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吉登斯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它又是人们的行动得以可能的桥梁和中介。而规则主要指行动者在行动时所依赖的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有意义的符号;资源可以划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权威性资源是指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威、社会资本等等,而配置性资源则是指各种物质实体性资源。吉登斯认为,他的结构二重性概念以及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可以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论问题,同时,运用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讲,他的以二重性为核心的结构化理论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特征可从研究形式和研究内容两个向度去考察.从研究形式上看,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从研究内容上看,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特色表现为:其理论基础即结构化理论的独创性、时空分析与权力分析的新视角的引入和"反思一自反"的诊断范武.  相似文献   

3.
吉登斯的行动理论以其高度的平衡性而著称于世。在重释相关社会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吉登斯建构了行动理论并对其展开结构化分析,对作为行动理论构成性要素的时间性、反身性、权力等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并规定了其行动理论的结构二重性。但这一关于行动与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解模式是否彻底摆脱了主客二元逻辑,既需要同韦伯行动理论传统区别开来,也需要回应阿切尔及相关学者所提出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早期他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其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权力"概念的阐发直接成了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对其现代性有更深地理解.所以对吉登斯"权力"概念进行深度的解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早期他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其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权力“概念的阐发直接成了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对其现代性有更深地理解。所以对吉登斯“权力“概念进行深度的解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旭东  田启波 《兰州学刊》2009,(6):114-116,119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其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其现代社会变迁思想提供了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其结构化理论与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的内容与结构具有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建构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小红 《江汉论坛》2007,(12):94-97
自20世纪80年代起,建构论开始成为社会科学的主流方法论,至今仍盛行不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打上了建构论的烙印.结构化理论与建构主义思潮存在紧密的关联:"双重解释学"的产生和关于结构与能动的关系的重新表述与建构主义思潮有密切的联系,结构化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潮的关联还来自于现象学、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学的间接影响.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并不仅仅是各种建构论的简单叠加和翻版,它在有些方面不同于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8.
乔丽英 《天府新论》2007,(5):97-101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学术研究当中最具原创性的理论,它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研究。作为行动主体的行动者具有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一种"所做"而不是一种"所欲"。能动性与权力逻辑地关联在一起,权力是一种转换能力。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是知识人,有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表明行动者的能动性是受限制的。  相似文献   

9.
权力转移的机制性和结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格局是不断变化的,权力会经常遭遇到解构与重构,因而权力转移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全球化、善治、知识等会使得权力发生机制性转移,而利益分化、民主化、责任逃避等又会促使权力的结构性转移。通过对权力转移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可深刻地认识权力转移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权力的来源为研究路径,从关键资源控制权配置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激励机制,认为人力资本的权力配置可能是一种新的更贴近管理过程的激励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机制.对非契约化关键资源控制权的配置能够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产生激励,使人力资本获取收益分配权,可以诱导人力资本自发地加强专用性投资,与公司共同发展,自主进行创新活动,提高治理效率和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7,(4):171-178
受托人权力具有他益性与约定性特征,伴随信托商事化应用的增加,受托人权力呈现逐步扩张的趋势。由于信托法任意性规范的特征,信托合同成为配置受托人权力的主要方式,但是信托合同机制存在的缺陷,特别是格式条款的大量应用为受托人权力的扩张甚至滥用提供了便利。治理合同路径下的受托人权利扩张,应当创新受托人权力的配置方式;完善《信托法》法制,确定受托人权力制度,增加信托合同制度,通过私法规制、行政规制等多种手段调整受托人权力制度;同时应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为受托人权力行使提供健全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权力的成因与消长是传统哲学的主题之一,也是后现代热切的话语.或许这也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区分的艰难之一.不同于传统权力理论和权威政治哲学掩饰权力运作的媚态,福柯从权力的边际末端出发,揭示了权力的非中心化转移、非依附性流动、多样化建构、制度化植入等谱系性特征,成为权力批判路线的新航向.然而,福柯对权力控诉的虚张不仅与权力家族的成长史大相径庭,而且也没有描绘出后现代权力扩张的真正意图,只不过表明了其挽救"伟大国家"衰亡的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3.
夏路 《东南学术》2006,(1):65-71
学术界对区域治理的研究多从"制度"角度出发,忽视了"权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权力概念在理解区域治理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巴尼特与杜瓦尔的"多重权力概念"出发,对权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通过"社会关系类别"和"社会关系特性"两个分析维度,将权力分为强制性、制度性、构造性、产生性四种类型,并分析这四种权力形态在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不同表现及作用,由此论证"权力"才是理解东亚区域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咏梅 《兰州学刊》2013,(7):150-154,164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行动者的权力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依赖,其中依赖性较小的行动者比依赖性较大的行动者拥有更多的权力。在政企关系中,由于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资源交换中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依赖结构。这种政企关系中的不对称依赖结构和权力不平衡现象成为官商勾结和腐败贿赂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当企业面对不对称性依赖关系时,会通过主动的行为策略来改变权力弱势的情况,在实践中其行为策略表现为以下四种:防御型策略(Defensive)、前摄型策略(Proactive)、反应型策略(Reactive)、参与型策略(Anticipatory)。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社会学研究一直壁垒分明地划分成宏观分析与微观探究,两者在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等方面呈现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始终无法统整合用,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也陷入了这种纷争之中。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将结构与行动两者统整在连贯的理论系统中,主张过去有关结构与行动、个体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应该重新组织,两者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吉登斯虽然并未直接论述其理论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但是他所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却对教育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钟华  朝克 《东岳论丛》2012,33(5):180-183
权力体系内的文化因为与暴力统一而成为文化权力.这一权力的形成有着暴力的特点,在运作上则体现了文化的属性.由于文化权力必然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其中的文化各元素便应作为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权力的一部分来看待.文化权力的建设和加强同样也体现着与权力同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定义,这使得性权力伴随着语言符号的差异而不断的变化与修正.语言符号是产生权力的根源,女性性权力正是基于此而具有历史性和变动性,在研究女性社会属性这一问题上,试图通过引入语言符号来对性权力做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知:语言符号如何介入性权力而使得其产生,在伴随着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的语言差异是如何对性权力造成影响,在现代社会,语言符号又是如何改变女性性权力被压迫被刺夺的事实,社会性别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性权力的转化,而性权力的转化又是怎样通过语言符号差异的体现,成为了本文需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关注组织内次级单位间权力不均衡配置及其变迁。在回顾战略权变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理论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框架,认为特定时期内次级单位在组织权力配置格局中的相对地位,由环境、结构、次级单位特征及个体特点等四层次要素决定,已有的权力配置格局因受组织惯性的影响和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随上述要素的变迁而处于不断变化中。  相似文献   

19.
李琪 《理论界》2012,(10):62-64
韦伯和吉登斯都是对社会行动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社会学家。韦伯的社会行动是受个人意识支配并指向他人的行为;吉登斯的社会行动则是一种与结构紧密相连的反思性行动流。本文指出了两者社会行动观的一致性在于重视个人意识在社会行动中的作用,同时选取了行动、意识、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这三个角度着重比较两者差异性,得出结论认为:韦伯社会行动观的核心词是静态化、意图性和解释性,而吉登斯的核心词则是动态化、反思性、实践意识和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权力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主题,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对权力的研究,从而导致对现实世界科学分析的困乏.权力是资源的控制力,因而它直接配置资源,权力决定制度的供给和运行效率,也是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合力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