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 广东会党指的是三合会,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地区一股活跃的下层社会势力,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它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过一定程度的联合,在辛亥革命的反清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以1895至1913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广东会党的关系为主线,探求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一显然,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广东会党产生某种程度联合的原因,在于两种势力都以清朝统治者为反抗对象.反清,成了它们联合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陈天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华,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宣传家、活动家。他在二十世纪初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中起了重要作用。 陈天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用革命的言行为自己写出了一部光荣的历史,成了当时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陈天华的著作,曾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在当时的新军中广为流传;他的思想与革命精神,启发、教育、动员了资产阶级革命分子起来,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斗争。他的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辛亥革命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 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在东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城头的枪声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貼革命的帷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东北三省的革命党人在这一伟大斗争中同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道,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埋葬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开始探讨如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起,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和改良派围绕中国革命问题的论争,革命派始终强调的是,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来没有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革命的主要内容,甚至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予以轻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资产阶级尚处发展状态,其内部按经济地位,已形成买办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中大部)、小资产阶级,即上、中、下三个阶层。而依照其政治态度,也相应形成右、中、左三派。作为资产阶级上层政治代表的立宪派,即改良派,或称维新派、保皇派……在戊戌变法前后,曾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突出代表而活跃一时。到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思想先进、行为激烈的革命派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过去,对资产阶级的上下两层及其政治代表立宪派、革命派的研究较多,对实际存在的资产阶级中层及其政治代表却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7.
进入近代社会 ,以青年群体行为为特征的社会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产生了近代意义的青年运动。1 9世纪末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发动了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团结组织一大批先进青年 ,投身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大批青年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锋。他们宣传革命 ,组织民众 ,发动起义 ,参战支前 ,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辛亥革命是一次包括进步青年在内的社会大动员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资产阶级进步青年运动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两种复辟思想辛亥革命前,思想界有过剧烈的斗争,以革命派与改良派为对垒的主流,中心课题是实行民主共和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的问题。斗争的胜利,是清政府的被推翻和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论思想斗争、政治斗争及武装斗争,都是半途而废,没有将斗争进行到底,也不能将斗争进行到底。不要说旧的基础没有被摧毁,就是恶劣的君主观念也没有肃清,特别是遗老和封建地主阶级对民主共和的仇视。同时辛亥革命后虽然挂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招牌,但还存在着两种与民主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派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这一课题,指出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南方论刊》2011,(10):I0035-I0037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广大青年掀起的留日运动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这一运动中踊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支重要方面军。他们在辛亥革命中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论辛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秘密会党的联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时期,秘密会党始终是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曾以各种方式在会党中开展工作,联络发动会党起来参加革命.会党也乐意接受革命派的领导,奋起参加反清的武装斗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工人以及其他下层群众卷进革命洪流,使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从社会史的角度对这一时期革命派与会党联合的基础、联合的过程以及联合的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揭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群众基础和对下层社会群众的态度,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两大革命高潮。这两大高潮在时间上虽相距半个世纪,但彼此却有着先后继承的关系。太平天国以反帝反封建的崭新姿态,结束了自秦汉以来绵延不断的单纯农民战争,为此后新型革命并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继承太平天国的革命传统,由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担负革命领导,从而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有它成功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唤醒了千百万人起来参加政治生活,“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的伟大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成功。这个成功,掘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土壤,铲除了历代相传的“君,天也”的成见,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带来了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度活跃,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并影响及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之下,民主共和国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影子,这是失败。这个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实际上并不能救中国,迫使先进的中国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探索着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打破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式的发展规律 ,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功绩是思想开放的结果 ,而其思想动力则是丰富的人文精神。但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主体———绅商并不拥护革命派。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革命对民主革命派的影响陶季邑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系统地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20世纪初期,亦即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从...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艺术反映——鲁迅小说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它在中国这一极为广大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极为威武雄壮的一幕。辛亥革命以它结束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反动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的丰功伟绩而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然而,作为民主革命,它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皇帝被打倒了,代之而统治中国的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中国人民仍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承受着极其深重的灾难。因此,从民主革命的意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革命由胜利而失败,这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在中国实行美国式的“共和政体”国家政治制度,曾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为挫败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在1905年至1907年间进行过激烈的论战。革命派艰苦卓绝的奋斗,并非一事无成。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蓝图在中国试行。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辛亥年间历史性的抉择。然而,没多久,政体转移到袁世凯手中,共和政体日趋名存实亡,昔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喜剧终成悲剧。历史早已作出结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较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一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只是昙花一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很快成为历史的陈迹。其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联合各种反帝爱国力量,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绵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客观上为“五四”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以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铺展了道路,准备了力量。辛亥革命是中国由封建专制开始走向民主自由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