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以立宪为主旨的变革,实质是中央与地方、清廷与立宪派的较量,其中以商界力量为代表形成的立宪派发挥了重要作用。立宪派不断通过政治话语和理性交锋争取自身的权利,提出明确的财税、经济要求并通过资政院和咨议局积极参与政治,为达致立宪政治目标与清廷展开角逐。从财税立宪的角度来看晚清变革,探寻财政、经济与晚清政治变革的微妙关系,会发现以预算草案为代表的案例背后隐含着复杂的政治博弈。预算案的政治博弈让具有近代意义的财政改革雏形具备,而国会请愿的政治博弈双输的结果导致了清廷的败亡。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随着基督教对蒙古各部渗透增强,清廷传统的保护蒙部政策随之废弛,行之有效的政策尚未形成。宁条梁等教案爆发再度导致清廷应对蒙部变局措手不及,在各国势力胁迫下,清廷只能对蒙部问罪,包括迫使蒙部赔款、允许基督教在蒙部自由传播、要求蒙部承担保护教堂义务等。这些做法给蒙部和清廷都带来了恶劣影响,使得蒙部信仰空间彻底向基督教开放、牧地日益丧失、部众日益贫困、对清廷亦恶感渐生。清廷也开始忽略蒙部重要性,贱视其传统宗教信仰,力行压制之能事。此等失策给了沙俄渗透蒙部可乘之机,清廷同蒙部矛盾终未解决,最终导致蒙部部分地方乘辛亥革命之机,脱离清廷独立。  相似文献   

3.
清军入滇后,吴三桂镇滇专权,督抚体制名存实亡。是时,云南"夷风未变、土官相仍",土地高度集中。历经康熙朝"撤藩"和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云南省级和大部分地方政权被纳入清廷直接统治。除此之外,清廷还在云南大力推行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和儒学教育等,其实质是用"以汉化夷"取代"以夷制夷"。通过一系列变革,云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内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廷真正有效掌握了云南的行政权、经济权与文化权。与此同时,"云南人"也逐渐摆脱数千年"夷人""蛮夷""夷倮"的角色和称谓,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中。  相似文献   

4.
刘坤一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其显赫的晚年官宦生涯,直接影响晚清政局清廷的朝政大计,帝后两党的暗斗明争,皇位的建储废立,都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后还俨然而为诸侯长,领袖东南督抚,倡导互保,倡举新政,议采西法,引起了其后的官制改革和立宪风潮.  相似文献   

5.
甲午以前清政府外债数额小 ,借期短 ,朝廷东挪西借 ,尚能应付 ;庚子以前外债年偿还额达到 2 0 0 0万两 ,晚清财政处于失衡状态 ;庚子后外债的年偿还额达 4 0 0 0余万两 ,清廷财政不堪重负。晚清外债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最后导致经济残破和财政危机 ,加速了清王朝覆亡。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太平府水灾频发,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太平府水灾频发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该区域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密切关联。在水灾应对上,清廷、太平府和民间士绅分别采取了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助赈等举措。尤其是太平府形成了以营建圩田为中心、恢复农业经济为主的应灾良策。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灾的影响,对太平府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来自俄罗斯和准噶尔的威胁,清廷于康熙朝中期起,在嫩江松花江流域设置了许多八旗驻防与台站,与此同时,民人以各种身份进入该地区。另一方面,出于驻防需求,一部分原住民迁出两江流域。这些导致了两江流域的人口变迁,以及民族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马勇 《21世纪》2013,(5):33-35
在晚清司法改革运动中,沈家本、伍廷芳是两位最值得注意的专家型人物,正是他们的智慧、知识、贡献,方才使中国司法体制能够在很短时间里转向现代,构建一个全新体制。列强的建议,各位封疆大吏的敦促,使清廷很快意识到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因而在1902年5月13日任命刑部  相似文献   

