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开窍健脑方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养血清颗粒治疗,观察组用自拟开窍健脑方治疗。观察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VaDAS-Cog,MMSE,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DAS-Cog,MMSE,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开窍健脑方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较好,患者认知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改善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方法①SD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复方丹参滴丸给药组(40,80,120mg/ml)。灌胃给药7天后,再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制造血瘀证模型,给药第8天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测定各组大鼠耳廓、大脑顶部及肠系膜血流灌注量。②大鼠分组、给药及造模方法同上,于次日清晨腹腔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耳廓、脑部、肠系膜微循环;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变形指数,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血脂模型,探讨MF-多源治疗仪对高血脂大鼠各项血脂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血脂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饲养,高血脂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0天建立高血脂模型。模型建立后,重新分组,原正常组剩下的大鼠仍然是正常组(Ⅰ组),原高血脂组剩下的大鼠随机分成高血脂模型组(Ⅱ组)和MF-多源治疗仪照射组(Ⅲ组),其中Ⅲ组在MF-多源治疗仪照射15天后,对大鼠血脂水平、血液的生化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Ⅱ组与Ⅰ组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Ⅲ组与Ⅱ组比较,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原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极显著(P<0.01)。这表明MF-多源治疗仪照射对高血脂症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400名在我院参加常规体检的部队在职干部。检测项目为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分型、全血高切粘度(200sec-1)。代谢综合征的判断参照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标准。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8%。ANOVA分析显示全血高切粘度随着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3.86,P〈0.001)。经校正年龄、性别及吸烟等对结果的影响,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OR=1.018,95%CI 1.002-1.035,P〈0.05)是高粘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性因素(OR=0.295,95%CI 0.133-0.680,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全血高切粘度与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作为评判代谢异常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前7天每日40mg,术后1个月每日20mg。干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术前7天每日20mg,术后1个月每日10mg。比较两组全血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两组血管内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术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同组术前(P0.01),干预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数、红细胞变形数均明显低于同组术前(P0.01),干预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数、红细胞变形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ET-1与vWF明显低于同组术前,且干预组ET-1与vW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NO明显高于同组术前,且干预组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围术期患者,改善了患者血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免疫生化检测仪检测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表明高黏滞血症与老年人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血液黏度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大的信息,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是检测微观血液流变性的有效方法,糖尿病突出的病理变化是微小血管病变.全血黏度增高已被公认,但对血小板聚集增高与否的研究不尽一致.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与止血,炎症和免疫反应,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采用肾上腺素(ADP)做诱导剂,体外检测血小板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各项指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病因研究和诊断,它对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判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90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为明显的高粘、高聚状态。现报告如下。 1.材料 (1)正常人对照组为我院作健康查体和中老年人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1岁 (40-71岁);52.1岁(40-70岁)。选择标准为无糖尿病、血液病及心、脑血管、肺、肝、肾等疾病者。 (2)糖尿病组为我院近二年内住院的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对中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6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8例.一组接受正规降压治疗(单纯降压组),另一组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的变化.结果 单纯降压组治疗前后比较,C1、C2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1、C2均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0.
