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中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就是对高校全体学生进行的一种基础性语言、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面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虽然属于不同体系的教育。但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正确认识与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联,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主要的学生团体,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形式,其中蕴涵着通识教育的意义。通识教育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固定的模式,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引入学生社团,使社团活动与课程教学实现有机嫁接,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认为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内容涵盖一般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通识教育和体育领域内各专业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同时提出构建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整体性原则、开放性与灵活性原则以及继承性与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包括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其中,美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战略的不断推进,美育问题被越来越多学者予以关注并加以研究。“艺术美育”强调实施美育诸多途径中的一种——艺术教育,高校实施艺术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向大学生开设艺术美育通识课。基于对我国高校美育研究成果全面的梳理,发现真正有针对性地、以“高校艺术通识课”为专题研究的成果并不丰赡,实践应用上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较少,缺少对高校艺术美育通识课的现状实施分区域、分类型的细化调研。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引导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北京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观体系、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志愿者权益保障、校方政策支持以及志愿者正常学习时间的保证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发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其收获与动力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普遍存在结构失衡、优质师资不足、校本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岭南师范学院以核心课程为引领,积极构建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为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它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包括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知识在内的非专业性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投入不足、师资短缺、学生认识不足等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进程缓慢。随着高校改革进程的加快,只有将公共艺术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上,才能不断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思想起源于柏拉图对于知识及教育本质的认识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美国现代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文理交叉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帮助学生获得宽厚全面的知识,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艺术素质培养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想象力及学术创造力的同时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美国高校已经形成科学合理的艺术素质培养制度,在入学资格、学生社团、行政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为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处于性活跃期的大学生是性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但高校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远低于学生的需求。南京医科大学对通识性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开展了高校性健康教育改革的探讨,设计了包括艾滋病等常见性传播疾病在内的PBL案例,应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教学实践。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均显示,基于通识性PBL案例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支持开放性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性生理或性心理问题,是一项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以外,另一个继续深入学习的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成为广大学生深入学习的第二课堂。然而,目前许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脱胎于自由教育,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精神实质。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心灵的自由,造就心灵完整的个人。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是自由学习,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指向是明确培养自由心灵的目标、课程和教学要以学生自由学习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困境与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变和发展,大学生就业困境以日益多样化的形式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逐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应是体现学科分化和综合、超越片面的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的学术化教育,应以人性的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作为第一线的高校教师,我们采取了各种努力,尝试在道德情感、意志体魄、气质艺术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践表明,加强通识教育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促进其专业学习,调动其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大学生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达到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民族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体育大学生情感教育认识的调查,发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塑造工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找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锻炼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能主动学和乐于学。情感发展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之一,而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必须承担起实施情感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对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四级考试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有较大的影响,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之一,考前和考后的自主学习认识基本一致,考后的自主学习行为明显弱于考前,考前的自主学习动机主要是成绩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考后主要为文化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人们对于保持各自文化特性所做积极努力的产物。将多元文化及其公民素质培养引入民族高校通识教育范畴去认真思考、丰富实践,是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对西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涉多元文化和通识教育情况的详尽分析,发现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认为,随着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民族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和学习途径,也为培养具有民族传承意识、创新观念和远大理想的新时代大学生拓展了空间,还为以铸人为本的通识教育找到一个新视角——要重点关注多元文化社会之公民素质的培养,形成社会与校园、个体与族群、教师与学生、现实与未来"四维一体"协同推进的有效机制,同时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渠道、教育模式等方面拓展与创新,以适应全球化推动下的多元文化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需要。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很大制约.论文通过调研"电力高校联盟"中8所电力特色类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剖析总结了其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共性与不足,并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通识课程的建设及有效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精神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远未确立。通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未为社会大众、高校教育管理者、广大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教师所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大学通识教育所要达至的大学精神中所蕴含着的普遍主义理念和"大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缓解目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学习行为投入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对江苏省某“双一流”建设高校696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师生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1)第一代大学生、理论型专业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实践型专业学生;(2)学习行为投入度与大学生能力发展存在中高等正相关;(3)学习行为投入度各维度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力不同,师生互动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较大,同伴互动对沟通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自主学习对总能力发展的影响最小。基于此,高校可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主要改革举措包括实施高学业挑战度的选择性精英教育、“教与学双度提升”的教学改革和“金课”建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思想教育功能之外,还应当具有传授法律知识的功能。教育内容应当根据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注重针对性。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层面应有系统规划,确保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稳定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也应当关注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