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声调理论,研究采用语音测试法,对25名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偏误从调型偏误、调域偏误和调长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型偏误是声调偏误的主要类型;母语背景和性别特征都是影响留学生声调习得的重要因素;四声起点音和尾音的音高误差是导致调域偏误和调型偏误的重要因素.汉语声调教学的"阳阴去上连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连读中定好四声起点与尾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古称绵城、山阳。金乡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与其他方言有相异这之处,其中以连读音变更具特色。连读音变,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介绍变调和几化两个部分。为印刷方便,本文采用汉语拼音标音,对汉语拼音不能标记者,则用国际音标标记。一关于变调金乡方言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在音节连读时均有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一)阴平的变调主要有两种情形: 1.阴平在阴平、去声前,由降升调(213)变为低升调(23)。如:  相似文献   

3.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各有规律、特点及条件 ,纵横两向的比较是显示其共性与个性的惟一途径。东南方言声调演变中 ,声母的清浊、送气不送气、元音的长短、韵尾的分合存废、全浊次浊的划分以及连读变调 ,既影响声调的分化 ,也影响声调的合并。东南方言声调复杂的结构类型不仅反映汉语声调演变的规律 ,而且反映方言声调演变的历史层次。声调演变是以音类、字类为条件采用词汇扩散方式实现的 ,东南方言声调的空间差异是汉语语音演变时间差异的折射 ,方言中呈现的音变重演了历史上已经完成的音变 ,是探究语音史的可靠依据。汉语多方言点的声调比较研究中 ,调值调类标调法是最为合适的标调法  相似文献   

4.
岱山与定海一海之隔.从表面看两地方言差异并不很大,但岱山人与定海人的口音相差却较为明显.通过对岱山话与定海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比较,确定这两地方言声调及连读变调的差异性质,并从舟山群岛明清时期海禁、展复及移民史的角度阐释其成因,从与来源地方言比较结果来确定岱山方言声调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5.
四调到三调的变化是胶辽官话语音的突出特点,根据声调合并的情况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它们都分布在胶辽官话的中心地带,声调简化现象与单字调调值的接近、连读变调的同化和方言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6.
洛扎诺夫法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舒适的教学方法,又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这种方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造的.它是将学习和音乐(唱歌)、游戏、演戏结合起来,寓教学于欢乐之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洛扎诺夫法的教学方式程序如下:教师说明新课文;教师读课文,用不同声调,连读三遍(如第一次用谈话的声调读,接着用私下耳语的声调读,最后用十分得意的声调读);播放音乐,教师接着音乐的节奏,再把课文连读三遍,此时,他告诉学生,不要听他读的东西,只注意听音乐;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对无极西部话的声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分析.无极西部话的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曲折调,调值为213;阳平,弯曲的降调,调值为542;上声,高平调,调值为55;去声,高降调,调值为51.无极西部话还存在六条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8.
外砂镇原属澄海县,现属汕头市龙湖区管辖。在澄海人眼里,外砂话的口音比较"huai~(52)"(不纯正),跟澄海县城话有明显不同。那么,这种"huai~(52)"的语音特点究竟是什么呢?据调查和语音实验报告,主要是连读变调的不同。专门描写研究外砂话的声调,并把外砂话的连读变调跟澄海县城、汕头市区话的连读变调做了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同异,找出外砂话"huai~(52)"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合肥方言声调的优选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合肥方言的声调进行了全面的语音描述.实验结果表明合肥方言的声调格局为5个单字调,阴平调有新老派区别.然后在优选论的框架内,对合肥方言的二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现象进行了音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可以全面、简洁、自然地解释这两种现象,体现了该理论的强大解释力.这也为今后汉语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合肥方言的连读变调李金陵合肥居皖之中,地处安徽省境内的江淮之间,也在江淮官话的中部。合肥方言的范围包括肥东、肥西、舒城、六安等地,其语音系统的特点是无全浊声母,不分尖团音,有鼻化元音韵母,声调有五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人声收喉塞尾。五十年...  相似文献   

