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本文结合先秦的“六艺群书”,探讨了《说文》中词义的系统性问题,认为《说文》中的词义系统实际上就是先秦“六艺群书”中的词义系统。与此同时,本文还阐发了《说文》中“隐性”的说解体例  相似文献   

2.
怀疑《列子》为伪书的人,其着眼点,大都集中在这部书所记述的内容,编录的体系,反映的思想倾向,及其引述的史实上,从汉语史及词汇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却非常薄弱。如《列子》中出现的“兰”、“住”、“憾”三个字所使用的词义,实乃晋代以后才出现的词义,足证《列子》乃东晋的伪作,而非先秦典籍。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在“王官之学”从宫廷走向民间的过程中,《诗》、《书》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熟悉先秦诸子著述的人不难发现,《诗》、《书》跟先秦的大思想家们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关联。《诗》、《书》文化是先秦大思想家们与生俱来的传统背景,他们从这种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4.
论文成公主入藏何耀华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实现唐、蕃和亲,在中国封建社会“和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之地位。”和亲”一词,早见于《周礼》、《礼记》、《左传》等先秦之古籍,但其意义与西汉以后的不同。如《周礼》曰:“五家相受相和亲”[1],意为五家相亲...  相似文献   

5.
先来说问题的提起。 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开始,是文学的第一代。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一部总集——《诗经》,标志着诗歌发展的成熟程度,它的内容的丰富和强烈现实主义精神、艺术的绚丽多彩和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都说明诗歌发展的长河已经浩浩汤汤,蔚为大观。但是,在几乎所有的文学史著作中,从《诗经》到《楚辞》,在“风”、“骚”之间,大都是一段诗歌发展的空白。而在约三百年的诗歌空白时间中,则填补以“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似乎真的如孟子所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先秦诗歌与先秦散文是以数百年为时间段落轮替发展的。或者象李维《诗史》所说“诗学中断,寂寞且数百年。”如果真的如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全书的结构不很严密,有些思想观点之间不能相互协调,但作者毕竟对各派思想作了初步的综合,有些新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此外,书中由不同学派的作者撰写的一些专论不限于以“论”为名的篇章,比之于先秦诸子的有关思想,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如将那些既有综合性质,又有不同学派色彩的专论,视为先秦诸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则《吕氏春秋》在思想史上的价值甚高。本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内容,将在主题范围内,专门论述《吕氏春秋》对前人思想的发展。一、《吕氏春秋》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1、“因”…  相似文献   

7.
“白马非马”这一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命题,自公孙龙著《白马论》提出之后,便遭到先秦其它各派及后人的批判,认为这是“欺世惑众”之说,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诡辩命题,至今哲学及逻辑界仍对此争论不休。本文将具体分析《白马论》、《白马论》与《名实论》的关系以及“白马非马”中的“非”字等,证明“白马非马”并非诡辩命题,“白马非马”中的“非”不是人们日常所谓的“不是”的含义,而是“不同于”、“不等于”、“有异于”、“区别于”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回环格的定义与分类张秋娥回环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作品中就已经广泛出现。如《老子》一书中就有不少,书中八十一章仅几十个字就有三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辞格更为人们...  相似文献   

9.
从“世妇”之称谓看今古文经说之异同陈建(香港中文大学)“世妇”一词,颇见于先秦文献之所载,其中以《礼记》、《左传》、《周礼》三书出现较多;从此词结合古代之史实及官制,正可窥见我国自先秦以来即有颇为完备之“后妃”制度。可是古代学术上素有今古文经学之争,...  相似文献   

