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中 ,价格大战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影响。充分的价格竞争将导致市场的垄断 ,而垄断的打破又将产生新的价格竞争。当前 ,我国由于价格改革而使市场竞争激烈化 ,同时 ,由于各种各样原因而存在多种形式的垄断 ,如由竞争导致的垄断、行业垄断、行政垄断等 ,对此 ,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应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防止由于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排挤竞争和对消费者的伤害 ,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
自然垄断会限制竞争,降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的产生及其特征,指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并存,同时阐述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并存的原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反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竞争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所固有的产物。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竞争不仅没有消除,而且更为激烈。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竞争,是垄断与竞争相互交织,垄断程度的加强,加剧了垄断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竞争加剧,进一步促进了垄断统治程度。战后以来,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垄断资本主义竞争进一步加剧,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特征。  相似文献   

4.
垄断竞争视角下的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出发点,并结合全球化时代竞争的一些新特点,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暂时的)垄断地位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垄断竞争理论延伸到国际竞争领域,得出了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实质上是国家与企业共同在国际竞争领域中通过技术标准来谋求垄断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垄断”“垄断协议竞争效果”的理论认识与法律规定不全面统一,以及在垄断协议的立法与执法过程中,对欧美相关规制制度的移植与借鉴形成了体系性冲突,以致于我国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存在“协同行为界定不清”“‘排除限制竞争’与‘豁免’证明规则及标准不明”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对垄断协议的科学有效规制。因此,我国可围绕“垄断协议的认定”“垄断协议正反竞争效果的比较权衡”两大方面来重构其具体规制制度与标准。  相似文献   

6.
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经济学理论对垄断的认识过程和垄断的本质 ,从垄断产生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判断标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以及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新特点 ,提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作为竞争结果的垄断应该更为宽容 ,并提出了我国当前反垄断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西方竞争性电信市场的实现途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维护主体电信企业运营效率、防止竞争非效率,是西方国家成功实现电信市场由垄断转变为竞争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的电信改革应把重点放在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上,既要采取措施限制主体电信企业的垄断势力;又要维护其运营效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防止过度竞争和低效率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中心辐射型垄断协议,虽然行为外观与纵向垄断协议相似,但是实质竞争效果却指向横向垄断。囿于外在表征与内在结构的复杂性,该类垄断协议在认定标准与法律属性层面遭遇了法理困境。规制中心辐射型垄断协议的前提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平行行为+意思联络”双层结构的证据推定机制是值得借鉴的思路;平行行为可参考主体、行为与时间要素,而意思联络则需重视环境证据的作用。在法律属性层面,基于垄断目的与实际竞争效果的考量,中心辐射型垄断协议本质上宜归类为横向垄断协议。  相似文献   

9.
中德电力垄断规制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1998年以来德国的三次电力市场改革风潮,证明电力垄断规制中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的组合是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阶段而变化的。进而通过比较得出,中德电力体制在国家责任、竞争程度与垄断性质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在结构性垄断与垄断规制必要性等方面的共同性,提出我国现阶段的规制模式应该是以电力垄断企业监管为主,重点为竞争打开突破口。最后,结合德国电力市场自由化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强化我国电力监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完全竞争与策略性贸易政策 进入国际交易的大多数商品均由不完全竞争的产业所生产。这些产业之所以竞争不完全,是因为厂商水平的规模经济足以限制竞争者的数目。 但是寡头对于贸易政策意味着什么?传统的,并且依然重要的观点是,不完全竞争强化了自由贸易势态。贸易促进竞争;因此它既减少了垄断扭曲,又刺激了产业合理化。贸易在增进竞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有别于过去的经济形态,使得竞争市场出现了:高固定成本投入和低边际成本、显著的网络效应与锁定规律和急速的科技创新与动态的竞争市场等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产生并发展于工业经济的反垄断法如何规制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成为疑问,"360与QQ事件"的出现恰好成为此问题的试金石。针对网络经济,传统的反垄断法制度及其基础理论仍然有效,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传统制度及其理论基础上,应创新反垄断法微观制度规则,在现有制度体系中构建有活力、有针对性的反垄断法律制度,以达到有效规制网络经济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诸多不法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论述了对垄断持否定和批评态度的一些传统理论,由于传统的各种理论大都基于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具备,据此推导出来的垄断结构下的厂商产量较低,价格较高,"消费者剩余"减少以及无谓损失等一系列生产效率低下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进而从规模经济机制、外部效益、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垄断拥有竞争所不具有的优点,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竞争和垄断两股力量共同推动的。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产业利益冲突与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然垄断规制理论,对信息传播产业"三网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媒介融合、媒介市场边界变化与固化产业边界、分业监管的矛盾导致了信息传播产业内部不同产业间的利益冲突,而突出产业利益的市场监管模式所引起的产业主导权之争严重阻碍着"三网融合"的实质性推进。而信息传媒市场有效监管体系的构建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并明确其法律地位和权力,确保基础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信息传播产品和服务提供上的平等竞争。  相似文献   

14.
行政性垄断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性垄断分为合法行政性垄断与非法行政性垄断两种形态。非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行政强制交易行为;合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国家垄断、自然垄断、国家指定专营、特种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条件下,有线电视行业将开始从原来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竞争环境下,对有线电视行业的竞争力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以山西省有线电视行业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能力、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宏观环境四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无量纲处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山西省的太原、晋中、晋城、大同、运城五个地市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山西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因素,对提升山西有线电视行业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垄断行业促进竞争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路径.由于市场开放不充分、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和持续的高垄断收益,说明中国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改革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总体上是竞争不足.因此.促进铁路、邮政、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有效竞争成为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重点.促进垄断行业竞争的政策重点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完善结构重组的配套政策.在自然垄断业务领域建立程序公正的激励性管制体制.  相似文献   

17.
陕西传统化对于竞争的排斥存在于思想化、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在传统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陕西企业封闭保守、反应迟钝、缺乏效率和竞争意识的思想观念,制约了陕西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增强陕西企业的竞争理念,必须完成由传统农业明向现代商业明,由历史自豪感向现代危机感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仍存在注重城市现代服务业而忽视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视现代生产者服务业而轻视现代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的现象,缺乏对现代服务业按照竞争程度进一步的划分。政府在城市现代服务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垄断性、转型性与竞争性服务业中的政策导向,应体现出区域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期刊发行工作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在发行方面便出现了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发行模式单一、垄断、封闭;期刊代理发行方式不成熟:发行观念陈旧、轻视等。由此,建议强化期刊是精神化的物质商品意识,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提高质量,加强广告宣传,打破垄断,实行多渠道发行,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发行。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有色金属行业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及陕西省改革模式做了分析,并对我国资源性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