9.
1904年,御史蒋式理弹劾庆亲王奕劻在汇丰银行存有巨款.弹劾案发生后,清廷迅速做出处理,蒋式理因弹劾“不实”而责令回原衙门行走.弹劾案背后有诸多疑团,奕劻是否贪污,他与汇丰银行有无往来;奕劻其人端谨精明,清廷对其的信任与重用,蒋式理弹劾奕劻缺乏确凿证据,错综复杂的原因决定了本案的发展走势.弹劾案折射出清廷官制改革的失败,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0.
咸同之际,山东取代东南数省而被清廷视为新的财赋之区.然而,山东提供的田赋收入恐怕要远低于清廷的预期.个中原因颇为复杂,但山东团练的抗粮和敛费行动在当时已被认作导致田赋锐减的关键.团练的抗粮和敛费行动固然与绅民不满官府加重攫取乡村资源有关,亦应看到清廷团费自筹政策产生的意外后果.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中的轻重理论主要讲述国家如何通过“轻重之术”从而达到“轻重之势”,即强调国家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整体调控。其内容自成体系,在微观方面主要体现为轻重价格论,轻重价格论是整个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的基础;在宏观方面则主要是轻重价格论在管理国家经济中的运用,集中在国家对工商业的垄断、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内对外贸易政策等方面。本文试图对轻重理论做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秦可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秦可卿这位女性。秦可卿是曹雪芹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兼有薛宝钗、林黛玉的优点,而没有她们的缺点。薛宝钗、林黛玉是秦可卿幻化出来的人物。正因为这样,整个《红楼梦》的始终,秦可卿早已预示,她的言行导演了一出悲剧。《红楼梦》的意义,也只有从秦可卿的形象中获得真正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后期岭南出现了一批地方故事集,目前可见的有6部,包括《五山志林》、《霭楼逸志》、《邝斋杂记》、《粤小记》、《粤屑》、《越台杂记》。这6部地方故事集彰显岭南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及岭南各阶层人民的美好品质,抨击岭南官吏的残暴和官场的腐败,描绘岭南民间疾苦,批判岭南社会丑恶现象,记叙岭南民间奇幻故事。这6部地方故事集在艺术上各有独特之处,《粤屑》、《粤小记》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6部地方故事集对后世岭南小说、戏曲,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情"无疑是宋明道学的一个主要论题,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儒者,船山关于"情"的思考并不意味"情"具有任何本体论意义上的含义,船山论"情"绝不如李贽等"左派王学"那样"以情识为心体"来正面肯定、抬高情欲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与其说船山属于或者接近于所谓的情欲解放的启蒙思想,毋宁说他更接近一种严格的道德理性主义。与此同时,他并不主张灭情,而是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行善,情感的积极和正当的作用与功效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说,船山论"情"蕴含着相较于其他理学家而言更为复杂、多重的义理内容。1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古代诗词和文献语料并参考辞书,对“青天”之“青”的意义提出新的看法:“青天”之“青”不表示蓝颜色,而是描述天空呈现出的状态。反映了古代人对天的视觉和心理意象,包括:高远辽阔、神秘静穆的神性特质,也包括清明透彻的世俗观念。  相似文献   

16.
清初,赌博之风并不严重,参赌的人也不多;清朝中后期,赌风颇为厉害,其花样之多,波及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众,为此前各朝历代所不及。这不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究其根源,在于清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对赌博缺乏抵抗力;社会闲散人员多,以赌博为寄托;赌博的消遣、图利功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吸引众多人员参与。赌博与政治腐败密切相关,政治腐败之时赌博之风越厉害,赌博是政治腐败的标志,它又会加速政治的腐朽与没落。  相似文献   

17.
《倾杯乐》源于北周,隋时施于郊庙祭祀,唐初以新辞用于宫廷内宴,盛唐时,作为羯鼓曲与宫廷舞马戏密切结合,配以张说《舞马词》,使用达于鼎盛。安史乱后,随舞马戏快速衰落,盛况不再。唐宣宗亲制《新倾杯》,是为芦管器乐曲。入宋则用于宫廷朝仪乐,同时以旧调创新声,翻入词调。元明以后颇入曲牌。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诗歌总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存。目前尚存于世者,其数至少以千种计。而可能已经遗佚者,为数恐怕还要多。这些遗佚的清诗总集,有的还有若干序跋之类文字流传,是属于相对比较幸运的。而更多的,则仅仅留下一些零星的线索。现在根据这样的线索,为几种遗佚的清诗总集做钩沉,或许在这方面可以开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9.
清朝在确立全国的统治后,先后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修订《会典》,构筑了贯穿二百余年间的完备发达的行政法管理体系。《会典》及其《则例》的多次修订,使国家各级、各部门权力的行使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在使国家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也使传统社会的依法行政达到了新的高度民主。  相似文献   

20.
清代古音学的辉煌成就与优良的学风是分不开的。这些优良学风有 :毕生治学 ,心无旁鹜 ;继承前人和师长的学说 ,以前人学说为标的 ,有所突破 ;继承而不盲从 ,“弥缝”前人之说 ;奖掖后学 ,鼓励来者 ;师友论学 ,求真求实。清代古音学是在研究、讨论、继承、创新中走向成熟和辉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