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千万别让语文课失去了“儿童味”。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这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结合受教育者“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才是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4.
钱梦龙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曾有幸沉浸在扎实的母语教育的大环境中,它对于我们自身至今影响深远。而如今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展现才情的渴望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味舍本逐末,给我们的语文  相似文献   

5.
培养会读书、爱读书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小学生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我们语文课是要“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怎么教语文可以殊途同归,而“教阅读”一定不可绕过。  相似文献   

6.
童谣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有韵脚、有意境、有节奏、充满童趣、朗朗上口的一种说唱形式。儿童歌曲比童谣更具音乐性。两种形式都有词,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故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小学母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拍拍手,说说童谣,唱唱歌,做做游戏,在不知不觉中也打好了学习母语的基础。那么哪些是儿童感兴趣的、富有教育意义的、适合儿童说唱的、对母语教学有一定辅助作用的童谣和歌曲呢?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落实的今天,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切实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是每位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育改革方案中的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转变以往授课思路,并运用创新教育理念,比如“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开展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够与“做”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加以运用,全面提升其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并以“教学做合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为主题,展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文从两个误区入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在坚持工具性的基础上铺陈宣染,顺势引入人文教育,坚持“品”至深处“情”自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 ,“科技教育要从小抓起”。开展科技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是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彻“科教兴国、科技兴教”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科技活动借其独特的作用对儿童进行科学知识及创新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是其它学科 ,其它活动无法替代的。在小学应加强科技教育 ,开展科技活动 ,让学生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科技意识 ,使他们具有初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实际操作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下面谈谈我们在这方…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为此确立了三个方面的阅读教学理念。一是树立体验性阅读观,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是树立创造性阅读教学观。即“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根据这三个阅读教学目标层次,可采用以下方法分别实施: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忽略保护学生的童心,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学会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文化,以"童心"为主体,顺应儿童的天性,倾听儿童的声音,教育出具有幸福感的"真"儿童。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心教育:保护儿童语言,让他们勇于讲真话,讲想讲的话;改变教学方式,激发童真童趣,让孩子爱学、乐学;给予想象的空间,给孩子自由、愉悦的心灵;用阅读游戏滋养童心,感受"成全生命"的幸福;教师、家长一起配合,发展童心、成就童心。  相似文献   

13.
“超市购物”“逛庙会、探妙趣”……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在这个期末迎来“乐考”——取消具体分数,采取等级制评价引导低龄儿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展现自我. 这也意味着东城区65所小学,近两万名一、二年级学生告别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纸笔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是全面性的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紧扣道德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文化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紧扣劳动素质培养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钱梦龙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曾有幸沉浸在扎实的母语教育的大环境中,它对于我们自身至今影响深远.而如今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展现才情的渴望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味舍本逐末,给我们的语文学科带来模糊性,进而出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缩水与滞后.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术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强调“大密度训练”,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厌学作文。曾听学生这样说“作文难,作文难,作文难于上青天。”学生对作文的害怕程度可想而知。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讲究“阅读要早,开笔要迟”。  相似文献   

17.
俗语说:“字是打门锤。”这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写好字的深远意义。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字是小学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学生学习写字,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写字课在小学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学科,无论学校领导或是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小学,儿童处于写字的启蒙时期,他们的写字情感、写字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教师作精心的培育。但是写字教学在学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写字教学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要经过不断练习,契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语)习惯要经过严格、反复地训练,经历漫长学习活动的积累才能形成。小学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应从小学开始培养。因此,研究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丰富实践活动,促进综合性学习开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颂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是,在看似和平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却被部分教师忽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这块阵地上,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