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慎独"与网络语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的涵义和"慎独"在网络世界的意义表明,网络语境的建构需要"慎独".慎独与网络世界及网络语境的虚拟性有着一定的"契合".慎独原则应该是建构网络语境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南方论刊》2013,(Z1):82-8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更是令许多学生头痛的考试当中的一个重点。如何将作文写作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是近两年作文考试的重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来写文章。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优势,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充分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但面对这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些学生却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力;诗史互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要的研究方法;文章把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史互证法并置、比较,认为语境的研究范围广泛.而诗史互证所涉及的所指,则是较为集中的;文章认为语境与诗史互证是交叉关系,语境性质与"诗史互证"之中"史"的文献性质相同在于二者都具有层次性,相异在于前者具有动态性和历时性,后者则具有静态性和共时性;语境概念明确地引入古典文学的研究似乎有利于拓宽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使诗史互证等方法在传统基础之上融入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元素,在方法论的系统化与学理化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语具有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在此主要从作文评语应渗透情感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注重示范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大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作文评语的有效作用,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莫尧道 《南方论刊》2011,(2):104-106
本文指出,"发掘、发现、发展"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三个新视角,并从实践和理论上论述了"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和存在问题","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和作文个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许多人接受了民国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教育。其中,国文课的作文教育为学生成长为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教育体制中,中小学作文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深刻地影响了学生早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注重个性发展和情感抒发的作文理念,使得学生摆脱了传统私塾策论式写作模式的束缚。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一是注重了学生写作内在规律的把握;二是促进了中小学学生对文章写作的兴趣;三是注重采取不同的形式促成了其文学创作的社会化;四是注重图书馆在学生作文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总的来看,中小学的作文教育在培养中小学学生成长为现代作家的过程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绩,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队伍的生力军,为大学更好地进行文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出了一大批现代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3,(Z1):70-71
本文论述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学作文,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使他们增强自信,喜欢作文,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9.
李楠 《大庆社会科学》2008,4(2):146-148
作文往往是学生生活感悟、情感体验、才智灵感的一种综合体现。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是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的基础。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意识。分别从注重观察、创造良好写作氛围、注重感受的培养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次,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求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分别从审题立意、选材剪裁、文章形式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才能做到求新求异。再次,应注重以鼓励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最后指出写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容易,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应从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育是一道由来已久的历史难题。从1992年至今,刘济远主持完成了"写作教育"系列课题8项,带领师范生深入中小学,协同中小学语文教师持续开展了"本色作文导教导写"系列教改实验活动。该系列课题从培养中小学教师(师范生)本色作文教学能力的"导教"到培养中小学生本色作文写作能力的"导写",创建了"三协同""两结合"的研究范式,探索并建构了"本色作文导教导写"课堂教学系统,化解了"作文课怎样上""作文怎样写"的难题;强化了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职业技能性,在保证导教导写理论源于中小学写作课堂实践的同时,培养了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专业素养,变职前职后分离为职前职后相融合;为从源头上解决中小学写作师资难题提供了保障,为破解百年写作教育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大胆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固有模式,开展片断作文、话题作文、想象作文等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活动,让学生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语八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哲伦 《南方论刊》2009,(1):109-110,104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写作前教师进行过的一系列指导的补充和继续,又是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将要进行的总结与讲评的准备和基础。作文评语则是作文批改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13.
语境分析与语言教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仁峰 《北方论丛》2001,(5):104-106
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词汇和语法,而且还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语境不同,使用的语言和所获得的语境意义也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与是不可分割的,独立于语境之处的语言是不能表达任何意义的。为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必须适当地分析语境含义,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14.
陈新青 《南方论刊》2006,(6):72-72,66
怕作文是学生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变“怕”为“乐”。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一、指导仿写,激发作文兴趣一要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作。例如教《白杨礼赞》一文后,我就指导学生以《——的礼赞》为题作一次仿写。写作  相似文献   

15.
学生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生快乐作文"的探讨旨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中渗透"快乐教育",即通过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心境之乐;通过注入时代活水,让学生拥有内容之乐;通过加强语言实践,让学生懂得表达之乐;通过改革评价方式,让学生品尝成功之乐;通过提供多种展示平台,让学生享受劳动之乐。  相似文献   

16.
自由作文是州对于传统的命题作文而有的,也称新概念作文。它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和写作空间,“天高海阔仟逍遥”,让学生自由选题、尽情发挥、写出新意、写出个性,不受题材限制,天地之大、幽微之细皆可入文;不受体裁拘泥,诗歌、小说、散文、杂感等均可随心抒写,可以说,自由作文真正是“学生自己的作文”,它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作为新世纪小说的重要参构因素,体现出时代特色。本文从语境差视角切入,关注语境的不平衡,探讨网络参构下小说语境富具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审美现象。新世纪文学语言求新求异的"狂欢"趋势,使语境差成为小说语言富具审美价值的突出修辞现象。在对虚拟与现实空间语境、嬉戏与批判风格语境、荒谬与哲理逻辑语境不平衡现象的考察中,我们既寻求事物的对立,又寻求内蕴的统一,以期从深层挖掘网络参构下的小说语境差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同时拓展网络语言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的莫过于作文课。许多学生为了完成这两周一次的作文费尽心思、七拼八凑,不知所措。归结起来,作文教学主要面临着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的畏难心理,他们往往谈"写"色变,缺乏写作的欲望;第二是"写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表示没有东西可写,即使搜肠刮肚,也无计可施;第三是"怎么写"的问题。实际上作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提  相似文献   

19.
陈思坤 《云梦学刊》2002,23(3):106-108
传统训诂学虽然没有使用语境研究的术语 ,但训诂家在解释义、分析句子结构、说明修辞手段、阐发章句意旨的同时 ,对文献的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作了充分的揭示。研究整理传统训诂学中语境研究的成果 ,对于发展汉语科学 ,建立中国式的语境学将是必要的 ,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何伟友 《南方论刊》2012,(6):112+100-112,100
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写作文,关键是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范文、实物、偶像以及老师带动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收集素材、准备材料、构思大纲、组织语言,一篇好的文章就会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