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现状与双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考量。为了推进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在社会层面要维护双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基本前提;在经济层面要深化合作,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根本动力;在文化层面要交流互鉴,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搭建有益桥梁;在法治层面要完善制度建设,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与曲折的过程,观念结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制约中国—东盟合作深入开展的观念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及中国—东盟未来身份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数字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理念和模式不断演变,数字化、多元化、现代化成为客观而普遍的需求。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领域逐渐增多,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随着“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字鸿沟”问题依然突出、数字安全威胁不断升级、数字教育治理效能不高等等,成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实现数字化成功转型的主要障碍。为此,“数字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应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探索数字教育治理规则;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字教育环境;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创建包容友好的数字教育生态;构建数字教育合作格局,共建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禁毒工作皆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中国与东盟禁毒警务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可以针对所存在的困难与不足,通过探索构建禁毒合作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禁毒合作、加强合作保障等策略,将禁毒警务合作上升到中国—东盟禁毒命运共同体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创了"黄金十年",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交流对象重点不突出、缺乏文化产业品牌等问题。为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钻石十年",应注重平衡发展,以东盟各国的发展实际为基础,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合作战略;注重文化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合作;充分发挥西南、华南省区的桥梁作用,以线带面推动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注重平台建设,搭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6.
东盟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地区政治稳定、推动安全合作与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积极与重要的角色。随着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在强化政治安全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的同时,向社会与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发展。在东盟社会与文化极其复杂与多样的环境下,社会文化原则的认同与规范一致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以人为本、社会福利、社会正义、捍卫人权、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容与多元文化主义等现代的社会文化观念,成为建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与重要原则。尤其值得指出,随着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规范原则以及实践方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借鉴,这对中国全面深化与东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7,(4)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兼顾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兼顾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而提出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人文交流、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第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第三,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第四,维护安全环境,建立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五,积极推进国际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国积极推动和倡导"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为自身谋发展,也是为世界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7,(11):5-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常常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尤其是2017年前后,他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共同主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关于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的精髓、核心,也是习近平同志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的"中国理论"。习近平同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共识,建设价值共同体;坚持共建,建设行动共同体;坚持共进,建设发展共同体;坚持共治,建设安全共同体;坚持共享,建设利益合作共同体,构成一个较为严密的体系。这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人类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国际政治中的理性合作是国家理性引领下的国际合作。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是追求海洋主权独立和理性解决冲突、坚持新义利观的双多边合作,是以推动和发展全球海洋科学治理为目标的多元、包容、开放的合作。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部分邻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领土、岛礁及海洋权益之争,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进入新时代,以中国“国家理性”引领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理性合作,稳步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理性合作的制度性安排,理性应对各种挑战,以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理性合作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雅倩 《南方论刊》2014,(3):46-47,20
东盟各国在2003年10月签署了《巴里协定Ⅱ》,提出要在2020年把东盟建设成为类似欧盟那样的地区合作组织—"东盟共同体"。2005年12月,在第11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又决定把原定2020年实现一体化的具体时间提前到2015年。但东盟与欧盟的可比性很小,东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东盟共同体的目标。本文将浅析东盟与欧盟在经济、政治、宗教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而说明在短期内东盟很难实现欧盟式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新型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一面旗帜.从历史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扬弃传统中国“天下”体系和西方“绝对主义”国家强权外交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和平主义外交理念;从空间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狭隘性和“民族—国家”的扩张性,集中关注人类整体命运和世界和平,致力于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本质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治理的一种新型文明观.这种文明观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建设和谐有序的世界秩序提供全局性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后,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但也遇到既有霸权秩序的挑战。在中亚地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经济合作、政治互信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耕细作,提升中亚民众对“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本研究从社会合作视角出发思考进一步深化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并得出结论:在经贸领域合作中,可以侧重于关注就业、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等民生需求。在文化交流中,通过探索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感兴趣的形式提高合作效率;继续提升教育领域合作的规模和质量;注重加强中国的中亚人才库建设、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引导民间机构积极有序开展民间交流;强化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破解美国主导的TPP对中国形成的排斥与挤压,修补TPP可能对现存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所造成的"裂痕",并且能够使中国进一步向西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关系。在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福建必须在服从国家全局战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战略配合,并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发展本省经济,实现本省建设海洋强省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亚国家既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即得到了中亚国家在内的多国热烈相应和积极参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阶段,作为首倡之地,随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在中亚国家的深入推进,中亚国家对此认知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中国与中亚国家提高共同利益的认知水平,离不开相互发展战略之间的精准对接,着力构建以"周边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中国—中亚国家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并行发展及双向互动,全球在地化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全球在地化下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互流动打破了全球、区域和地方的界限,以语言差异为标志的身份认同边界面临重构,跨境语言治理的理念与手段也面临挑战,需在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规划与多主体平等参与的横向治理的平衡中寻求出路的同时,促进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彰显平等、和谐、多元的治理理念和艺术追求。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东盟处于在英语和本土语言竞争、殖民历史痕迹和文化自主意识并行、全球与地方的交织互动之中。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面对这一现实,在深入研究东盟国家的语言治理现状与政策的基础上,以语言治理为抓手,增强我国语言治理的议程设置能力,完善语言治理机制平台,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价值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杨会祥 《南方论刊》2014,(12):37-39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蕴藏重大发展机遇;东盟华人经济发达,茂名与东盟华侨华人之间民间互动良好,可以发挥华侨的桥梁作用深化茂名与东盟之间的经贸、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成为双方合作的新热点。海南省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联系的枢纽在教育国际合作中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同时又面临多重挑战,因此需要统一认识、找准定位、健全机制、主动出击,全力打造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18.
王志刚 《东岳论丛》2019,40(3):176-183
如何理解世界体系"中心与边缘"结构及其变迁问题,如何摒弃"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建构全球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指明了由社会主义中国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所遭遇到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性障碍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当下中国需要精准研判时代大势,坚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建设进程;同时持续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深化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政治、经济、话语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海丝文化"是在中国与东盟及亚欧各国海河交流、文明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相应生活年代时空、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影响的个体与集体记忆重构的文化实践;中国与东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史料、书面文字、博物馆考古文物、传统习俗、礼仪、建筑文化、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集体记忆追溯与建构,再现双边在经贸、文化、外交等方面绵延、交流历史的集体记忆,是重现"海丝文化"和平、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等元素特征与时空意涵,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鲜活例证;转译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赋予新时代使命与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公共外交、经贸合作、文明互鉴、互利共赢,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民心相通、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相融合的产物,数字卫生顺应了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数字卫生有利于各国在全球和地区层面建立更为紧密的疾病监测网络,促进信息共享、医药科研合作与医疗资源整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防控、诊断和医治过程中的人际接触传染风险,为各国应对公共卫生威胁带来数字赋能。在全球重大传染病频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而数字技术的兴起为双方公共卫生合作提供了新内容、新方向和新平台。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卫生合作拥有高度的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东盟良好的数字卫生应用前景提供了合作契机,中国数字卫生技术的蓬勃发展贡献了技术动力,中国与东盟的高层推动奠定了政治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和东盟的数字卫生合作仍然面临东盟“数字鸿沟”制约、公共卫生治理失衡、数字卫生合作机制协调不足等多方挑战。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与东盟数字卫生合作,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在数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药研发与公共卫生服务数字化、数字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以及数字卫生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以推进构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