150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流动性质和变形规律症状之前,往往有一种或几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异常,这有利于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疾病。方法使用自动分析仪对1500例门诊患者进行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血沉与压积、纤维蛋白原、血脂二项测试分析。结果①本组1500 例中正常930例,异常570例;②异常组不同性别情况:男性异常百分数41.1%, 女性异常百分数33.3%;③异常组不同疾病检出情况:高脂血症检出率30.7%、高血压检出率17。9%、冠心病检出率18.6%、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14.9%;④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年龄组35~40岁病率4.2%,41~50岁发病率8.42%,51-60岁发病率42.1%,61-70岁发病率30.2%,71~78岁发病率15.6%;⑤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见表4。结论结果分析表明:大部分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对比情况。方法取全血20份,每份400ml,并将其分为20份全血,每份200ml;20份悬浮红细胞。每份分装6个小袋,并根据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储存后,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全血与悬浮红细胞不同时间段的溶血率情况。结果在保存期7天时间段,两种血液的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在保存期7天、14天、21天、28天、35天的时候,2,3-DPG,pH值与Na~+指标在逐渐下降,而Hb,K~+,红细胞低渗透脆性指标在逐渐上升。其中悬浮红细胞2,3-DPG,pH值与Na~+指标的下降程度比全血更加明显,在Hb,K~+,红细胞低渗透脆性指标中上升幅度比全血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制备悬浮红细胞的时候,血液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处理,会对其原有的内环境进行改变,针对不同时间段的悬浮细胞,与全血比较,其质量下降明显加快,其溶血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的基本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不同学者,不同时间,关于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二相流、法氏效应、∑流和红细胞单列流模型所揭示的规律是微循环的基本流变性质。依据这些基本流变性的内存联系,构建成文章所呈现的微循环流变学的初步基本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EH)患者15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做以下检查: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靶器官损伤指标:肾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白蛋白/尿肌酐(UACR),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计算Crouse积分,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EH组FINS、HOMA-IR、mALB、UACR、IMT、Crouse积分、LVMI均高于对照组(P0.05);EH组HOMA-IR与mALB、UACR、IMT、Crouse积分、LVMI呈正相关(P0.05)。FINS及HOMA-IR痰湿壅盛组最高(P0.05),肝火亢盛组最低(P0.05),阴虚阳亢组及阴阳两虚组差别不显著(P0.05)。阴阳两虚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mALB、UACR高于肝火亢盛证组(P0.05),阴阳两虚组、痰湿壅盛组组、阴虚阳亢组IMT、Crouse积分、LVMI显著高于肝火亢盛证组(P0.01),阴阳两虚组LVMI高于阴虚阳亢组及痰湿壅盛组(P0.05),余各组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HOMA-IR及靶器官损害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ECHD)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ECHD心绞痛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心绞痛发病前后的比较。结果心绞痛发作后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在低切变率情况下尤为突出(P〈0.01);红细胞压积也明显增高(P〈0.05);但血浆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群正常值比较却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流变异常及加重是ECHD心绞痛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输血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7月期间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临床需要,所有患者进行全血或成分血液输注,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进行去白细胞输血治疗,以及红细胞悬液输注和血小板输注;对照组患者采用未取白细胞的全血输注,其全血及成分血液输注量及次数与观察组一致。两组患者化疗方案一致。化疗前及化疗后均需检测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指标。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观察组患者NK细胞活性,T3,T4,T8,T4/T8均有所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患者NK细胞活性,T3,T4,T8,T4/T8均有所变化,仅T3指标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后观察组NK细胞活性T4,T4/T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血输注相比,去白细胞输血可提高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辽宁昌图县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易患因素指标。方法选择2015年底以前在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中心卫生院注册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他们接受了"高血压常见易患因素指标问卷"调查,并与171例居住在相同村镇血压正常、同龄村民(对照组)相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指数、饮食偏咸、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中平均文化程度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文化程度、高血压及脑卒中家族史、大量吸烟、肥胖、偏咸饮食、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都是影响辽宁昌图县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常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沈阳市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和血生化指标。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97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和/或住院治疗的非H型高血压患者102例。本研究对入选对象进行了临床特点指标和血生化指标[血尿酸(Hcy)、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结果临床特点指标比较中,老年H型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和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0.01)。血生化指标比较中,老年H型高血压组的血清UA、LDL-C及T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沈阳市老年H型高血压组患者体重增加,合并冠心病及脑卒中例数多,血清血UA、LDL-C及TG浓度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PE(聚乙烯Polyethylene,简写PE)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不同流变指标之间相关性,基于不同PE改性剂掺量下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以车辙因子、Shenoy参数、低剪切黏度、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作为PE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多尺度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流变指标相关性;以老化指数和Cole-Cole图评价PE改性剂对沥青耐老化性能和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改性剂掺量增加,车辙因子、低剪切黏度、Shenoy参数和蠕变恢复率逐渐增加,且后三者与车辙因子呈正相关;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逐渐降低,且与车辙因子呈非线性负相关。车辙因子与其余流变参数相关系数均在90%以上。PE改性沥青耐老化性能及弹性提高。PE改性剂掺量大于6%时,流变指标及老化指数受改性剂掺量影响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胰岛素合剂外用;联合组给予胰岛素合剂外用,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静脉注射+特定电磁波治疗(共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胫、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观察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FPG、TG、Tch、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和胫、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t=2.652~2.836,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黏度明显下降(P<0.01);全血黏度低切及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联合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t=2.103,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特定电磁波能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内分泌科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PG,2hPG,HBA1c,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疗效显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