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为保证电动汽车及充换电站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基于DSPF2812开发了实时监测系统,可对电动汽车电池组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基于TCP/IP协议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电动汽车及充换电站远程智能通信,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风电、太阳能的不确定性对电网储能要求日益提高,基于中国-TIMES模型与电动汽车储能调峰计算方法,分析电动汽车V2G技术在不同渗透率下对能源系统各部门碳排放的影响。提出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抽取荷电状态、充发电时段的调峰容量计算方法,将电动车按是否参与电网调峰进行分类,获取电动车各小时调峰容量。对电动车参与中国电力调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电动车储能技术可以降低电力负荷峰谷差,从而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对减少中国碳排放总量具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针对居民自有充电桩建设困难及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加剧电网峰谷差这2个问题,研制了一种家用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中心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的的用户负荷信息、用户所在台区负荷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实现有序用电逻辑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公网给该装置下达控制命令,使得电动汽车能在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而在用电高峰时尽量不充电,或者逆变输出家庭负荷用电。Matlab仿真及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能够有效调节配网用电负荷峰谷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度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更利于智能电网的运行及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性,由充电桩自行控制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以负荷率、总负荷方差、用户充电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优化运行模型。采用天牛须搜索和粒子群结合的智能算法(简称BSO)求解得到次日各个时段的最优充电负荷,将其量化为概率表后下发至充电桩,实现由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放电的自行控制。最后以含光伏和储能的小区微网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达到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和谐并网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外观进行设计,对一桩一充式的交流充电桩的人机界面、外形、功能、使用场地进行人性化设计.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体现低碳生活以及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温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2016年温州拟建11座电动汽车充电站、84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中市区建设4座充电站、440个充电桩。据温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介绍,目前我市各个地区共建国标快充站19座,共124个直流电充电桩。那么这些充电桩是否已投运,惠及哪些人群,发展前景如何?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7.
从消费者偏好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实地访谈、问卷调研,获取需求侧第一手数据,综合利用因子分析及Logit回归方法,发现在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布局过程中,消费者比较重视社会环境效益、技术属性、内在条件及外在属性四大类因子.同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意识也有所变化,从节能与减排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能源补给成本较低、环保效果更好的车型.在需求侧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及其充电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可从突破技术瓶颈、推广分散式充电桩、油电一体化加油、充换电站、充分考虑消费者偏好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电动汽车起步工况下电驱动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给出了起步时间、驱动电机电压电流和冲击度3个评价指标;然后在试验台架上模拟电动汽车起步工况,对台架的摩擦阻尼、转动惯量和联轴器刚度进行了辨识,设计了基于转速预测控制的负载模拟控制算法,并在汽车起步工况模拟台架上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不同坡度下(0%、10%、20%)的不同油门开度(10%、30%、50%)的试验结果,提出的台架试验模拟和评价方法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试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动汽车推广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缺少充电设施严重困扰电动汽车用户,为此国家和广东省专门出台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指引和专门规划。汕头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薄弱,而且建设目标保守、不完整且模糊不清。汕头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实施强制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实施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它的快速发展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板块的重镇,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阐述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重庆市发展电动汽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就一款主、副边互感线圈均为串联谐振感应耦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理电路进行了深入分析,经对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压与输入交流电源电压之比的优化,得出了它在稳态工作时电路的输出功率、传输效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得到了与互感线圈对应的补偿电容上的电压与输入交流电源电压、蓄电池电压及互感线圈互感量间的关系。通过仿真,对以上结果进行了验证,此结果可以为电动汽车在行进中充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十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20年来中国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产业总体概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基础设施以及燃料电池产业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方面都培育出一批具有集聚效应的龙头企业,电动汽车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风险,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具有一定差距;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推动核心技术发展,提升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超前部署新型动力电池的研发,并优化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激励政策,制定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残值评估、梯次利用及回收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挖掘和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建立电动汽车推广与交通体系建设、能源体系升级以及出行结构优化等多领域融合互动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补贴退坡和双积分等重要政策接连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时代。2017年,私人购买量大幅上升到41%,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上升,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显著增加到44%,车桩比有所下降。双积分政策在2017年正式出台,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的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从政策驱动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但私人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面临挑战。双积分和补贴退坡等重要政策实施后,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及电动汽车智能化融合发展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不成熟,电动汽车仍需利用变速器提高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首先简述了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和优缺点,结合电动汽车电机特性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提出将两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应用于电动汽车,并着重对该自动变速器的系统结构原理及其实现过程进行介绍,并分析了该自动变速器的优点。经研究表明,两挡自动变速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智能化充电装置、准恒压充电模式,在电池充电时,加入温度补偿系统和电压检测部件,采用模糊PID调节,较好地解决了三段式充电引起的电池损坏现象,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为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和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将其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但是,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着消费者认可度不高、政府补贴隐含较大金融风险,充电、换电设施建设缓慢,动力电池技术不成熟等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统筹规划,推进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以控制补贴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在能量回馈过程中的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以TMS320LF2407为核心的硬件及软件系统,利用SVPWM调制技术结合磁链跟踪技术的控制方法,实现制动过程中电机产生的制动能量回馈到蓄电池中;并在搭建的双电机对拖试验台上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表明,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效率,系统效率85%以上的工作点占72. 73%,能够回收较多的能量,提高了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8.
独立运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负载跟踪和充放电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小型风力机的运行特性,提出了实现负载跟踪和充放电集成控制的系统结构,提取出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给出了实现系统模式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给出的负载跟踪和充放电集成控制方法有利于实现独立运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及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