11.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介绍赵元任先生对汉语声调研究的几项主要成就:(1)开展了汉语声调的记调方法。(2)创制五度制的声调符号。(3)归纳出北京话的连读变调规则以及字调与语调的关系。(4)指明汉语语调和英语语调根本不同之处:英语是声调曲线的起伏,而汉语是基调高低的差别。他这看似简单、实是精辟的论断,足为今日研究语调的指针。本文并对他那常被人们误解的、关于字调和语调关系的“代数和”、“小浪加大浪”的生动比喻,加以解释和澄清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方向性连读变调受节律条件制约,是节律结构的实现方式。汉语实现节律重音的方式主要是增强时长和凸显音高。声调通过在调素、调型、调域等方面的调整来满足节律结构的要求。左凸显结构和右凸显结构方言点中默认的无标记性变调模式分别是右向变调和左向变调,部分声调组合选择标记性变调模式是由于无标记性变调模式生成的表层形式无法实现特定的节律结构。  相似文献   

13.
南京话的轻声与有些连读变调、声调组合会出现较多的交叉音位现象 ;南京话的入声的特色是“高”和“紧” ,南京话在稳定地保持着入声这一调类的同时也具有同普通话靠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查不同年龄层次无锡人的发音,考察无锡方言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连读变调方面的共时差异,并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初步分析变异出现的时间顺序,为探寻无锡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岐山方言声调的演变存在很多例外现象,本文认为这些例外的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受普通话或权威方言影响所致;(2)由于读半边字,久而久之"习非成是";(3)由于受连读变调的影响而形成例外;(4)人称代词、父系亲属称谓词类化造成的声调例外;(5)多音字的归并形成例外;(6)为避讳而形成例外。  相似文献   

16.
连读变调类型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1)以单字调和连读调的关系为标准划分类型;(2)根据不同的语言层面与连读调的关系划分类型;(3)从语音变调和音系变调的角度划分类型。三种分类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标准(1)的分类模式比较容易把握连读变调现象的语言地理类型分布特征,但不便于做历时比较研究;标准(2)便于研究不同语言层面之间连读变调的互相影响、演化关系,且使连读变调现象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更加明确。标准(1)和标准(2)的分类体系中,众位学者对于轻声现象的处理尚未达成一致。标准(3)的分类模式使连读变调的研究对象清晰明确,使连读变调的描写更加科学、规范,不足之处在于协同发音和调位变调不易区分,且并未对连读变调做穷尽性的分类,与调位变调对立的变调类型还应包括韵律变调。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以下简称乌回话)是乌鲁木齐回族居民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乌回话有四个单字调,调类大致同北京话,只是阴平、阳平的分布范围与北京话有较大差别。连读调多与单字调相同,与单字调不同的有两类,一类属于语汇连读调,类似北京话的轻声;一类非通常所说语流音变连读调,而是“连读本调”,即连读调保持了乌回话单字调系统中阴平和阳平合并之前的字调面  相似文献   

18.
I 导言我们整理四川方言音系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先处理每一个调查点的材料,确定第一个调查点有多少声母韵母声调,列出各点的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然后综合起来得出150个调查点的声母、韵母、声调的音类总数,并根据各点的实际读音,对每一个音类进行综合概括的音值描写。现在为了读者了解的方便,我们把四川方言音类和音值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学普通话时声调容易产生的主要问题有:阴平调值过低,上声起点调值偏高,四声调值域相对较窄,缺乏变调概念。对此,可采取如下克服的方法:习惯将声带放松,在语流中把声调的相对音高化作绝对音高,掌握语调的基本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掌握如下评分标准:单音节字词的声调调值未发成标准值应视作缺陷或错误,双音节词语、朗读及说话部分的声调调值可作为语流现象处理;判断声调的错误和缺陷大致以调形为界较为可行;次轻音的尺度有必要放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语言学家,根据传统分析方法,把汉语字音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一个音节的起头部分叫声母,其余部分叫韵母,音节的音高叫声调.本文着重分析了声母训练的方法,希望对广大播音主持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