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由于儒家独尊地位的丧失以及女性教育地位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南朝女性自述诗在诗歌数量、题材方面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但是因为社会风气中艳情风气的弥漫以及追求新变文风的影响、历史条件和家庭关系的改变,导致女性自述诗中人伦情义的缺失。女性自述诗中人伦情义的缺失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变相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2.
要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妥善地处理社会主义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思维为导向,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挫折与必胜、经典与现实、现象与本质、具体制度与基本制度等范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中社会、模式、实践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文学在对内传播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传播中文学丧失区域性关照导致在省内缺乏认同意识,二是传媒媒介改制使文学版块被动性收缩,三是面向受众传播时过分强调文学消费的欲望化而导致人文性潜藏,四是在教育传播中缺乏对文学审美本质的认识而导致工具性膨胀.规避和纠正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将对当代贵州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古罗马哲学长诗 《物性论》 的宇宙里, 偏斜不仅是原子最本质的属性, 也是人类自由意志 在物质结构最深处的理据。 原子在水平方向的自发偏斜打破了垂直下坠的 “自然” 运动和卢克莱修所称的 “命运的法则”。 但偏斜是否直接产生了自由意志, 当代学界对此有争议。 此外, 偏斜的自发性是否必然意 味着偶然性, 偶然性是否必然导致宇宙无法形成秩序, 人类难以拥有自由意志, 也是学者激烈争论的话题。 事实上, 至少在 《物性论》 的体系里, 自发性是对决定论的反叛, 它并非必然引向偶然性, 因为自发地遵 从自然法则是完全可能的, 但自发性可以保护偶然性。 偶然性并非负面因素: 作为创生法则, 它为宇宙的丰 富性负责; 作为人内在的特性, 它实现了个体阐释、 选择和行动的不可预测, 从而确保了自由意志。 卢克莱 修和伊壁鸠鲁哲学关于自由意志的论证在西方古典传统中独树一帜, 也最具自洽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创新思维需要范畴、概念。研究范畴的联系、流动和转化,是"应用概念的艺术"。思维范畴的流动、转化能导致科学创新,就是"上升"。发散与收敛、生成与还原、有序与无序、顺向与逆向、循规与越轨、实在与虚拟、扬弃与兼容、简单与复杂、清晰与模糊、线性与非线性、对称与非对称、偶然性与必然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渐变性与突变性、平衡性与非平衡性等范畴的流动与转化,是科学创新思维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刑法实践上,刑法因果关系都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能否成立的答案则存在于内外因对立统一原理、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原理、因果性与必然性、偶然性辩证统一原理、原因与条件的区别之中,并在刑法实践中得到最终验证。如果刑法偶然因果关系难以成立,则刑法必然因果关系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能力.但技术思维的特点是先行地把握物的数量关系和逻辑联系,而不顾及自然的质和内在价值,所以,它必然会造成意义损失.技术时代在精神塑造方面的缺陷正源于此.它会造成情感的平面化和被动化、社会的技术文化控制、思想的片面化,可能使人伦异化和丧失尊严,需要我们以教化理想来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患病率不断增加,这是一种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注意力缺失;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迟钝或难以抑制;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会计行业丧失诚信,那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可靠性将是一纸空文.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多项措施对普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治理和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但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屡有发生,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因此,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公现象,而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我国现行教育中,由于存在高额学费或择校费、教师为获取私利而进行各种有偿场外活动、考试加分制度的滥用和暗箱操作、教育资源投入与分配不合理等越轨现象,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被打破,公平性逐渐丧失.为维护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应有的公平性,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真正实现为教育埋单,并做到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能够严格执法,以切实保障教育的公平实施.充分认识以及分析这个社会最应该维护的教育公平问题,将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黑死病的影响问题上,以往学者在某种社会与人口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必然性的推论,从而忽视了黑死病的爆发具有偶然性的一面。这种偶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发生学上看,黑死病的爆发和扩散对于欧洲来说不具有必然性;黑死病之前的人口发展并非“过剩”;黑死病前人口发展减缓与黑死病导致的人口锐减之间并无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2.
偶然性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既是一个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在探讨的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在精神发达、科学昌明的20世纪仍然在研究的现代的问题。这一事实本身就足够说明,要弄清楚偶然性并非易事。这里,我们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偶然性的研究,明确区分两种偶然性,以为分析偶然性提供不同的视角。一、两种偶然性及其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一向过于强调传授英语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指出,传统文化的束缚、教育理念的落后、教师批判性意识的缺失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认为现代性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即私利与公共善的关系。具体来讲,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特殊性和功利性大行其道、普遍性被压制和公共精神的失落。对此浪漫派对现代性给予严厉批判,黑格尔站在现代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反驳,但他并不认同现代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同时他也不希望将古代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的绝对楷模。黑格尔的理想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私利和公共善的统一,即实现人的具体自由。黑格尔的这一观念对马克思有较深的影响,同时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同时,现代经济法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和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考察国内妇女庇护所发展现状,分析各类妇女庇护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妇女庇护所在反家庭暴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妇女庇护所多是基层政府因实际工作需要而催生出来的,在家庭暴力的干预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隐私性的丧失、区隔性的存在、专业性的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都使妇女庇护所的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由此使妇女庇护所的发展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对偶然性的阐释为小说创作运用偶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小说流通的角度说.创作主体解释世界的企图、小说本体的娱悦功能以及读者的好奇心,构成了小说运用偶然的必然性。随着小说观念、形态的演变,从神话到英雄史诗,从传奇到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小说创作基于摹仿的对偶然性的运用,演化为再现生活和塑造典型。偶然性淡化了.必然性强化了。但在展示必然的过程中,偶然性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研究偶然,解释偶然。发现偶然中的必然,建立偶然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从故事到情节,成为小说运用偶然的新方式。后来,为了使偶然事件为读者顺理成章地接受,小说对偶然性的运用,采取了使偶然带上必然性特点的方法。所以说,小说创作对偶然性的兴趣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塑造完美的教师人格,更是时代的要求。现代教师人格具有育人性、示范性、完美性、发展性的特性。由于道德冲突导致师德缺失,权威挑战导致魅力消失,人际冷漠导致情感流失,出现了当前教师人格作用弱化的现象。所以,现代教师人格的塑造,可以通过社会环境、教育实践、教师自我完善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体。历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中也蕴含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正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西安事变前夕,民族矛盾上升,团结抗日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蒋介石抗日步伐迟缓、加速剿共的做法,必然激出事变。它通过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扣押蒋介石的偶然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哲学和逻辑学中一对重要的范畴。自古以来,分歧就很多。到了现代更是由于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使这个问题变得越发复杂。本文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物理学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重新关注这个问题,阐明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人的生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