10.
《招魂》云:“兰膏明烛,华镫锗些。”此“镫”字今作“燈”(灯)。然而今出土之先秦文物中,很少见有用以照明的金属灯具,即使近年出土的战国晚期楚墓中发现的“灯”,亦仅是陶灯而已(图文并见《舒城凤凰嘴发现二座战国西汉墓》,载《考古》1987年第8期)。照明之灯的发明及普遍使用,乃先秦以后的事。应该说,先有照明之灯的出现,后才有古籍中对照明之“灯”字的使用。战圄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用具为火烛(又名火距),实则为火把。故先秦典籍言照明用具则多用“烛”字。如《仪礼·燕礼》:“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又《礼记·少仪》:“凡欲饮酒为献,主者执烛抢燋,客作而辞,然后授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思想史发动于何时?开创者是谁?学术界对此似有定论。温公顷先生的《先秦逻辑史》第一章《邓析》中明确写到:“我门把邓所作为先秦逻辑思想的开创者。”①汪奠基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第一编第一章《先秦名辩学派的逻辑思想》也从“邓析与形名”介绍起②。周云之等著的《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家》的第一篇即为《邓折在“两可”之说中所反映的逻辑思想》.可见也把邓析看成是中国第一位逻辑学家。近年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陈孟麟《孔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一文提出新的观点:“中国古人逻辑思想的发端,以孔子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阴阳流变     
阴阳流变阴阳,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点,实际上是《周易》及《易传》讲变化之道的重要范畴。“阴阳”观点在先秦以及先秦以降向两个方向流变“秦汉时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总是力图撇开其神秘形式,吸取其中朴素的唯物主...  相似文献   

13.
关于郭店楚简《老子》文本,历来都有争议。本文通过考察郭店楚简《老子》的内容和文体特征,认为郭店《老子》文本显示《老子》一书原是经、传的混合体;郭店《老子》甲组属“经文”,乙、丙二组属“解说文”。根据先秦“解说文体”的特点,我们认为郭店楚简《老子》乙、丙二组中仍有部分“经文”,需要从“解说文”中剥离出来,还先秦《老子》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是先秦的重要典籍之一,为战国末期韩国人韩非所作。韩非集先秦法家之大成,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并因此而形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学术史上,人们往往侧重于从治国论的角度研究《韩非子》,历代的统治者们也仅仅从《韩非子》中读出“帝王之学”。其实,除治国论外,《韩非子》中还蕴藏有丰富的治家论思想。《韩非子》一书几55篇,其中不少篇目历来有人怀疑非韩非本人所撰。但据今人张觉的研究,该书中大部分篇目出自韩非手笔①。本文限于篇幅,不对各篇真伪详加考证,而径采张…  相似文献   

15.
《穆天子传》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地理著作。关于《穆传》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著,但对于该书所涉及的地名和地域范围的阐释,存在着极大的悬殊。对于《穆传》涉及的地域范围,或过于夸大,或过于偏小。前一种情况如丁谦和顾实等,认为《穆传》中的“奏(chong)山”为帕米尔高原,认为“穆天子”所到达的最西面的“西王母之邦”在帕米尔高原以西很远。丁谦认为“西王母之邦”在亚述帝国①;而顾实则认为“西王母之邦”为伊朗德黑兰西北面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斯峰,认为《穆传》中的“瑶池”在德黑兰之南,认为“穆…  相似文献   

16.
《荀子》与《管子》、《晏子春秋》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家大师,《荀子》一书近年来已经被认作是荀子思想的实录。而《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向来被学者们认为是比较复杂的作品。所以,近代以来将此二书判为“伪书”的情况是层出不穷的。《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尽管成书比较复杂,但是却包含了诸多先秦时期的思想内容,是值得我们研究先秦思想史注意的重要资料。此外,《苟子》书中所见与此二书的相通相近的情况,也说明了苟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朱前鸿“公孙龙子对于先秦名辩,颇多贡献”,①“他终竟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理论”,②但长时间来,人们对《公孙龙子》的发掘不够深刻,尤其对《指物论》的演绎显得更为突出。《指物论》“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③究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史书论赞与史传文学郭丹一从先秦到汉魏六朝的史书,在体裁结构上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就是每篇作品之后附有论赞。《左传》中有“君子曰”,《史记》中有“太史公曰”,《汉书》中有“赞曰”等等。这些,本属于史学批评即史论范畴的一种形式。就史学批评方面说,随着史学的...  相似文献   

19.
房瑞丽 《江淮论坛》2005,(2):146-150
通过《左传》“赋诗”、“引诗”及诸子著作“引诗”和《竹书·诗论》,再现先秦时期的三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引诗”系统、“评诗”系统。并详细分析这三大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丰富先秦时期的《诗》学风貌。  相似文献   

20.
步入《周易》这座“万变毕陈,众理丛载”的思想智慧之殿堂时,人们难免产生“如乍入清庙,目眩于尊彝币玉,体烦于升降盥奠,耳乱于钟鼓罄萧”(赵汝《易雅·序》)的困惑与惊叹。然而,自先秦时期始,历代学者即不断努力地登堂人室,探赜索隐,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