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徐俊杰一、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有的高速发展、效益倍增,有的虽有发展却变化不大,有的则严重亏损甚至停产。多年来,搞好国有企业的呼声甚高,人们也尽了很大努力,然而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老工业基地实施再就业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工业基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由于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落后,市场竞争能力低下,不少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销售不畅,效益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严重亏损,致使企业冗员即富余职工迅速由隐性失业转为下...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出现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有关统计表明,国有企业有三分之二明亏、潜亏、超亏挂帐。亏损额已连续多年居高不下,国家财政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若不解决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的深层次的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将拖垮银行,危及政权,危害社会,给人民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1.国有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的直接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近年来机制老化、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生产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独立性可言,一切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行事,缺乏自主参与,缺乏竞争,也缺乏应变能力,长此以往,使国有企业普遍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浪费严重,冗员充斥,人  相似文献   

5.
强化内部管理是国有企业的解困良策张晋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正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辉煌,但也面临着现实经营状况不佳的巨大困扰。这主要表现在:为数众多的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负债过度,没有活力。由此形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尖锐...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充分要素市场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蒋维葛文良曾梓益国有企业困境的深层分析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严重的亏损及高负债,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亏损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和债务负担紧密相关,即高负债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赢利率。但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高负债与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甚至严重亏损,这种状况极大地钳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政府(或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为了搞活国有企业,普遍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便对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实行高年薪或类似于高年薪的高额巨奖。政府此举的目的是想以此为激励契机,激励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如此目的其本身是无可非议的。首先,从公有制所决定的按劳分配原则看,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付出了巨大劳动…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5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长期困扰企业的活力不足、亏损严重等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还越拖越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和解决。因此,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为突破口,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一、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的现状湖北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干…  相似文献   

9.
扭亏增盈与公司制改革──关于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考吴作民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效益提升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但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亏损局面一直未得到较好的改观,相反,其亏损额仍呈上升趋势,因而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资金紧张原因及对策刘桂珍,曲玉玲,张文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些国有企业效益增长缓慢,甚至连年亏损。资金紧张成了国有企业发展中的最大困难,特别是生产经营资...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在认识和解决办法上都要实事求是.一是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国有企业的亏损状况,不能简单化地用“亏损面”这一指标判断企业的总体情况,要根据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基础和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搞活搞好国有企业要树立信心.把国有企业与亏损、与效益低下划等号是没有道理的,缺乏根据的.三是对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要做深层分析.企业成本上升、销售不畅、资金缺乏、管理不善,领导者独断专行等,都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因素,但深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不到位,是体制因素.四是鉴于国有企业亏损的复杂情况,治理国企亏损,应该兼顾治标与治本,并同时兼顾克服企业眼前困难和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要坚持一厂一策,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要广泛开拓资金渠道,刺激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实行产业调整援助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2.
搞好国有企业与转变政府职能夏同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搞好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十几年来,通过利润分成、两步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等多种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亏损和效益低下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多数国有企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真正落实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洪山 《理论界》2004,(1):35-36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关键性的一步,但现在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将其落到实处。企业资产的所有权落不到实处,一切都无从谈起。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诸如亏损严重,效益不好,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贪污浪费,资产流失等等,都与企业产权不落实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郾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出资主体缺位。国有企业的资产从理论上讲属于全民所有。但这个所有者是抽象的人,而不是自然人。实际现行国有企业资产没有人格化,没有具体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谁主宰国有企业的沉浮?有的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有的企业举步难艰,停滞不前;有的企业由盛到衰,亏损倒闭。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就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它们必定有一个素质过硬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国有产权形式的选择高栓平,吴雪林我国十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经营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强,但国有资产大面积流失,国有企业严重亏损、运转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暴露出来,于是人们不能不深入思考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除少数运营较好外,大多数企业出现了效益滑坡、普遍亏损的情况。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的问题。现在有些国有企业处于失控的状态,有些企业经营者的腐败问题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去年,我国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初查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问题,有的根本不是管理水平的问题,而是贪污、渎职、浪费的问题。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搞好国有企业,关键要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如不加强对  相似文献   

17.
专业银行亏损根源及对策的探讨龙世峰目前,各专业银行经营效益很不理想,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额日益增加,有的县市专业银行已无一盈利,且从短期来看,减亏扭亏的目标还难以实现。专业银行产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现行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利差减少。2...  相似文献   

18.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是全国上下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约因素。带着如何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尽快走出困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个全局性问题,我们走访了省人大代表、常德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胡朝信同志。 记者: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基本框架,94年党中央国务院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这势必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亏损::效率及改进思路先幼果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缺乏效率,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改革者、企业家的老问题。尽管人们在改革过程中设计并实践过众多的改善方案与措施,但至今仍然收效甚微,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赢利的格局似乎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改造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逐步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一、国有企业改造的必然性。 我国现存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前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产权不明晰,内部机制不适应,已成为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严重障碍。这几年,部分国有企业不景气,大量产品积压,有的企业连年亏损,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严重的“三角债”困扰着企业。企业在低效益下运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流动资金短缺,有的工厂停工停产,部分工人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致使职工担忧,企业家困惑,国家发愁。如何加以改造,以接受市场经验的考验,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的研究和股份制企业试点证明,把股份制做为一种企业制度引入到我国企业改革中来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做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对我国传统企业制度制度的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股份制对国有企业改造的功能 各地股份制企业的经验证明,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能给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