"解读的关键在于对其中的"易"字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解读:郑玄、王弼和程颐等人的"交易""平易""和易"说,朱熹所开启的"疆埸"说,以及顾颉刚所主张的"有易国"说。经过考察,郑玄等人的解读不太可取,而朱子和顾颉刚的解读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国古籍中涉及政治心理的重要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具有拓展研究思路,发掘相关材料,提供当代借鉴的作用。西汉晁错、北宋胡瑗等人所说的"人情",南宋真德秀、明湛若水的"人情""民情""民心"等术语,南宋淮夫的"民心"与"人心"概念,都明显属于或是涉及政治心理术语。部分古籍中"人情"与"民心"相替换,"人心"与"民心""民情"互用;"人情""群情""人心""民心"与"众志""群心"的含义相通。  相似文献   

18.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较为欣赏;对以写边塞风物与战争见长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亦予以较高评价;对李白、杜甫的五古,则予以高度赞扬,且李杜并重,并无偏颇.周珽论诗,以儒家"怨而不怒"说为指归,这与周氏家族的身世、学养、明末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关,但《选脉》以儒家思想论诗,却并不迂腐,而是平正通达而深刻,得"守正出新"之道.周珽论唐代五古艺术,注重发掘其新贡献,如论杜诗,在赞扬其质朴的基础上,突出其"大悲壮""大瑰丽""大宛转流利"等特点,对唐代五古"淡而有味"的风格,也有精当的分析.《选脉》融合了历代唐诗学者的思想精华,特别是能取明人高棅及"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平正通达,其学术贡献应高于《唐诗镜》《唐诗归》等明末大型唐诗选本,值得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7,(6):84-88
杜甫不但诗歌艺术后人难以超越,诗题艺术上更是自有独造,其诗歌制题艺术既有先人之法又有新创,既有简净之气又有翔实之丰,主要有"首句标其目""诗中嵌其题""标体于题""即事名篇"等方式。  相似文献   

20.
老庄道家的养生观对于后世道教养生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尤其体现于内丹学。具体而言,老子"归根复命""复归于道"的养生逻辑构成道教内丹学"逆反成仙"理论的原理基础,成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以及"结圣胎"型构的滥觞。而老子"致虚守静"、庄子"心斋""坐忘"等心性修养思想对后世内丹学修炼的方法论以及境界论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